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蔻儿亭.阿道.冉而山(Karding Adaw Langasan)(58 摄)

我长期参与冉而山剧场举办的「冉而山国际行为艺术节」(LIPAF),该艺术节场域多于户外,曾在军营碉堡而后发现为考古遗址的七七高地,展开与历史、殖民对话的主题探讨。特别令我感到壮丽的是「Kahemekan花莲行为艺术展演」(2023)在花莲水琏牛山呼庭的海滩集体步行,行为者于壮阔的山海之间创作。

相较黑盒子内的观看模式,观者的身体在行为现场成为行动的本身,一起移动、行走,打开了观者与行为者的关系,让我想要和观者一起去刺探日常、萃取生活现象,并跨域连结社会学与人类学分析视角,共同挖掘人与自然环境、文化议题等多面向之动态反思,激发更多可能性。

除了行为者,我也担任艺术行政。因台湾艺文补助现况,行为艺术的小众性质,容易陷入补助的非中心位置;行为艺术在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关系之间的划界与不划界为何,我认为三方领域应共同继续展开讨论,如何思考当代台湾行为艺术的脉动与发展,在艺文计划的支持体系乃至当代艺术市场逻辑中,坚韧保有行为艺术抵抗及批判性,是需要面对并处理的课题。

2023年Kahemekan花莲行为艺术展演于花莲水琏牛山呼庭《叫醒我》。(颜归真 摄)

2023年,我参与由财团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业基金会主办的「Pulima艺术奖表演创作征件竞赛」,创作者皆来自不同成长经验与族群文化,我认为此计划创造与构框出重新探问原民性的空间,使创作者能大胆质疑本质主义(essentialism)的论述,跳脱殖民、城乡、中心—边陲、传统—创新的二元想像。这刺激了我想要成为以主体性经验反刍现下的文化复振处境生态之踏查、文化劳动之反身性批判,著重于社会文化持续变动之样态观察与转化(transformation)方法的创作者。我期待台湾表演艺术圈能积极讨论台湾原住民当代艺术的政治性与艺术性、其限制与爆发力。

「身体要在嘴巴的前面。」阿美族语文法结构为动词在首位,主词则在最后,长辈常以此提点,身体力行并勇敢实践,是我想成为的艺术家所具备的重要特质。目前已执行3年,要持续做5年的行为艺术计划「#每个月20号行为习作练习」,我期待自己锻炼意志力、汲取知识,经历思维打碎、解构、再重构的循环历程,将行为创作试╱视为行动的起点,面对结构用身体去对话,一步一步,成为敏锐感知的真诚艺术家。

(注)Kahemekan为阿美族语,为「令人兴奋的、惊叹的」之意。

PAR广告买二送一广告图片

蔻儿亭.阿道.冉而山

2003年生,部落在花莲tafalong太巴塱,从小在大自然、冉而山剧场打滚,目前就读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从2019年开启了行为艺术创作的动能至今。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3/11 ~ 2025/06/11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