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罗梦》舞台模型图(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凝视聂光炎──穿越,集体狂飙的剧场岁月(二) 聂光炎舞台灯光设计线上展 01

一场从无到有的创意旅程《阎罗梦》

2022年,在前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汪其楣长达3年的劝说下,聂光炎将自己保存多年的舞台╱灯光设计手稿、照片与文稿,捐赠给台湾大学图书馆,我则有幸参与协助整理这批宝贵的技术剧场史料。这批资料涵盖了聂老师从1957年到2006年、长达半个世纪的设计生涯,总计165部作品,同时也见证了台湾技术剧场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过程。

舞台与灯光设计是一门讲究艺术与创意的学问,在整理聂老师手稿时发现:「Design by Drawing」——透过绘图来思考设计,是他独树一帜的剧场设计工作方式。以下透过聂光炎担任舞台灯光设计的作品国光剧团《阎罗梦》(2002)的首演工作资料与照片,为大家说明他如何以视觉转化为实体工作。

2022年,在前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汪其楣长达3年的劝说下,聂光炎将自己保存多年的舞台╱灯光设计手稿、照片与文稿,捐赠给台湾大学图书馆,我则有幸参与协助整理这批宝贵的技术剧场史料。这批资料涵盖了聂老师从1957年到2006年、长达半个世纪的设计生涯,总计165部作品,同时也见证了台湾技术剧场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过程。

舞台与灯光设计是一门讲究艺术与创意的学问,在整理聂老师手稿时发现:「Design by Drawing」——透过绘图来思考设计,是他独树一帜的剧场设计工作方式。以下透过聂光炎担任舞台灯光设计的作品国光剧团《阎罗梦》(2002)的首演工作资料与照片,为大家说明他如何以视觉转化为实体工作。

《阎罗梦》是聂光炎帮国光剧团设计的第5个剧场设计作品。

在首演节目单的剧场设计理念里,他提到:「我必须说这出戏本身很精采,有创新,有突破,有颠覆,有思辩,有嘲讽,也有戏谑。对舞台视觉,可说给了很大可供表现的空间;小平的导演也有许多尝试。于是使我试著想在空间上作出时光层次,去拟配倒叙历史的趣味。也用一些图腾符号,去作一些段落情节的象征。没有写实的东西,只是作了些暗示。给欣赏的人留些空白,也更服膺传统戏曲程式的特质。」

STEP1:设计流程:从阅读到视觉化思考

《罗恩格林》首现台湾舞台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