虽然疫情趋缓,现场演出逐渐回温,但在人们的恐惧与防疫距离的限制中,昔日表演艺术的共时感与现场性,短期内是回不去了。香港的团队试图从中找出新的进路,线上读剧、直播演出纷纷出笼,就算无法赚回成本,也至少让剧场人可以继续创作与生活。但随著团队开拓演出直播的可能,数量亦愈来愈多,众多演出同时争夺观众的时间,量的饱和反而成为了最大的挑战。而线上演出的美学实验,也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空间……
德国导演欧斯特麦耶(Thomas Ostermeier)在今年转为以网上形式进行的「锡比乌国际剧场艺术节」(Sibiu International Theatre Festival)中的对谈活动里,被问及对线上剧场的看法,他显得有点不以为然地比喻这「权宜」状况为远距离关系里要用视讯恋爱的情形,人最后还是需要肉身真实的拥抱,或拥抱的真实。共时感与现场性的魅惑,让表演艺术最终还是有让人神往之处,然而有些东西是我们(暂时)回不去了。
最近「剧场空间」首演陈浩基小说《隐身的X》,「真人现场演出」的售票说明一方面是因少有在电影院内进行剧场演出,另是现在对剧场线上播放的期待已然不只于英国国家剧院的NT Live,有演员在场的「真」演出反而有陌生感而需要说明;林大貂写英国观众对重回剧场有担忧,我最近则在爆满的小剧场内看演出,五人一行没有隔座和隔行,即使入场前已量体温和回答境外旅游记录的问题,且全场观众带口罩,但因邻座陌生人而产生的不安是身体的实在反应,这远比当年SARS的影响大得多。
现场+线上 团队开拓新蓝海
康文署取消了今年暑假的「国际综艺合家欢」和「中国戏曲节」,辖下场地刚在六月重启,但只能出售原定座位数量一半的门票,主办方无疑大失预算。「影话戏」在五月底上演《扣题》,同时出售比入场看便宜约一半的现场直播门票;六月「Project Roundabout」的十二场读剧演出《不日上演》也有同样安排,观众梅花间竹式就座,目测现场至少四部摄录机同步拍摄。表演团体未来是否要在制作资源和过程配合同步网上直播演出的可能,以回应观众对非临场参与的灵活性,值得深思;场地是否能支援亦是重点(以上都是在非政府场地内举行)。从观众拓展角度,线上直播演出值得探索,《不日上演》的策划潘灿良也说不少付费的网上观众是海外港人,虽然付这样的费也绝不能平衡成本。
「中英剧团」在三月在以线上读剧方式免费直播原要演出的龙文康新作《大伪术爸》,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少有同时安排口述影像版本的网上制作,疫情下发挥共融欣赏艺术的精神(https://www.facebook.com/chungyingtheatrefanpage/videos/681719155932456/)。直播高峰时脸书观看者超过四百,累计YouTube观看率超过两千,数字不算很高,但可能已比其他剧团的同类型制作理想。免费不见得就是王道,这亦是制作人担心观众「习惯」了免费后会否影响往后购票的动力。诚然,不必过分期待目前因免费而接触到的观众会在日后进入剧场,维系著剧场的能动,让业界可以继续创作与生活反而是应对疫情影响的策略,本地受资助的团队不少特设的线上计划都有此迹可寻。「香港话剧团」在四月推出「有文字你send来.不『疫』乐乎」短篇文本创作计划征集,每个获选作品可得港币两千五百元;剧团最后从两百八十篇投稿中选出廿个演读(www.hkrep.com/event/script2020/)。「城市当代舞蹈团」(CCDC)在疫期间最锐意探索网上多元呈现和实践,构思都从业界长远发展的视野出发,三月推出「舞蹈业界抗疫对策——网上研讨会」系列以Zoom进行,设现场即时传译,讲者包括本地和海外创作人和制作人;「数位观众参与:艺术家网路驻留计划」则更有启发性,为期十四天的网路驻留计划,邀请舞蹈、媒体、艺术教育等工作者,就数位创作和数位艺术教育提出具前瞻性的方案,如「利用VR重建观众群:透过场域舞蹈 (site-specific dance) 说故事」,就是编舞杨春江和跨媒体学者郑重言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