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雪》舞台模型图。(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凝视聂光炎──穿越,集体狂飙的剧场岁月(二) 聂光炎舞台灯光设计线上展 02

一生二、二生三、三到无限的《八月雪》

2022年,在前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汪其楣长达3年的劝说下,聂光炎将自己保存多年的舞台╱灯光设计手稿、照片与文稿,捐赠给台湾大学图书馆,我则有幸参与协助整理这批宝贵的技术剧场史料。这批资料涵盖了聂老师从1957年到2006年、长达半个世纪的设计生涯,总计165部作品,同时也见证了台湾技术剧场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过程。

舞台与灯光设计是一门讲究艺术与创意的学问,在整理聂老师手稿时发现:「Design by Drawing」——透过绘图来思考设计,是他独树一帜的剧场设计工作方式。以下透过聂光炎担任舞台灯光设计的作品《八月雪》(2002)的首演工作资料与照片,为大家说明他如何以视觉转化为实体工作。

2022年,在前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汪其楣长达3年的劝说下,聂光炎将自己保存多年的舞台╱灯光设计手稿、照片与文稿,捐赠给台湾大学图书馆,我则有幸参与协助整理这批宝贵的技术剧场史料。这批资料涵盖了聂老师从1957年到2006年、长达半个世纪的设计生涯,总计165部作品,同时也见证了台湾技术剧场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过程。

舞台与灯光设计是一门讲究艺术与创意的学问,在整理聂老师手稿时发现:「Design by Drawing」——透过绘图来思考设计,是他独树一帜的剧场设计工作方式。以下透过聂光炎担任舞台灯光设计的作品《八月雪》(2002)的首演工作资料与照片,为大家说明他如何以视觉转化为实体工作。

《八月雪》,在这部以禅宗六祖慧能传记为主轴的舞台演出,2002年由文建会主导,邀请由诺贝尔文学得主高行健担任导演在国家剧院舞台首演,这部作品是聂光炎70岁时的舞台设计作品。

高行健形容这部作品是既像话剧、京剧、歌剧、舞剧又都不是的「四不像」,聂光炎说他的挑战是找出「四不像」之间的「像」,「什么都不是」里的「是」。他以国家剧院既有的4道升降平台创造「一生二、二生三、三到无限」的「本来无一物」舞台意象。他尽量希望舞台上出现的,就是戏所需要的,无论是对演员、还是气氛,都要产生戏剧动作意义。在某一个角度上看,就是追求简约。他心里始终想著「少即是多」的原理,用少的呈现,提供多的内涵。

STEP1:设计流程:从阅读到视觉化思考

《乐典01 ─ 马水龙》CD广告图片
2025╱2026 乐季最前线:国际篇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