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的披头四,由左至右为约翰·蓝侬、保罗.麦卡尼、林哥.史达与乔治.哈里森。(取自Wiki commons)
特别企画 Feature 声光边界的乌托邦(一) 大脑神经科学家解读乌托邦

关于现实世界的恍惚

我正在日本四国遍路朝圣之旅,走到旧名为赞岐的香川县,晚上吃了美味乌龙面和当地有名的骨付烤鸡腿后,心满意足。走出下榻古民家客厅,偏僻的乡下毫无光害,猛一抬头,撞见夜空中满天星斗。

遍路道上的心灵洗涤,对人生的思考伴随而来,白天徒步当然让我脚很酸,但却一点也不感到累,因为身体的酸痛与精神上的满足相比,不足挂齿,丰盛的晚餐更起了莫大的抚慰作用;微寒春天繁星点点的夜,附近的柑橘果树有花香,也结实累累,四下满布宁静气氛,被大自然和宇宙星辰包围,眼耳鼻舌身意联通,此时的我竟然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幻觉: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我忘情地大声唱起披头四的歌〈露西和钻石在天上〉。

仿佛身体和心灵的结界被完全打开,我进入一种感官通透的神驰状态,感到无比解脱、极致欢喜;我张开双臂,和大地相拥,快乐得几乎想跳舞。这种心流时刻,正像〈露西和钻石在天上〉歌词里写的,宛若搭著小舟在河里顺流而下,两旁长满橘子树,一切的一切如此让人目眩神迷,而我是那个眼睛如万花筒的女孩,每日重复性极高的步行生活,却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悦与自由。

吉米.罕醉克斯于1967年在荷兰电视台表演。(取自Wiki commons)

运动和艺术皆存在的心流状态

徒步过程中,呼气,吸气,抬腿,跨步,明明是不停处在运动状态,却带来莫大的平静体验;遍路道上其实有大大小小的石头,背包重,人气喘吁吁,山径不但崎岖还又臭又长,行走的人却能感受到神奇的(甚至是神秘的)superfluidity(无阻力)经验:原本是物理学中毫无摩擦力,物质可以无止尽流动的状态,用来形容人的心理感受,则接近一种忘我、充满灵性能量,近乎天人合一的状态。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体育记者访问运动大明星,每天的例行训练是否辛苦,运动员提到自己有时会在练习时偶尔会经验前所未有的流畅,特别是当他在练习过程加入想像力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跳脱出千篇一律的繁琐,进入超连结状态,觉得所有的所有的一切无不合一,甚至会有巨大而且纯粹的幸福感。

「当人们全神贯注地行动时,所感受到的整体感觉。」匈牙利裔美国籍心理学大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为他的「心流理论」(flow)提出这个核心定义,他发现,有些人即便工作一整天,身体大量消耗能量,却依然精神抖擞;这样的状态在特别有创造力的人身上尤其常见,譬如艺术表演者和顶尖运动员,当这些人进入极度专注的状态,通常会精神抖擞,百分之百沉浸其中,那些不相干的外界讯号再也无法干扰他们,甚至是完全忘记时间,不会渴也不会饿。在心流状态下的人效率高,表现特别好,在积极正向的心理状态下,执行任务的过程带来莫大乐趣,契克森米哈伊将「心流」定义为行动与觉知合一的最佳经验(optimal experience),因为人能从中感到至高无上的满足。

这让我想到人称「吉他之神」、「摇滚乐史上最伟大的乐手」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场他的演唱会录影,舞台上的罕醉克斯忘情地演奏,如入化境,强大到无以复加的感染力,让全场听众为之沸腾,但演奏者本人宛若身在真空泡泡里,也像处在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他投入所有的热情,在表演的当下燃烧自己(他在演唱会中点火烧吉他也是很有名的)。罕醉克斯的人生只活了短短27年,在1960年代横空出世,演奏生涯如日中天的4个年头,他不但充分展现吉他演奏天赋,创作能量更是大爆发,写下许多传世词曲。

PAR广告买二送一广告图片
1964年2月7日,披头四登陆美国约翰.甘迺迪国际机场。(取自Wiki commons)

心流与迷幻,真有界线?

我特别喜欢罕醉克斯作品中的「人性」,听他的创作像在听故事,主题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伸到种族文化,不管是歌词或旋律都发人深省。听罕醉克斯的演奏是很令人享受的:除了对他出神入化的左手演奏技巧感到大开眼界,更会有打破界限的畅快感受,因为罕醉克斯的作品融合了蓝调、摇滚、庞克甚至迷幻元素,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听觉经验(可以想像他能用吉他模仿战争中轰炸的机枪声和人们的尖叫声)。

不少大脑神经科学家以罕醉克斯为对象:有些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舞台上精采即兴、进入化境的他;有些则研究他的创意,好奇为何能在短暂的音乐生涯高密度地产出词曲创作,而且质量惊人;有些研究则聚焦在罕醉克斯均衡运用左右手进行高认知功能,例如以左手弹吉他,用右手写字,不像一般人多半依赖惯用手,这种娴熟驾驭双手的能力能使大脑左右两半球整合,也因此有高于常人的创造力。美国托雷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ledo)研究人员表示,当一个人的大脑能左右开弓,像罕醉克斯那样,在弹吉他时左右手逢源,并且将歌曲的字词和旋律相互融合,谈种族思考,也谈战争与和平;他的创作甚至打破时间界线,将传统的蓝调音乐、60年代的新兴民谣,甚至是迷幻音乐一点都不违和地融在一起。

每次听罕醉克斯的音乐时,我常这么想,爱与和平,多么美好,简直是世界大同的境界了。不幸的是,1970年9月18日,罕醉克斯在27岁那年猝死於伦敦的旅馆中,短暂人生如一闪即逝的彗星,给世人留下喟叹与唏嘘。

参考资料: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9526442/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50224-the-people-who-see-foreign-languages-how-synaesthesia-can-help-language-learning

https://www.apa.org/news/podcasts/speaking-of-psychology/synesthesia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5/28 ~ 2025/08/28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