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剧场设计展(World Stage Design,WSD 2025)于10月18日至25日在中东文化之都沙迦(Sharjah)拉开帷幕。本届展览不仅是4年一度的全球剧场盛事,更是一场对剧场设计语言、科技趋势与永续责任的深度审视。
趁此机会,本刊特地访问到2025 WSD 世界剧场设计展专案总监贾姬.乔治(Jacqui Georg)。在访问中,她说明了本届WSD部分奖项调整的考量,也分享了在中东气候下推动永续实践的挑战与承诺,以及如何透过与 Goumbook 合作种植红树林,将碳排放抵销纳入全球活动规划中。面对强大的AI数位浪潮,她表示「当前表演设计界的科技变化既是礼物,也是挑战。」而今年WSD的主题「明日的遗产」,「正是对这种张力的回应。」
Q:本届 WSD 世界剧场设计展部分奖项类别有进行微调,包含「空间与物件设计」、「影像与投影设计」,并移除「 另类」类别。请问今年微调奖项类别,背后的主要考量有哪些?
A:我花了很多时间聆听历届创作者与观众的回馈——了解哪些部分运作良好,哪些仍有改进空间。今年顾问委员会在展览与竞赛的规划上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建议。
对我而言,专案总监这个角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思考展览如何同时服务两种观众:一是熟悉「OISTAT国际剧场组织」与「WSD 世界剧场设计展」的资深设计师,二是第一次接触这个平台的新创作者。关键在于「可近性、包容性与当代相关性」,让整体体验对所有人都开放且具有意义。
此外,设计领域的语言与文化也不断演变。随著表演设计的发展,我们使用的术语也该与时俱进。举例来说,许多优秀的影像设计师如今不再自称「投影师」,因为这项媒介早已超越传统投影的范畴——而是关于内容创作、互动性与全新的叙事形式。
Q:今年WSD在沙迦举行,从早期筹备到活动执行共花了多长时间?今年的筹划与以往有何不同?有哪些重点值得期待?
A:自从沙迦表演艺术学院(Sharjah Performing Arts Academy,SPAA)获选为主办单位开始,我们就著手筹备,至今已超过3年半。整个过程的步调随阶段不同而调整,大约18个月前团队扩编,也正是在那时,筹备工作正式进入密集阶段。
每一届的策划方式都会因举办地点而异,因此难以直接比较。主办单位的角色极为关键,也正因如此,「WSD 世界剧场设计展」不同于布拉格剧场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pace,PQ)有固定模式的活动——每一次都是崭新的在地体验。
我非常希望参与者能走访这一次「世界剧场设计展」的各个展演地点。例如「TAC 剧场建筑国际竞图」(Theatre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TAC)于奥拜德.阿尔沙姆西之家(Bait Obaid Al Shamsi)(注1)举办,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场域,能让人真切感受沙迦的在地氛围。
「 剧场创新发明奖 ( Technical Invention Prize,TIP ) 」则于沙迦研究技术与创新园区(Sharjah Research,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ark, SRTI Park,SRTIP )举行,又展现完全不同的面貌。今年还有一些非常精采的演出,其中《或许是最后一天》(The Last Day…Perhaps)尤其特别——这是一出探讨单独监禁的剧作,整个表演与设计都在仅两平方公尺的空间中完成。
此外,我也期待两场主题演讲为「WSD 世界剧场设计展」带来全新观点。阿曼达.巴蒂斯塔(Armanda Baptists)(注2)将探讨如何将无人机融入表演,使其成为创作的一部分,而非外在的技术元素。
Q:OISTAT 与 WSD 一向重视永续发展。今年在筹备过程中,有特别强调哪些永续面向?又是如何具体实践的?
A:我们并不完美,在中东这样的气候下实践永续确实困难,但我们努力让永续理念渗入各个层面。
要举办一场全球性活动,就必须思考航空旅行带来的碳排,因此我们与 Goumbook永续发展咨询公司合作,共同响应阿联的红树林种植计划,每买一张票券,将会种下一颗树,因为红树林是一种极佳的碳吸收植物。
我们的周边商品也采用永续材质:T 恤与帽子以回收塑胶瓶制成,环保杯使用小麦胚芽,识别证则可直接种植成植物。
在节目设计上,我们更希望创造长远影响。例如推出《阿拉伯语剧场绿皮书》,举办永续灯光设计论坛,并设立由剧场设计师伊莫金.罗斯(Imogen Ross)主持的「绿色对话咖啡馆」,让专业者交流经验。
当然一定还有许多改进空间,但我们已经迈出第一步,并持续学习、共同思考未来如何做得更好。
Q:您对 OISTAT 与 WSD 的未来发展有何愿景与期望?
A:我希望看到更广泛的全球代表性,也希望能有更多资源支持创作者、艺术家与设计师齐聚一堂。
我们正处于充满挑战的时代,而设计师与表演艺术在塑造人们的感知、情感与世界连结上,扮演著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
Q:您认为有哪些全球剧场科技的趋势值得关注,并可能影响未来的发展?
A:当前表演设计界的科技变化既是礼物,也是挑战。今年的主题「明日的遗产」(Tomorrow’s Heritage)正是对这种张力的回应。
以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为例,这个国家以惊人速度推动创新与发展,同时仍尊重并拥抱自身的文化与传统。
数位转型对所有产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剧场也不例外。我个人非常支持人工智慧(AI),因为它能将我们的创作与想像力推向更高层次。
当然,这并不意味著让 ChatGPT 替我们画设计图或写贴文;但若能善用并理解其潜力,它将成为极具力量的创意伙伴。
注:
- 奥拜德.阿尔沙姆西之家位于阿联酋沙迦心脏地带,是一座可追溯至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传统阿拉伯宅邸,坐落在沙迦历史区 Al Shuwaiheen 内,邻近著名的艺术区(Arts Area)与沙迦艺术博物馆(Sharjah Art Museum)。这栋建筑原是当地著名商人 奥拜德.阿尔沙姆西的私人宅邸,后来由沙迦艺术基金会(Sharjah Art Foundation, SAF)修复与管理,现为艺术家驻村、展览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据点。自 1990 年代起,奥拜德.阿尔沙姆西之家成为沙迦双年展(Sharjah Art Biennial)的重要展出场域之一,常举办国际当代艺术家展览、表演与论坛。
- 阿曼达.巴蒂斯塔为HQ Worldwide Shows 的创意总监,在阿联酋工作已超过 14 年,致力于在策略、故事叙事和设计的交汇点上发挥所长。她的工作倡导沉浸式故事叙事和跨文化协作,运用设计与技术来打造启发惊奇并建立持久连结的体验。她参与的知名项目包括阿布达比 teamLab Phenomena 展馆(teamLab Phenomena Abu Dhabi)及 Miral x Disney 合作项目。
贾姬.乔治(Jacqui Georg)
2025 WSD 世界剧场设计展专案总监,在舞台与制作管理领域已有 25 年工作经验,主要专注于音乐与戏剧学院的专业训练,曾在多所音乐与戏剧学院任教。曾是沙迦表演艺术学院(Sharjah Performing Arts Academy)高层领导团队一员,负责设计并推行表演与制作艺术训练课程。她曾与威尔斯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 Wales)、英国国家青年剧院(National Youth Theatre of Great Britain)及 Shared Experience 剧团合作。亦曾在英国各地巡演,并参与过上海世博会、柏林艺术节(Berliner Festspiele)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