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届「世界剧场艺术节」节目总监相马千秋,是该节首位非欧裔的策展人。(Nói Crew 摄 Theater der Welt 提供)
法兰克福、奥芬巴赫

首度由非欧裔策展人领军,世界剧场艺术节切换「世界」各的种可能

7月中甫落幕的「世界剧场艺术节」(Theater der Welt)由「ITI德国国际剧场组织」(Internationales Theaterinstitut Deutschland)发起,自70年代后期开始,每3年举办一次,每次挑选一个德国境内城市举行,邀请不同合作单位与策展人策划,期望借此激荡、发展出截然不同的剧场美学,同时汲取世界的养分。今年首次同时在法兰克福、奥芬巴赫两城举办,也是首次由非欧裔的策展人主持。来自日本的相马千秋担任本届节目总监,她提出4项策展理念:一、「世界」应是复数的,建议以多元视角思考世界,近一步包容广义上所有的人类、生物与非生物;二、提出「孵化主义」概念,来自于疫情期间,等待与未知的状态,给予「空白」与「未知」新的空间与可能性;三、通过虚拟现实扩展剧场的可能,积极支持不受传统戏剧观念束缚的跨学科工作和艺术实验;四、沿著地理上的河道而行,连结起两个相邻的主办城市。

在常规的剧场演出外,应用艺术博物馆被打造成「孵化舱」,3层楼建筑展示了一系列互动式VR作品,而泰国影像艺术家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s)的《与太阳的对话》影像装置,则是另辟展区独立展出。另台湾艺术家许哲瑜、戏剧构作陈佾均及文本写作陈琬尹合作的《动物园假说》也由艺术节委托制作,于莫索顿艺术中心(Künstlerhaus Mousonturm)呈现。

由各大媒体剧评可以看出,本届节目中,前卫的亚洲艺术家作品、新移民世代跨文化的混合美学,甚或挑衅的极端美学,的确挑战传统德语区观众的观戏经验。

下一届2026年世界剧场艺术节将在德国萨克森邦第3大城开姆尼茨(Chemnitz)举办,该城也获选为2025年欧洲文化之都,将由开姆尼茨市立剧院、布鲁塞尔The Festival Academy及欧洲文化之都主办单位联合策画,回归到欧洲文化脉络的思维,可预见3年后又会是一次截然不同艺术观点的排列组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