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2025关渡艺术节秋季篇 展现北艺大三大学院师生与校友跨域能量

文字|张震洲
摄影|王世邦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9/22
2025年关渡艺术节「秋季篇」宣告记者会大合照。 (王世邦 摄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提供)

2025年关渡艺术节「秋季篇」横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以下称北艺大)戏剧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将从10月持续至12月,以戏剧、舞蹈、音乐等多元面向,展现校内三大学院师生与校友跨域能量。关渡艺术节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呈现台湾表演艺术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也培养新世代艺术人才与国际接轨。

2025关渡艺术节「秋季篇」

2025/10/3-12/21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关渡艺文空间

自2025年起,关渡艺术节转型以「春季篇」「秋季篇」双阶段策展,让艺术氛围一年四季弥漫关渡校园,而秋季篇的亮点更是群星汇聚,将艺术节推向新高峰。北艺大校长刘锡权在宣告记者会上表示,「关渡艺术节自今年起扩大为全年度举办,结合展演、教学与跨界合作,传递艺术疗愈身心的力量。让历史悠久的『关渡艺术节』不仅是年轻艺术家试炼的场所,更是与大众深入互动的重要桥梁与品牌。」

戏剧学院:家族记忆与伤痕对话

戏剧学院今年推出秋季公演《万物生长》、两档冬季公演《瓮中舞会》与《怪物》及三档毕业公演参与本次关渡艺术节。10月24日至11月2日的秋季公演《万物生长》,由2025台北戏剧奖最佳导演许哲彬执导童伟格的同名小说。故事以一位女儿的召唤为起点,牵动三代人家族断裂的记忆,映照私人与政治的历史残痕。12月5日至14日冬季公演则上演《瓮中舞会》与《怪物》:前者由简莉颖编剧,以偶戏与演员互动直视生命创伤;后者则取材自匈牙利剧作家雅哥塔.克里可多夫的作品,透过一头「坠入陷阱的怪兽」隐喻孤独与毁灭。三部由学生主导的毕业公演:《面包屑》(10/3-5)、《深夜小狗神秘事件》(11/7-9)、《猫脖子上的血》(11/21-23)将于校内姚一苇剧场轮番上阵演出,邀请观众共同走入关渡剧场。

音乐学院:跨越古典、传统与未来

音乐学院推出11场重量级音乐会,从古典到电音、传统到跨界,带领观众聆听艺术的多重声响。首先「吕绍嘉与北艺大管弦乐团音乐会」以古典乐掀起序幕,再到「卓别林:《工厂》电影音乐会」体验影像与音乐交织。与IRCAM、C-LAB合作的「布列兹100.台北音乐会」与「Matalon x K/D/M讲座音乐会」则让观众沉浸于当代声响实验之中。

台湾与传统音乐同样精采,「水舞台户外音乐会」呈现南北管、古琴与琵琶;「2025甘豆水舞」延续马水龙教授与韩国𨱑老师共同引进的甘美朗音乐传统;「追溯三味线的源流」带领听众跨越琉球三线至日本地歌三弦。其他节目包括「亚洲长笛联盟国际音乐会」及探索妈祖信仰的表演作品「她从海上来」。音乐,既承载过去,也回应当下生活。

舞蹈学院:跨文化与身体的探索

舞蹈学院以跨文化实践与展演实务相结合,呈现三大系列。首先由林雅岚老师策划的「印尼乐舞系列」(10/3、11/22),将峇里岛与爪哇乐舞搬进校园,以演出、工作坊、论坛引领观者跨域体验。岁末压轴「地心」展演(12/11-14)由蔡慧贞老师领衔,涵盖国内外编舞家作品,从古典芭蕾到当代舞蹈,展现学生动能与身体感知的多重维度。最后的「武远弗届:中华武艺的跨文化、跨领域拓展」国际研讨会(12/20-21)则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结合学术论文、武术示范、身体文化工作坊,邀请国内外学者、舞蹈家与武术专家同场对话,激荡身体的更多可能。

2025关渡艺术节秋季篇,从剧场到舞蹈,从音乐到影像与新媒体,传递跨域实验与文化记忆的能量。本届节目将在10月至12月陆续登场,场域遍布北艺大校园与关渡艺文空间。

《霸王虞姬》交响组曲CD广告图片
2025╱2026 乐季最前线:国内篇广告图片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