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曲)

TCO国乐歌剧《我的妈妈欠栽培》重磅回归

文字|张震洲
摄影|张震洲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5/23
北市国跨界制作台湾歌剧《我的妈妈欠栽培》,用歌、用戏、用偶、用音乐,歌咏最悲喜交织的伦理亲情,怀想最哭笑不得的成长回忆。 (张震洲 摄)

台湾歌剧再现感动!由《花甲男孩》原著作家杨富闵散文作品改编、台北市立国乐团跨界打造的原创国乐歌剧《我的妈妈欠栽培》,将于2025年5月23日至25日及6月7、8日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与高雄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重磅回归。这部作品由指挥邱誓舷执棒台北市立国乐团,融合台湾戏曲、国乐、西洋美声、偶戏与本土歌谣,以贴近庶民生活的细腻观察,诉说台湾万能妈妈的生命故事。

TCO剧院─台湾歌剧《我的妈妈欠栽培》

2025/5/23-24  19:30

2025/5/25  14:30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大剧院

2025/6/7-8  14:30

高雄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歌剧院

2019年首演的国乐歌剧《我的妈妈欠栽培》,讲述在台湾南部偏乡「水尾里」的一群妈妈们,如何在柴米油盐日常生活中展现坚毅与乐观的故事。剧情以乡村因即将开设高速公路而迎来巨大变动为背景,描绘母子联手守护家庭记忆的温情历程,也对台湾土地情感与伦理变迁提出深刻反思。

这次推出2.0版,剧情更加紧凑,制作阵容坚强,包括编剧兼导演游源铿、导演郑嘉音、作曲家颜名秀都是台湾艺文界重量级创作者。三位主角更由三种不同音乐训练背景的演员担纲,包括一出场「戏就活了」的戏曲名伶吕雪凤饰演万能妈妈「叶明珠」,甫获金曲奖五大奖项提名的台语流行音乐歌手谢铭祐饰演父亲「杨锦鸿」,西洋美声歌手汤发凯演出儿子「杨阿家」,透过不同风格的声音演出,巧妙呈现台湾文化多元融合的意象。

《我的妈妈欠栽培》故事描绘母子联手守护家庭记忆的温情历程,也对台湾土地情感与伦理变迁提出深刻反思。(张震洲 摄)
PAR广告买二送一广告图片

游源铿表示,这个剧本不仅是写作家杨富闵的妈妈,「也写你的、我的、大家的妈妈。」在游源铿的安排之下,全剧以押韵唱词呈现,巧妙融合台语民谚与「四句联仔」的语言韵律,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台语之美。偶戏的巧妙运用,象征主角内心情感的映照,更增添戏剧层次与幻想色彩,也带领观众穿梭于现实与回忆之间。

郑嘉音表示,这不只是一出歌剧,更是一封献给所有母亲的情书,让原本藏身在家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妈妈们站上舞台,成为故事的主角,「希望观众们走出剧场时,能带著笑容哼著旋律,回家对妈妈说一句:妈,我爱妳!」

戏曲名伶吕雪凤饰演万能妈妈叶明珠,台语流行音乐歌手谢铭祐饰演父亲杨锦鸿。(张震洲 摄)

颜名秀指出这出国乐歌剧在音乐上打破界线,除了有歌仔戏调、歌剧、北管到台语流行歌曲之外,甚至穿插越南流行歌,以贴合故事中移工与跨国婚姻的背景,彰显台湾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与创造力。而演员们的多样音乐背景,也让整体演出更具深度与吸引力。

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巧妙运用偶戏,象征主角内心情感的映照,更增添戏剧层次与幻想色彩,也带领观众穿梭于现实与回忆之间。(张震洲 摄)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