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光炎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亞瑟‧米勒與「靈感之鳥」的唯一相遇
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上個月十一日以九十高齡辭世,他最為世人所知的除了他與知名女星瑪麗蓮‧夢露的婚姻外,就是奠定他劇史不朽地位的作品《推銷員之死》了。但你可知,《推銷員之死》居然是一夜之間就完成三分之二的奇蹟?該劇的中文版演出也有曲折內幕?曾執導《推銷員之死》中文版兩次大型演出的資深導演楊世彭,為我們說出他與米勒先生的過從往事。
-
現象視察
那前台的燦爛與後台的艱辛!
「台灣的劇場環境差!」已經不是一句新鮮話兒了。在一切工作時間被壓縮、演出折舊率高,又消耗人智慧的環境條件下,舞台設計能被允許使用的「材質」,確實會達不到理想。若是對環境沒有理解與諒解,台灣劇場界的低報酬率,絕對會嚇跑很多年輕創作者;讓合作雙方保有一些退讓的空間,工作能量就會多持久些。除了緬懷共同的美好過去,年輕的下一代讓我們更樂於期待不可知的未來。
-
專欄 Columns
劇場設計16答問
作為劇場設計者,我的原則是「我作設計不做設計」,因為我設計的是戲,是舞,是音樂,是詞曲,是詩歌,是動作,是表演的動作空間──心理及生理空間, 不是「設計」。換句話說:就是「不為設計而設計」,當然也不「過於設計(over design)」。
-
台前幕後
劇種行當放兩旁,做齣好戲擺中央
生活化的對白、平易近人的唱詞,讓人很難和「京劇」兩字聯想在一起,一向中規中矩的國光劇團,這回《廖添丁》的劇本竟讓人難尋京味。導演李小平認爲他沒有必要去扛起發揚京劇的包袱,覺得何不徹底地重頭開始,看看自己能飛得多高飆得多遠,而《廖添丁》就是國光發飆的開始。
-
焦點
台灣傳統戲曲編導人才培養計畫
過去數年我們猶能借用大陸新編劇本挽救市場,其實一樣「慘澹經營」的對岸,是需要和我們互相幫補、交流的,台灣京劇畢竟要靠自己走出一條路。
-
回想與回響 Echo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舊時謂京劇演員多能,有「文武崑亂不擋」之說,而名演員也確實是崑、亂不擋。國光劇團有意學演崑劇,藝術將更上一層樓,値得期待。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代舞台設計在台灣
舞台設計的發展是和整體劇場藝術環境同步前進的,台灣目前表演藝術的環境較諸二、三十年前,雖然在硬體設備及器材方面有長足的進步,但在一切講求速成、省錢的前題下,相對地在制度的完善及藝術水準的提升上就遭遇難以突破的瓶頸。
-
活動看版
《李娃傳》──建築在兩岸歌仔戲之間的橋樑
兩岸歌仔戲在睽違了四十餘年之後,各自在自己的土壤上開枝散葉,開展出不同的戲劇風格。台灣歌仔戲這幾年來正慢慢自外台的演出空間轉入劇場,演出場地由外而內,並不是要回到五〇年代的內台,而是適應九〇年代的現代劇場。現代劇場的要求比從前嚴謹,即興的幕表戲,必須轉爲定型的劇本劇,這代表著整個幕後的工作,前後場的配搭,都要走向規範化。對一般戲劇而言,這些都是想當然爾的事,但是對於久居民間的台灣歌仔戲而言,確是一個需要摸索的過程。 各有所長,互相借鏡 這次兩岸初度合作搬演《李娃傳》,我們計劃從戲劇導演以及音樂設計兩方面開始。以音樂爲例,傳統四大件的伴奏方式,固然巧妙諧和,但是在偌大的劇場中,便顯得薄弱。近年來歌仔戲也先後引進了國樂加入伴奏,並且慢慢自編曲、配器走向新調創作等。新音樂工作者的投入是可喜的現象,但是要同時具備傳統歌仔戲音樂的素養,熟悉傳統的歌仔調,再與新音樂之間融會貫通,讓「活唱」的歌仔調和定弦定譜的國樂隊步伐一致,這還是在一個起步的階段。而在大陸歌仔戲界,早已經有了「音樂設計」的角色,能夠統合傳統與現代音樂的伴奏方式,在保留演員作韻的原則下,也使伴奏能兼具設計後的豐富之美,這是値得我們借鏡和學習的。 再就幕表戲進入劇場後的表演程式規範而言,傳統歌仔戲的導演大多著重於「排地位」,在身段設計上比較仰賴演員自身的發揮,在進入劇場後,幾乎都要靠京劇演員在身段做工上再予加強。歌仔戲的身段做工本有大部分是源自於京劇,京劇導演的參與也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京劇的表演程式應加入多少爲宜?京劇導演對於歌仔戲特有的曲調風格,以致於鑼鼓介頭能掌握多少?在本地也是一個引起爭議的話題。因此我們對於大陸多年來所培育出歌仔戲的專業導演,感到莫大的好奇,特別是在表演程式上的設計,如何讓觀衆感覺很「歌仔戲」而不是很「京劇」?中間這微妙的區別,是台灣導演所需努力的,也是我們想觀摹於大陸導演的地方。 在戲劇本質的精緻程度上,台灣正處於兢兢業業的努力之中,但是由於戲劇風氣的開放,劇場設備的優勢,在傳統戲劇的包裝、剪裁,以至於現代觀念的詮釋方法,卻有極爲可觀的成就。或許台灣劇場是競爭激烈的,因此台灣歌仔戲更著急的去尋找現代人的口味,並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找出這個時代的節奏和品味,或是讓歌
-
焦點
雲淡風淸,期待一場七夕雨 許惠美紀念舞展
最近這幾個月,位於和平東路與金山南路轉角巷內的「許惠美舞蹈社」幾乎毎晚都有一群舞者在許梨美與凌津的指導下,一遍又一遍地彩排《七夕雨》。她們的辛勞,獲得不少許惠美好友──新聞工作者蔡文怡、陳小凌、陳怡眞,攝影王信,平面兼服裝設計霍榮齡等人的慰問與鼓勵。而在這個舞蹈社習舞多年,並參與過十一年前《七夕雨》首演的資深學生,甚至有幾次感覺到許惠美老師本人也到了現場關注她們排練。
-
戲劇
狂戀啓示錄 評《戀馬狂》
表演工作坊向台灣觀衆介紹經典名劇的心願,果然有個好的開始。放眼舉步維艱的台灣劇壇,《戀馬狂》的演出應該是敲破種種舞台迷思的一陣棒喝。
-
編輯室
影像與歷史
做「目睹者」大概是大多數人的共同願望,這是所以火災現場總是圍滿了觀火的人,馬路上只要有幾個人一聚,立刻就會有人要好奇湊近去看──是的,湊近去看,看得越眞切越好。我們讀書讀史,也充滿了這種想要「看得越眞切越好」的心理:女媧以黃土「搏人」,我們眞想看到她用這種方法把我們這些黃種人造出來是個什麼奇景;項羽被困垓下,與虞姬生離死別的場面,當然,我們也都希望望親見。而所有的歷史家、小説家、劇作家以及演員,事實上所做的事都是在滿足我們這個想要目睹親見的心理。 然而即使是集合了寫作者和演出者的舞台直接呈現,也是轉瞬即逝,它的時間生命只在現場,目睹的空間也只在現場,要等到攝影機發明了,「現場」的有限時空才終於得到了無限延伸的可能,那最不免要瞬息間消失的「表演」的藝術,也才終於有了較精確的記錄者。攝影之爲記錄者,甚至於在有了電影有了電視,有了方便的手提錄影機讓你我都能自己做動畫紀錄時,它的威力都仍在有增無己,「照片」的氾濫是我們每個人都日日在目睹的事。 原因無他,照片的記錄和組合的能力,它的掌握神情意味乃至於「發生」時的關键意義的作用,很難被其他媒介所取代。這種功能上的特質,使它成爲我們日常最現成的「挽留時空」的憑藉。倘若它面對的是舞台的短暫美感和無可回復的時空特質,則更構成了攝影者最大的挑戰和誘惑。 《表演藝術》雜誌在考量到七月是表演的「淡季」,兩廳院也將閉館作例行的年度維修,報導性的專題因此會大幅減少時,以這一期來「爲台灣的表演藝術作一次視覺回顧」的提議立刻得到最多的贊成票。是的,讓攝影機爲我們作一次台灣的表演環境變遷的見證,讓我們看看鏡頭中演出的成長和滄桑,讓我們隨著攝影者的手眼去體會表演者台上台下的人生,讓我們看看一次又一次舞台上的光采與幕後的努力這三、四十年來台灣的表演藝術的動向事實上是我們整個社會發展、經濟成長的大環境中一個最有活力的切面。可惜的是我們仍受限於篇幅和經費,也受限於蒐羅的困難而無法作更全面的呈現,只希望這是一個嘗試的開端,能以後續不斷的努力來達到完備。 在這個單元之外,聶光炎先生的舞台設計專題也是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回顧單元,聶先生事實上就是使台灣舞台走向專業化和精緻化的最重要的一位推動者,他的作品是「視覺回顧」的不可或缺的一環。《表演藝術》一貫自期爲中國人的舞
-
台前幕後
「做好,就是藝術」 聶光炎舞台作品回顧
聶光炎無疑是二十多年來,台灣最重要的舞台及燈光設計家。這個名字代表的是專業負責的精神、誠懇熱心的態度。在藝術創作上,他不斷求新求變,卻從不忽略現實條件。他熱心提攜後進,自己卻始終保持和藝術初戀的靑春活力。透過專訪及重要作品的回顧,我們管窺了大師宮牆內的樣貌。
-
戲劇
《雷雨》中的困境
「我一個人有罪,我先走錯了一步都讓我一個人承擔吧」似乎,從序幕開始,《雷雨》就在尋求一個悲劇的救贖;而在編導的詮釋下,也從序幕起落入重重錯置的困境。也許,周家大屋才是雷雨蒸熱的氛圍中,無可救贖的生命的「困」境。
-
中國話劇
重現劇壇經典 李行談《雷雨》
睽違四十年之後,中國戲劇大師曹禺的經典作品《雷雨》終於在台灣粉墨登場。重新投身舞台劇的電影導演李行,特別談及對《雷雨》新的詮釋角度、執導手法,並藉此劇表達對曹禺的敬意。
-
演出評論 Review
遠望靜觀《牡丹亭》
除了藝術上的成就和把崑曲介紹給許多新觀衆外,這次製作在改編、導演、表演、編舞、布景和服裝設計等方面的努力,都為今後的工作提供了珍貴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