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馥如
大脑与认知神经科学博士、旅义作家
-
脑海里的旋律
看见音乐的康丁斯基
某年秋天,趁著参加鼎鼎大名的慕尼黑啤酒节之便,走访了城里的伦巴赫市立美术馆(Stdtische Galerie im Lenbachhaus),那里收藏著我深深喜爱的画家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911年的作品《印象三号音乐会》(Impression III - Concert) 。站在画前,望著饱和到满溢的鲜黄色块,衬著仿佛平台钢琴般、黑色带著圆弧线条的大三角,我觉得自己不是身在美术馆,而是音乐厅,高低起伏的乐声夹杂著听众的掌声,还有人举起双手大声喝采呢! 我非常相信自己看著画却听到声音这件事,绝不是喝太多啤酒的缘故。「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音锤,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画家那弹琴的手指,能让心灵震颤。」康丁斯基曾经在《艺术的精神性》一书中写道。对康丁斯基来说,每种颜色都是声音,皆能传达相对应的情感;这种「看见」音乐、「听到」颜色的能力,在大脑神经科学界称为「共感」(synesthesia),也有人翻译做「通感」或「联觉」,总之是一种感官刺激引起另一感官反应的现象,譬如在阅读时产生嗅觉,或是听音乐时看见颜色,有些人甚至看到别人被碰触,却在自己身上产生痛觉 根据统计,这种特殊的大脑神经反应,大概每两千人中会有一人,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就是范例,在创作生涯大爆发时期,他能看见声音、听到颜色,于是透过抽象风格和极度爆发的表现力,将音符转化成点,旋律谱成线,色彩在画布上大声歌唱。所以,站在《印象三号音乐会》这幅画前,我看著画却感受到乐音,真的不是喝多了的关系。 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大学医学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科学家曾经深入研究一个案例:某位音乐家在创伤性脑伤后意外得到共感力,原本眼耳鼻舌身之间的屏障,因著脑伤竟然得到相互联通的能力,这天外飞来的一笔让他的创造力变得更强了。这名66岁的右撇子音乐家在受访时指出,骑摩托车意外受伤后,他感受到创作的冲动,听到音乐的同时,他不但能看见乐谱,还拥有绝对音准,能精确说出所听到的和弦结构;这些经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从未发生过,共感的驱力让他止不住谱曲的冲动,常在清晨4点起身创作,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将近4个月。 科学家也提出
-
脑海里的旋律
会即兴创作也会玩支援前线的大脑
坐在沙滩旁的小酒吧,凉风吹来,我静静看著眼前海天一片,耳边有欢快的爵士乐声啊,夏天就是要听爵士乐、晒太阳、看海、喝小酒,好好放空度假啊!传来的熟悉曲调,演奏者的即兴随性奔放中不失优雅,按吉他指板的方式灵动活跃、流畅至极,如此的弹奏方式世间难有几人,风格并不难辨认。好奇地问了忙著调酒的小哥,果然不出意料,正是我仰慕已久的爵士音乐家派特.马提诺(Pat Martino)。 在乐界,人们尊称他「不死鸟」,派特.马提诺神乎其技的演奏技巧,还有重新站上舞台的励志故事(对研究大脑的人来说,算得上是死后复活般的奇迹 ),这一切注定让他成为爵士乐坛传奇人物:马提诺崛起于50、60年代的纽约,1980年,他35岁,音乐事业日正当中,某日在洛杉矶音乐院授课时癫痫发作,送诊后被医生宣告只剩下几个小时的生命;因为患了致命的「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他必须立刻进行手术,否则性命难保。马提诺立即回到家乡接受医治,手术时,外科医生切除了他70%的大脑左颞叶;醒来之后,马提诺不记得自己的名字、认不得他的父母,也不知道自己曾经是音乐家。在自传里,马提诺提到,当时的自己像个僵尸,「被抛进了冰冷、空虚、真空的状态」,记忆全无、情绪低落,但神奇的是,弹奏吉他技巧几乎完好无损。 2018年,我曾有机会在靴子国北部古老大学城帕多瓦的年度爵士音乐节(Padova Jazz Festival)观赏马提诺表演,他的即兴一如以往充满电光石火,手指挪动速度轻快,宛若行云流水;当时,身为研究大脑神经科学的博士生,能亲眼见证台上那个左脑剩下不到一半的人像从前那样(甚至更上一层楼)演奏乐器,忍不住赞叹连连,人类的大脑实在太伟大、太神奇了。 我翻出2014年发表在《世界神经外科》期刊的几篇研究论文,想一探究竟:在切除大部分的左颞叶后,负责记忆的海马回大幅受损,马提诺很可能完全丧失记忆,透过研究他的康复案例,法国大脑科学家指出,人类大脑确实有极高的可塑性,而且还能「即兴创作」,最有趣的是,就像小时候玩的「支援前线」游戏,纵使患者失去了大部分的左脑颞页此部分主要负责处理记忆、表达、统合感觉,以及产生情感关联大脑其他剩余的区域仍
-
脑海里的旋律
贝多芬与无所事事的甜蜜
写这篇文章时,我人在台东池上旅行,试著享受义大利人说的 dolce far niente(无所事事的甜蜜):完全不计划、也没安排行程,想彻底放空,来个什么都不做的假期。 身边的朋友很羡慕我能够说放空就放空,「五分钟发呆望著天空,什么都不做也不想,很难吧?至少听个音乐或 Podcast?」朋友问。不过,放空的定义,确实是完全休息,让大脑百分之百停摆;这种状态超出我们的想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前提是,你得学习彻底放手,完全不作为。听起来有点抽象?让我举个例子! 贝多芬是个工作狂,从他生前创作的笔记本可以看出,他热爱作曲,每天花无数的时间辛勤地发想、写曲、修改、再修改,以达成心里怀抱的音乐理念。从贝多芬的笔迹和内容可以判断,他是个奋进、坚忍的工作者,能挺过创作乐曲时痛苦而且耗费精力的时刻。不过,若我们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会发现贝多芬其实擅长即兴演奏,他曾坐在钢琴前记录那些稍纵即逝的乐句,天外飞来一笔的旋律最是优美动人,句句入心。 贝多芬示范了同一个人,可以在不同时间点,展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模式:努力奋斗、呕心沥血的创作模式是可控可安排的,灵光乍现、福至心灵的体验却难以捉摸,可遇不可求。这种小灯泡亮起的瞬间,心理学和大脑科学家称之为 flow state(心流状态),是一种毫不费力就有的高度专注力,让人身心合一、念想纯净,并且能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科学家也发现不少成功人士共同具有这种「超能力」,高效能的心流状态让他们仿佛进入化境,做事行云流水,而且有常人不及的专注力与创造力。 美国费城德雷塞尔大学的创造力研究室(Drexel Universitys Creativity Research Lab)在一项新研究中,招募了 32 位爵士吉他手参与实验,受试者有新手菜鸟也有经验老道的乐手(以他们的表演次数与累计时间来衡量),研究人员主要想探讨创作与心流状态的关系:到底是哪种状况有利于音乐产出,是无所事事、彻底放空的时刻,还是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的时刻? 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在聆听预录的伴奏(包括古、低音大提琴与钢琴),并就著6组指定歌曲即兴独奏;在受试者即兴演奏的过程中,科学家以高密度脑电图(EEG)记录演奏者的大脑活动,依此评估
-
脑海里的旋律
打鼓吧,男孩!
我认真地想过,为什么打鼓的人特别帅气。 少女时期,我迷恋披头四的鼓手林哥.史达(Ringo Starr),也好爱伍佰和他的乐团鼓手Dino Zavolta。舞台上,鼓手面前有数个圆形的鼓和钹,散发冷冽的金属光泽,宛如星际驾驶舱里的精密仪表板;演奏者全心投入,气势非凡,那意气风发的样子,实在太帅气。 外甥6岁时开始学打鼓。有时,我会陪他去上课,有时,我会陪他在家练习。必须承认,这不是太愉快的差事:练习过程中,声响极大,当外甥进入对的手眼协调时,有节奏可言,就勉强可听;不过,当他敲击到鬼打墙,我的灵魂几乎出窍,耳边声响隆隆。看著外甥像八爪章鱼,手脚往四面八方交织穿梭,我常分不清楚他在打鼓还是在跳舞。 现代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学习乐器,钢琴、提琴家族、木管或铜管乐器是较热门的选择。大脑科学研究团队发现,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因为双手必须进行复杂而精细运动,外加读谱练习和手眼协调训练,长久下来,大脑会产生重组现象,这是人类有效因应环境变化,以成功解决困难任务的最佳展现:我们的大脑有极高的可塑性:以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吉他)演奏者为例,他们高度使用左手手指按压琴弦,大脑皮质与手指对应的区域明显大过没有弹奏乐器的人。弹钢琴也会影响大脑结构:钢琴演奏者平均使用双手,不若一般人有惯用手;即便钢琴家发展出惯用手,当研究人员扫描他们的大脑时,却发现大脑几乎没有登录惯用的是哪一只手,钢琴演奏者大脑运动区域的成像也相当对称。 比起钢琴或弦乐器,打鼓似乎不是父母心目中的乐器学习首选,也许是练习时可能产生的噪音,也可能是一套鼓的体积太大,而现代家庭空间有限。但打鼓对大脑的影响力是十分惊人的。每次我观察外甥打鼓,他总是展现惊人的手眼协调能力,我常想像打鼓过程中人脑里的火石电光。打鼓是充满律动和活力的艺术形式,对大脑也有关键性影响:鼓手拥有的节奏感,不管是内建还是后天训练而成,都被科学家证实能调节大脑的各个区域,对生理和心理也能产生益处,在认知和情绪面也有深远的影响。 英国研究团队发现,打鼓可以帮助改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技能和社交能力,对那些情绪不稳定或有过动行为的孩子特别有帮助。科学家将36名患有自闭症的青少年分成两组,一组参加为期两个月的打鼓课程,另一组则是对照组,完全没有接受训练。结果显示,参加打鼓课程的
-
脑海里的旋律
音乐让大脑天天年轻
过年家庭团聚,长辈桌中有位姑姑去年底刚庆祝米寿(88岁),她是有名的声乐教育家杨冬春教授。冬春姑姑气质真好!她容貌端庄美丽,举止优雅温婉,神采奕奕,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快90岁的人。研究大脑科学的晚辈如我,可以大胆推测姑姑冻龄的秘方是音乐,因为生活里有音乐不管你是聆听者还是表演者绝对可以有效抵抗衰老,让大脑变得更活跃。 先用演奏乐器者(或演唱者)来举例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邀请饶舌歌手和爵士音乐家参与,想深入研究音乐如何影响表演者的大脑。参与的音乐家必须在磁振造影(fMRI)机器内即兴创作或演奏歌曲;这段期间,研究人员密切观察音乐家在表演时大脑的活化状况,结果让研究人员再一次对人类大脑的精密工作能力感到惊奇。 「音乐是结构性的、数学性的和建筑性的,」研究人员表示,「人们习以为常的读谱、弹奏,甚至一个音符和下一个音符之间的连结,大脑都必须进行大量计算才能理解其中的关系。」多听音乐、多演奏音乐其实都是给大脑最好的运动,这项研究的结果支持了其他类似的研究,证明音乐好处多多,可以抗衰老、提升专注力,增加健康指数,更有效减缓疼痛、焦虑和血压,甚至能改善睡眠品质、记忆力,也让情绪稳定。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大脑神经科学研究团队则邀请了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参与研究。发现音乐在人的外显行为和大脑功能等各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项研究结果证实音乐可以改善认知和运动技能,减缓压力和忧郁症状,还能增进学习效率,并促进新的大脑组织生长。研究人员表示,当一个人听音乐时,大脑某些部分会活化启动,而这些都是我们的大脑小宇宙中相当有趣的区块,例如:处理听觉内容的颞叶、触发情绪的杏仁核,还有与做计划做决定相关的额叶、和理解力相关的语言区研究人员也发现,在没有任何先备知识的状况,要人们选择「对大脑有益的音乐」时,大多数人会倾向选择古典音乐;但科学家指出,其实任何音乐都好,以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并把音乐融入日常才更重要。 讲到个人喜好的音乐,成长过程中听的那些,肯定特别能引起情感共鸣。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团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抗衰老功效。听一首歌时,首先被刺激的是听觉皮层,大脑解码后让我们理解所听到的节奏、和声和旋律;接
-
脑海里的旋律
大脑的圣诞颂歌
「叮叮当,叮叮当,铃声多响亮」接下来那句你会不会唱? 「他给我们带来幸福,大家喜洋洋。」相信许多人就算没有提词,对这首圣诞歌的词曲一点也不陌生,都能跟著哼唱。圣诞节可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也可能是最令人想逃避的日子,圣诞歌曲的粉丝对白色假期绝对是满心期待,但我有些朋友却是例外:每到这段期间,举凡到有播放节庆音乐的卖场,或充满圣诞装饰的地方,他们一概不去,就算圣诞老公公妆扮慈祥,雪人圆滚可爱,麋鹿拉著雪橇灯光闪闪,都避之唯恐不及。 大脑科学家指出,每年年终应景播放的节庆音乐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对圣诞歌曲的反应常取决于某种特殊联系例如童年的快乐时光(圣诞大餐、拆礼物),或是年终过节时所发生的特殊事件(烟火表演)当我们的大脑与非常令人愉悦开心的事物产生联系时,脑内奖励系统会活化,并且释放许多化学物质,多巴胺就是其中一种。不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月亮总有阴晴两面,人的大脑会因正向的关联而产生快乐,负向关联也可能引发海啸般的悲伤和焦虑。 我的义大利好朋友 E 就是个讨厌圣诞节的人,每年早早计划,在12月的脚步接近,街上、卖场、商店开始播放节庆歌谣之前,远走高飞,躲到一个不过圣诞节的地方。「有些人的童年受到虐待,或者他们在特定期间经历了亲爱的人离世,过节便成了压力来源,节庆音乐就是导火线。」美国临床脑神经心理学家弗里曼(Rhonda Freeman)指出,音乐会影响大脑杏仁核,帮助我们释放情绪、减低压力,但大脑的情绪系统也可能与痛苦有关,如铜板的两面,对某些人来说,听到圣诞歌曲可能会异常痛苦。20多年前, E 的弟弟在赶回家过节的路上发生车祸,失去性命;从那之后,圣诞节就像一把双面刃,会让 E 想起童年和家人一起过节的快乐时光,也会把她推入可怕的情绪深渊,对那个弟弟从此以后无法回家的圣诞节痛恨至极。 心理学家也发现,年度圣诞音乐若过早开始播放,有可能对某些族群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零售业工作者,上班环境不间断地播放节庆音乐,使他们必须长时间沉浸其中可能连续8小时重复听某些歌曲,而且完全没有调整播放的权利对大脑是很辛苦的负担:在需要集中注意力应付工
-
脑海里的旋律
大脑里的天才指挥家和他的第一天团
在城里散步,欣赏风景的同时,眼角余光瞄到一位牵著小狗散步的年长绅士:发长稍稍盖过耳朵的西装头,随性中分却毫不凌乱,明明在悠闲遛狗却一身西装笔挺,啊,当下我好想凑过去求一张合照,因为这位魅力十足的老先生,正是义大利名指挥家里卡多.慕提(Riccardo Muti)! 我脸皮薄,终究没鼓起勇气踏出脚步,迷妹当不成,我看著慕提先生一手牵著小狗,另一手挽著太太,愈走愈远。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阿巴多(Claudio Abbado)、夏伊(Riccardo Chailly)我想著心仪的义大利指挥名家,还有他们身为指挥的重责大任:团里的每个音乐家都具有高超技巧,指挥则需统筹一切,使乐谱上的音符活起来,以传达人类最深的情感,还得引起共鸣,让听众投射珍贵的回忆与生命经验。厉害的天团也要有能驾驭的人,身为指挥,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而人脑就像编制庞大的乐团:大脑不同的区域执行不同类型的任务,就像乐团里的管乐、弦乐、打击组音乐家,各自必须读谱、演奏,还得专心聆听同台其他人,以调整自己的演奏;指挥则是居中统整、协调、发令的关键角色,没有指挥,乐团几乎失去重心。 大脑的运作很神奇!有的科学家认为,大脑是局部编码、分工运作的,却也有科学家表示,大脑的运作是综观全局、一起动起来的;到底哪一派理论有道理,从20世纪初大脑神经科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以来,学者对这个话题向来争论不休,最激烈的辩论莫过于第6届诺贝尔医学奖两位得主西班牙组织学家卡哈尔(Santiago Ramn y Cajal)和义大利生理学家高尔基(Camillo Gorgi)关于人类大脑究竟是局部还是全局编码和处理任务。 把乐团和指挥这个比喻放在心里,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大脑的工作方式:卡哈尔主张局部主义观点,也就是由单一神经元来执行编码,高尔基的观点完全相反,认为大脑采用全局式处理工作。科技日新月异,过去几十年中,神经影像学提供更精准的大脑观察方式:愈来愈多研究者发现局部和全局观点并非全然对立,大脑的工作方式,很可能是分区管理然后整体统合的。读到这里,交响乐团和指挥的比喻就派上用场啦!人类神奇的大脑就像乐团,团员各个精锐,指挥更是厉害,而且,
-
脑海里的旋律
音乐是良药
暑假期间,我带著两个外甥在义大利旅行。前往度假目的地需要长途开车,路上,他们经常要求我播放音乐。指挥家伯恩斯坦为小朋友解说的《彼得与狼》、艾尔加的《威风凛凛进行曲》,或是莫札特奏鸣曲,都是常被点播的曲子。 「为什么人爱听音乐?」我问他们。大外甥学法国号,小外甥学小提琴,两个人的答案大同小异:「好听的音乐会让人快乐!」的确,大脑神经科学界近年的研究证实音乐有治疗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心情低落时,音乐会带来快乐、缓解忧伤;情绪紧绷时,音乐则可让人放松,对我们的健康有好的影响。 要听多久(多少)音乐才能得到正向效果? 英国声音治疗学院(British Acedemy of Sound Therapy,以下简称BAST) 的大规模研究很有意思,参与的科学家们提出一个「剂量」,以时间为单位,告诉大家到底得听音乐听多久,才能体验到治疗效果。 BAST 的研究人员以「音乐就是良药,可以产生医学效果」为命题,邀请7581名受试者参与计划,发现有将近九成的受试者觉得音乐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安适非常重要,而且对日常生活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例如,90.15% 的参与者利用音乐来放松心情;81.80% 的参与者则使用音乐来提升情绪,让自己感到快乐;46.5% 的参与者用音乐来释放负能量、缓解悲伤;32.53% 的参与者甚至把音乐当作工具,帮自己集中注意力。 音乐既然这么有效,那么,到底得听多少量,或是持续听多久,才能产生效果? 研究人员指出,效果最好的音乐,是那种节奏缓慢、旋律简单、没有歌词的;至于聆听时间,至少要13分钟,只要聆听音乐超过这个时间值,可以产生许多好处,包括减缓肌肉紧张、消除负面想法、带来平静,还有安稳而优质的睡眠。虽然节奏缓慢、旋律简单、没有歌词的音乐效果最好,但带歌词的音乐也有好处:当听众对歌词产生共鸣,可以因此缓解悲伤,稳定不知所措的情绪。 BAST 测试对象还提出反馈,表示听13分钟的音乐足以帮助他们理清思绪、集中注意力,甚至有超过90%的受试者表示,即便聆听不到一刻钟的音乐,也能帮助他们得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做决定时能更明确清晰。 现代生活分秒必争,没有13分钟,怎么办? 别太担心!BAST 的研究结果同时
-
脑海里的旋律
大脑的永字八法:书法与乐活的科学秘密
我和我的婆婆组了一个「东西女子文化交流俱乐部」:会员只有两名,就她和我,婆婆负责教我义大利美食最道地的做法,从手擀面、饺子、红酱青酱,到各式甜点例如提拉米苏;身为学生,这些古老食谱我悉数收下,每道料理都妥贴学会了。「妳可以教我写书法!」西方学生向东方老师提出明确需求,「我看到报纸上说,古老的书法艺术可以对抗焦虑,为生活带来幸福感,还能创造自我良好的感觉。」 原来是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报告,科学家做了大规模调查,受试者都是喜欢书法或爱好类似艺文活动的人,样本数超过5万:有超过一半的受试者表示,他们把写书法当作沉思工具,让大脑进入专注却又放松的状态;参与研究的人有超过七成都说,从事书法创作能让他们展现自信;约75%受试者认为,写书法能在他们紧张时将情绪稳定下来,也帮助他们分散注意力,减低焦虑感。「我们的研究首次显示大脑在参与创造性活动时可以调节情绪、稳定精神,对人类的认知功能有益。」领导这项计划的高级研究员黛西.方寇特(Daisy Fancourt)博士如此表示。 我们的大脑的确很需要放松,而写书法近似有意识的冥想,人类进入专注却舒缓的状态,的确对时时紧绷的现代人非常有益处,世界顶尖的科学团队都提出证据证明:譬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显示,随著年纪增长,长期从事冥想活动者,比起那些不冥想的人,大脑状态好很多。科学家特别比较银发族与年轻人大脑中的灰质体积大脑灰质涵盖了负责记忆、情感、语言等区域发现冥想经验超过20年的受试者,即便他们年龄已长,比起年轻的大脑,灰质体积有所减少,但程度不像非冥想者那么显著。 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则发现,进入有意识的沉思状态是大脑的最高休息法,能有效降低大脑的能量耗损。每个人肯定都有发呆、做白日梦的经验,这些时刻,我们的大脑进入「预设模式」(default mode network),虽然脑袋没有特别思考什么,甚至根本不事生产,但大脑处在预设模式时其实非常耗能,有时甚至占去全脑消耗能量的六成;所以,有的科学家形容进入预设模式的大脑充满「暗能量」,要对抗暗能量,有意识的沉思状态或冥想,是最有效的节能手段。想想也有道理,透过写书法放松大脑,的确比起发呆、做白日梦更加充满正能量。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间 各国剧场如何「开门」?(二)
本专题在策划之初,台湾本土疫情突然爆发,剧场再度关门,彼时欧美正逐步解封,剧场也陆续开门营运,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各国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温,剧场的重启再添变数就让我们邀请旅居各国的艺文╱剧场工作者,为读者提供第一线的观察,看看各地剧场如何面对这样起伏变动、滚动调整
-
脑海里的旋律
人类的大脑为故事而生,因此我们代代相传
「老师,妳真的很会说故事!」在大学教过的学生来家里探望我,提到他们从前很爱上我的课。被夸奖好开心啊,却也让我想起,虽然喜欢历史,但自己的国高中时代,不太享受上课,老师读著课本,多半只关心考试成绩,本该立体生动的历史故事,被硬生生压扁,塞入教科书枯燥无味的平面陈述里。 人类天生懂得「脑补」。我们有视觉化的大脑,能在短短13毫秒内能处理图像,约莫是每秒75帧的速度;正因如此,融入视觉效果的故事不管是肢体表演、影像或图表都会创造强大的叙事效果,而且非常有吸引力,能让观者更加投入。试想,以下哪种讲法让你印象较深刻?「他很穷。」还是「他选了所有裤子中,唯一没有破洞的那件,坐在老旧的沙发上。」不管透过文字还是视觉呈现,有场景、故事化的陈述,绝对能加速大脑的资讯处理,让我们更有感触。 故事使人产生同理心。认知神经科学家们做了很多相关实验,例如,让一群受试者看电影,好了解故事在我们的大脑黑盒子里,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在实验中(看电影时),受试者戴上装有测量仪器的头盔,在过程中测量他们的心跳与呼吸,除此之外,受试者身上还贴了排汗追踪器。准备就绪后,开始播放 007 电影。电影一边播放,研究人员一边密切观察受试者的生理反应。他们发现,只要詹姆士.庞德(男主角)遇到危险,像是快从高楼坠下,或是跟坏人打架时,本来稍微分心的观众会全神贯注,甚至开始流汗,而且脉搏跳动速度加快。更有趣的是,入戏同时,受试者的大脑会释放一种神经化学物质,叫做「催产素」。 在演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发展出说故事的能力,人类开始会说话,就懂得用想像力编织故事。古早时代,我们的老祖先会在一日劳动结束后聚在一起,把农耕、狩猎、采集、建造时接收的外在刺激,讲成故事互相分享。不知你有没有类似经验:只要听过某人的故事,即便不认识这个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联系?原因就是听故事会让我们的大脑分泌了「催产素」,把它想成爱与关心的荷尔蒙吧,这样会比较好理解。 听故事时大脑产生的催产素,是爱与关怀的信号:用前一阵子超红的日剧《初恋》为例,只要男女主角不断错过,观众就备感揪心,因为我们和这些角色一样,曾经经历初恋的甜蜜与苦楚,进入故事的同时,大脑便开始释放催产素,认同感愈高,所分泌的催产素也愈多;我们不只是观赏纯爱影
-
脑海里的旋律
大脑的新年新希望
每年元旦,听完威尼斯凤凰剧院的新年音乐会,便会转台继续听维也纳的那场;然后,满心虔诚地许下新愿望:来年我要多运动,健康吃、健康瘦,还要学会放下,不要太常纠结于自己难以控制的事⋯⋯这几场音乐会通常在欧洲的中午时间结束,听完,便和家人欢聚餐桌,立刻大吃大喝,吃饱便横躺沙发,才许下的愿,马上破功。 史丹佛大学曾做过1组很有趣的压力实验:受试学生被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只需记住两个数字,而第二组学生则有7个数字要背。两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被随机分配任务,也填写问卷调查,最后再测试他们对数字的记忆。午餐前,两组学生完成测试,离开实验室时,受试者从两种不同零食之间择一享用:一片巧克力蛋糕,或一碗沙拉。实验目的在测试学生们的精神压力。 结果非常好玩:需要记7个数字的学生,他们选择巧克力蛋糕的机率是第一组学生(只需记两个数字)的两倍。研究人员表示,当大脑面临认知负荷时在这个实验里,就是记忆那5个额外的数字宝贵的脑神经资源被大量征用,造成额外负担;此时,大脑知道,比起较健康、能提供持续能量的沙拉,快速增加血糖的巧克力蛋糕更能满足当下的生理需求。换句话说,当大脑疲惫时,我们几乎不可能跟甜点说不;在「想要」(速升的糖分)和「需要」(持续的能量)间挣扎,只要区区5个数字就能让大脑屈服于下意识的欲望。 不是我故意泼大家冷水,但从大脑神经科学角度来说,念力根本不给力。大脑杏仁核掌管无意识情感力量,而控制有意识的意志力最主要的区域,则是前额叶皮层(位于我们的额头后方);很多时候,我们从经验得知,杏仁核(情感)常常凌驾前额叶皮层(意志)。也因如此,当我们立定新年新希望,用意志力推动新生活,常会让前额叶皮层造成认知重担,这种负荷日积月累,形成慢性压力:它会回头削弱意志力,为无意识的情感力量推波助澜,失败海啸就是这样酝酿出来的。 请容我分享自己的亲身经验。过去10年,我的新年新希望总有「减重」和「运动」两项我「想要」跑马拉松、我「想要」重回高中时期的体重但总是3分钟热度之后,无疾而终。不过今年春天,我在没有特别许愿的状况下,正视了我的「需要」实际上我不必少20公斤,也不用成为三铁选手,只需要瘦个3、
-
脑海里的旋律
疗愈的力量
秋冬的乐界盛事,莫过于大提琴家马友友即将访台。期待走入音乐厅的心情,加上全球疫情似乎快画上句号,黝黑郁闷的3年就要结束,此时看到隧道另一头的光,多么令人欢喜! 去年3月中,YouTube上流传一段点击率超高的影片:戴著口罩,头顶扁平呢帽的男子,在美国麻州某疫苗注射室,先演奏〈圣母颂〉,紧接著拉了巴赫〈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坐在休息区等候的民众屏气凝神地听,有人拿出手机录影,有人闭著眼睛享受;十几分钟内,注射室中原有的喧哗和不安平稳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宁静安详,琴声不断流泻,世界却停止运转。 「既然得静坐15分钟观察、休息,我乾脆为大家拉几首曲子。」戴著口罩,头顶扁平呢帽的男子不是路人甲,而是著名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在电视新闻访谈中他提到这段插曲。令人不安的疫情期间,音乐成为许多人的依靠,对外联系、对内定锚,安慰的力道温柔却强大。我清楚记得,疫情刚起的那个春天,义大利深陷恐慌,城市居民自组社区音乐会,在阳台上唱歌互相打气,也为在医院奋战的医护人员隔空加油。 「普遍认为,应对压力大、令人痛苦的时期,音乐是非常有帮助的。」美国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专家、布朗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还有波士顿音乐与健康研究所的教师透过研究得到证实。长期以来,他们合作探讨音乐如何活化大脑,以及音乐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实际功用,最初研究对象为中风和癌症患者:因为大脑组织受损,有些人失去感知音乐的能力,有些人则产生音乐幻觉,在没有演奏╱播放的状况下也觉得听到音乐;透过对失能者的观察,反向理解健康的大脑到底是如何处理和感知音乐。 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听音乐时,我们的大脑其实很忙:当声波进入耳朵,撞击耳膜并引起振动,之后不断转换能量形式,最后形成电信号传达到脑干;脑干是大脑的听觉讯息中继站,之后会将之分送,以活化听觉皮层和大脑其他区域。听音乐尤其听我们喜欢的曲调会让大脑许多区域活化,例如处理韵律与节奏、体会时间感和掌管身体运动的小脑;将经验转化成记忆的海马体;有「大脑情绪中心」之称的杏仁核;负责听力、感知和理解的颞叶;还有大脑的奖励回路,分泌快乐荷尔蒙、传导让人兴奋的脑内啡,都得依赖这个系统简而言之,听音乐时,大脑不同区块必须协同工作,才能整合不
-
脑海里的旋律
透视歌剧演唱家的大脑
卡门都唱完〈爱情像只自由的小鸟〉了,我的反应却慢半拍,没跟著现场观众一起拍手叫好。一但进入科学家的思维,开始分析歌剧演唱家的大脑,我便忘了自己在剧院欣赏歌剧,常常分心。 舞台上的歌剧演唱家是一心多用的最好范例音乐本身就超级复杂,他们还要背歌词(外语机率偏高),同时兼顾表演、舞蹈,时不时得用眼神余光关注乐团指挥,并跟同台其他演员配合,更不能忘记和观众互动;有时身上穿的戏服重达10多公斤,体力需求不难想像同时间成功处理上述任务,短期间如此多工,从大脑科学角度分析是非常惊人的:咏叹调固然精采,歌唱家的大脑其实也完成一场无声无形却极致华丽的演出! 「曾经有个学生,学唱初期,10分钟台词要两个月才学得起来,歌剧专业训练几年后,学习效率进步神速,一出现代歌剧的主角唱词,现在的她两周就可以胜任。大家要知道,要掌握现代歌剧,难度其实更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音乐系系主任南西.赫米斯顿(Nancy Hermiston)有超过20年演唱教学经验,长期在第一线观察歌剧演唱者,她认为歌剧训练好处多多,甚至可能对大脑结构产生永久性的改变。教授指出,听歌剧、唱歌剧不但能提升学习效率、增强记忆,还能帮助失能长者提高记忆力,治疗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多发性硬化症、中风歌剧不仅有艺术价值,从增进人体健康角度来说更有无限正向可能。 跨领域研究团队根据赫米斯顿教授的观察提出假设:歌剧训练增加了大脑的可塑性,歌者与单独接受语言或运动训练的人相比,牵涉的大脑关键区域会更广泛。在一个实验中,科学家网罗3组大学生音乐系歌剧专修生、普通语言学系的学生、体育系学生并在大学的第2、第3和第4年结束时对他们施行神经心理学测验;3组受试者接受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和脑电图(EEG)扫描,以评估神经认知功能以及大脑结构的变化。另一个实验则是比较有学习困难与没有学习困难的歌剧专修学生,并评估他们在整个课程中的进步情形。 人类的大脑很神奇!打从娘胎,我们的大脑就不断透过分裂,繁衍出难以计量的「神经元」(大脑细胞的单位);受到各种环境因子刺激
-
脑海里的旋律
亲近音乐与艺术,免疫力UP!
有回跟先生到他阿姨家拜访,我满心期待:阿姨和姨丈将近90岁,豪爽好客,通常会端出满桌好菜招待,把我们喂得饱饱才放行。这回却看到两人愁眉苦脸。义大利人天生乐观,很少看到他们不开心啊!「年纪大,身体常发炎,动不动生病,吃一堆药,心情真糟。」阿姨情绪低落,医生说她有忧郁倾向,姨丈因为要照顾服药,也跟著沮丧。 「忧郁症是大脑发炎了。」近年来,愈来愈多科学家和医师提出这个观念,也用人体和动物实验来证明,指出发炎和忧郁症不但相关,而且互为因果:丹麦的大型研究在轻度忧郁症患者身上发现发炎指数和忧郁反应的关联,发炎指数愈高,愈容易有负面思想与自我批判的行为;就像光和影,忧郁症跟发炎很可能同时发生。 关键在我们的免疫系统:如果把免疫系统想像成一支军队,军队里的报马仔叫「细胞激素」(cytokines,它们其实是微小的蛋白质),负责传递发炎讯号,有些会请求免疫系统增加援助,有些则提醒免疫系统撤军。换句话说,细胞激素可以调节发炎反应,维持在好的水平能帮助人体抵抗感染,但如果「主战」的细胞激素过多,免疫系统的细胞大军可能产生调度异常,开始无差别攻击,连健康组织都遭殃。这种状况若发生在身体各部位,会形成不同的发炎症状,像是关节炎、第二型糖尿病、红斑性狼疮,若发生在大脑,就可能导致忧郁症或阿兹海默症。 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也显示,人体发炎会直接影响大脑和心情:受试者接受伤寒疫苗注射,免疫系统启动,细胞激素升高,大脑内控管情绪区域跟著活化,出现轻度忧郁行为。科学家进一步指出过度活跃的细胞激素对大脑产生的影响:当发炎反应太活跃,可能会抑制或损伤控制情绪、食欲、睡眠和记忆的脑神经细胞。随著年纪增长,免疫系统可能过度警觉,尤其是老人家的免疫系统身经百战,时时处在戒备状态,身体的确较容易发炎,或时常感到忧郁不开心。 不过,医学研究也告诉我们艺术能让免疫系统放轻松!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证据,指出生活中愈多亲近艺术的机会这里的艺术不见得是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那种,阅读美好图像、听首好歌、看含苞待放的花朵、舒心散步,都包括在内只要是美好经验触动心灵,进而发出赞叹、感恩、满足,这些正向情绪都
-
脑海里的旋律
老狗能学新把戏!学习演奏乐器有助大脑可塑性
「教我弹钢琴,好吗?」我的婆婆80多岁,身体健康、社交活跃,有很多兴趣的她不满足于烘焙和园艺,去年冬天决定学一项新技艺,乐器之王「钢琴」成为她的首选。我的琴艺虽然不怎么样,但很愿意陪著婆婆练琴。大脑科学家有个说法:「一样乐器在手,大脑如同开趴放烟火。」高龄长辈愿意尝新,甚至挑战学习乐器,我乐观其成,因为学乐器就像让大脑上健身房进行全身运动,对银发族很有帮助。
-
脑海里的旋律
你的心情,偶懂!
「和戏偶一起说出你的人生故事」,看到两厅院会员三月的专属课程「掌中戏体验工作坊」好心动,也不禁掉入回忆漩涡。
-
脑海里的旋律
大脑地图,定位生命的热情所在
如果被迫选择,你想保留哪些能力? 手术室里除了医护人员交谈的声音和监测仪器低响,意外地,还传出小提琴乐音:台上接受开脑手术的是音乐家妲玛.透纳(Dagmar Turner),她闭著双眼,右手拿弓,来回在小提琴弦上拉出旋律;同一时间,隔著塑胶布,外科医师们忙著为透纳的大脑动手术⋯⋯医疗片段画面透过伦敦国王学院附属医院官方网站传出,若非亲眼看见,实在难以想像。
-
脑海里的旋律
其实是大脑带我们走向剧场
2021年夏天,我在义大利跟宝岛同步,连续一周线上收看《人间条件》六部曲。在家单独看戏跟在现场终究不同,少了一起默默流泪、开怀大笑的同场观众,好戏没有共振,心底难免有丝遗憾。
-
脑海里的旋律
假戏真做?演员的大脑小宇宙
大脑科学家还真的做了研究,发现入了戏的演员大脑简直是充满惊奇的小宇宙。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团队近年发现,当戏剧演员站上舞台,自我是被压抑的,整个人会被所诠释的角色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