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台新艺术奖于2025年5月24日举行颁奖典礼,年度大奖由张立人作品《战斗之城.终》获得,表演艺术奖和视觉艺术奖得主则分别为末路小花 X许芃《睡在风景画旁勤俭打呼的鼠婆太,但实际上没有风景画!(白萝卜、钉牙、她的鸡、(以及她的后人))》,与倪祥《大家都来看你了—倪祥个展》。决选委员会主席高千惠以「温柔的坚持,理性的聆听」形容本届如战斗般激烈、却同时保持开放自由的评选过程,表示入围的15件作品无论规模大小、著眼美学高度或是文化探讨,都让决审团对巨大的艺术创作能量深深有感。

当领奖成为行动发生现场
典礼由上届台新奖统筹「贪食德工作室」的苏洋征续任,邀请近年跨界成绩斐然的剧场人黄迪扬与梁皓岚共同主持,两人庄重不失幽默的应对颁奖台上的各种突发状况,并透过三段式街访影片《观众在哪里》 映照今年得奖作品市场共感度与艺术高度并具的现象,别具对话意义。而本届3组得奖代表风格强烈的感言,俨然让颁奖台像是作品与创作意念的准确延伸,使获奖行动成为另类的展演舞台。
率先得奖的倪祥作品由自身长照经验出发,因无法出席,特意安排3位展览「长照员」代为领奖,包含其创作陪伴暨声音整合冯志铭、台北市立美术馆承办董佳昀与馆方警卫游静蓉,艺术家并透过即时call out 向现场与线上与会者说明心意,以趣味行动提高长照议题关注度;《睡在风景画旁勤俭打呼的鼠婆太,但实际上没有风景画!(白萝卜、钉牙、她的鸡、(以及她的后人))》(下称:《睡在风景画旁勤俭打呼的鼠婆太》)由末路小花成员张棉棉与编剧许芃共同领奖,揭奖瞬间还因剧名太长,让颁奖人吴静吉董事求助主持人黄迪扬代为宣布,而许芃以其独特的语言平稳而激动地述说对团队、对家族以及对观众的感谢,独树一格的文字与情真意切的口吻在动人之余也引起席间不时的欢笑声。

大奖得主张立人邀请北师美术馆策展团队一起上台,毫无准备的他,带著微抖的声音分享《战斗之城.终》本质是一件关于艺术家创作生命历程的展示,是一个不断尝试与抛弃的过程,他以火箭比喻,为了升空需要一直抛下使用过的推进器,展场中受到大众喜爱的模型、人偶,都是过程而不是成果。他希望将作品献给每一位认真过生活的人,无论是在大机构或小场馆做展览,或是在乡下卖炒饭,只要好好地生活著,就是最有意义的事,而他也感性表示,在这么大的世界里面,有人能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是让他得以继续坚持创作的原动力。

评选机制里的时代意义
本届决选评审团阵容华丽且缜密,邀请3位国际评审包含法国编舞家玛蒂德.莫尼叶(Mathilde Monnier)、韩国知名导演与艺术家朴赞景(Park Chan-kyong)、熟稔台湾表演艺术生态的新加坡策展人邓富权(Tang Fu Kuen),与台湾现代戏剧暨表演资料库主持人周慧玲、提名人代表张韵婷与许仁豪,共7位背景各异的专业人士共评。

关于挑战脑力与体力极限的闭门评选过程,高千惠保守分享,的确有出现翻盘情形,评审们对于直观美学与在地脉络的孰先孰后、在场性与不在场性对评审的影响,此二方面产生了较为密切的讨论。由于大多数的委员没有办法在作品发生现场感受空间状态,只能凭借二手录像、文字档案或是旁人口述来补足想像,采多数决而非共识决的结果难免对部分评审来说有遗珠之憾,因此也针对奖项在生态上的意义,与社会上的代表性花了些篇幅重新锚定。今年的3组得主在最后讨论阶段虽非压倒性获胜,却也获得决审团的高度共识。她也补充,纯美学的作品在近年台湾创作方向上并非主流,本届入围也相对少,而她自己也对小品有私心,不觉得有所谓小作品担不起大奖项的说法,在关键的投票时刻,创作能量的充盈度、题材处理的成熟度、未来发展性与艺术美学高度仍是观察重点。

朴赞景则对台湾新一代创作者面对传统元素信手捻来的自在从容感到特别,好似没有隔阂或障碍的取用,自然化入日常与创作之中,相较于韩国年轻艺术家们较为现代性的创作取向,认为这是风格独特的台湾创作样貌。他也直指张立人《战斗之城.终》里展现出普世一代「御宅族」(おたく/OTAKU)看似空虚失落的躺平状态,却在作品内涵中完整建构出开阔独立的世界观,充满社会与政治观察,并很有意识地取用媒材与观众沟通,紧锁在地又呈现时代现象,令人赞叹。

《睡在风景画旁勤俭打呼的鼠婆太》碎念堆叠起众人的云端祖厝
高千惠与朴赞景也不约而同在典礼后的访谈中,提及对本届表演艺术奖得主《睡在风景画旁勤俭打呼的鼠婆太》的喜爱。高千惠认为作品具备高度开展性,在原创文本里即充满天马行空的各种想像,无论未来想转化为动漫或XR形式,都值得期待;朴赞景则对于团队熟稔的符号运用大感欣赏,像是剧中移用影视「绿幕」概念作为角色服装主色调,在可见与不可见(visible/ invisible)之间带领观众跳进跳出,虽然碎念似的唠叨台词翻成英文字幕,让他在观赏时吃尽苦头,却也明确理解文本的企图,并在演出形式与拍摄成品上展现成熟的艺术技巧。
作为今年表演艺术唯一得奖作品,许芃于典礼后补充,创作起点来自于想要收集那些没有关键字可描绘的突兀边缘经验,这类经验在分享时往往只能描绘其周围,而想诉说周围时又必须诉说周围的周围,如同无限的括号再括号,是台湾日常传递讯息的特色书写,也是制作想要捕捉的那些不断歧出与断裂的所在。而外省三代的张棉棉,则在田调许家古厝与家族史时,送走了祖籍河北的奶奶,也送走了张棉棉生命里最后一次的河北方言使用机会,她由此冒出兴建「云端祖厝」的想法,希望能在VR世界里搭建一间属于所有游子寄托情怀的祖厝,为此,团队在《睡在风景画旁勤俭打呼的鼠婆太》演出期间,以高规格三机捕捉演出过程,评审也因此对此部难以巡演的作品有更全面的观赏机会,未来也期待透过其他媒材,让计划继续走下去。

本届台新艺术奖3组得奖作品呈现出重视个体经验的时代性,在根植私密生命经验的命题里,试图召唤普世共鸣,鼓舞认真生活的创作者们。虽然典礼中不时以今年剧场的「艺文寒冬」自嘲,但主持人也在街访影片最后温柔喊话「观众其实从未远离,他们正在等著被你的创作找到」,在为满场创作者打气同时,也回应台新艺术奖缩短艺术与日常距离的初衷。下一届作品又会展现什么样的风貌,令人引颈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