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胜豪
特别企画 Feature Z世代这么说、这么做(三)

我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艺术家

我出身在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中,自有记忆以来我的周遭时时充满著音乐,我也跟随著父母亲踏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这条路走来布满荆棘,途中受到很多打击、挫折及挑战,但我始终不曾打算放弃我从小到大的梦想:「我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艺术家」。

所谓有影响力并不是想成为世界上顶尖的独奏家,而是希望自己能运用所学及对音乐的热忱奉献给这个社会,让古典音乐能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缭绕,让「艺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

就我近年来所看到的,古典音乐环境无论是在台湾抑或是在世界各地都逐渐式微。新的一代不愿意接纳这种「无趣」的音乐形式,我觉得有很大的问题出自于从国小开始的音乐教育上。我并不是在音乐班长大的孩子,所以我更能深刻体会到音乐课的问题所在。现在的音乐课本上大多还是以西洋音乐史作为主轴,从文艺复兴一路到现代音乐,介绍著一些重要作曲家的生平,同学们早已无兴致继续听下去,转而排斥「深晦难懂」的古典音乐。既然108课纲首重跨科连结,那为何不提提舒曼以音名代替文字写成的情歌?为何不探讨萧斯塔可维奇与威权政府及战争之间的关系?那么多有趣的小故事为何不被提起?

郑胜豪(王国信 摄 新港文教基金会 提供)

去年我在奥地利维也纳住了一段时间,也在当地听了很多场音乐会。我认为台湾乐团并不会输给维也纳爱乐等知名乐团,年轻一辈的演奏家也具有实力。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在今年暑假参加NSYO国家青年交响乐团时与那么多年轻演奏家及指挥准.马寇尔(Jun Märkl)、小提琴家林品任这么棒的音乐家合作及巡回演出。每当看到台下坐满著观众,我们心中便充满著感激。在这个网路发达的世代,短影音及各式电子平台早已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能进场聆赏,对我们而言都是种肯定,都是能让我们坚持自己目标与梦想的动力!

我也必须感谢所有前辈们为我们新的一代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不分昼夜灌溉著我们一颗颗小幼苗,只希望我们能够成长茁壮、薪火相传,将喜爱艺术的心延续于下一个世代,并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我期许自己在将来无论是以什么样的身分都能享受「艺术」及爱「艺术」,对我而言,音乐、美术、舞蹈、哲学、戏曲都是一体的,都是「艺术」不可或缺的素材与环节。身为一名艺术家不就是要创作艺术给大众吗?那首要的目标便是让人们接受及享受各式艺术形式,无论你喜欢什么样的艺术都是件非常好的事。有了艺术,我们的生活才不致于枯燥乏味;有了艺术,人们之间才会有更多的交流;有了各位艺术爱好者对艺术的热衷与喜欢,我们Z世代的艺术家将会有更多的动力,音乐家奏出更美妙的乐音;画家画出更多具有特色的画作;舞者更卖力跳出不一样的舞步。我们只是想为这个世界带来不一样的改变,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PAR广告买二送一广告图片

郑胜豪

2007年生,4岁时由陈思嘉老师启蒙学习钢琴,后师事王佩瑶老师,于奥地利留学期间拜入Vladimir Kharin教授门下,现师事卢易之教授。学习期间曾接受刘孟捷、Andrew Tyson、Lilya Zilberstein、Björn Lehmann等多位大师指导。另跟随其父郑立彬教授学习指挥,曾接受林望杰等大师的指导,备受肯定。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3/11 ~ 2025/06/11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