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钢琴家陈函的最新钢琴协奏曲录音作品《佛罗伦丝.普莱斯》于 2025 年正式发行后,从超过 200 张报名专辑中脱颖而出,入围2006年第 68 届葛莱美奖「最佳古典器乐独奏」(Best Classical Instrumental Solo)。消息公布当下,指挥第一时间打电话告知,他在电话里难以置信地喊出:「怎么可能!」
此次的入围,带有双重意义:一来可能是台湾演奏家在乐器演奏项目中暌违多年的入围殊荣,其次则是其演绎的是美国第一位非裔女性钢琴家与作曲家佛罗伦丝.普莱斯(Florence Price,1887-1953)的作品。这首协奏曲曾长期失传,直至 2009 年才在普莱斯旧居中重新被发现。陈函的诠释让这部作品重新被世界听见,也再次唤回人们对普莱斯的注意。
陈函出生于台中,母亲是一位钢琴老师,由于身边的玩伴都是钢琴学生,所以弹钢琴似乎是命中注定。由于他的母亲原本期待走音乐之路,但被外公阻止,但因母亲对茱莉亚学院的憧憬由来已久,甚至将父母亲的「蜜月」行程安排在纽约,参加 ESL英文课程,并租借茱莉亚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的宿舍作为住宿地点。
由于父亲经商,陈函念完国小一年级便举家移居上海,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初中和高中读书。随后陈函考入纽约的茱莉亚学院,并于该校完成了大学与硕士学位。问他是否一定得进茱利亚?他笑著直接回答:「必须的!从一出生开始就决定了!」
之后,他继续深造,前往新英格兰音乐学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取得研究生文凭(graduate diploma)。目前则在正在纽约城市大学研究院(CUNY Graduate Center)攻读博士学位。
陈函曾师事多位名师,包括 Yoheved Kaplinsky、Wha Kyung Byun 与 Ursula Oppens,并于国际舞台屡获肯定:2013 年获中国国际钢琴大赛金牌、2018 年为 Honens 国际钢琴大赛得主之一。在古典浪漫曲目上表现出色之余,他对当代音乐抱持强烈热情,从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到塞缪尔.巴伯(Samuel Barber)皆为他常演的作曲家。他笑说母亲曾因他听钢琴家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弹皮耶.布列(Pierre Boulez)而喊「你在听什么东西?可以把它关掉吗?太吵了!」但他却因此受到鼓舞,心想:「天啊!这就是我要弹的!」
陈函在 Naxos 唱片公司共发行了4张个人专辑,收录了李斯特(Franz Liszt)、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汤玛斯.阿德斯(Thomas Adès)以及李给替(György Ligeti)等人作品。今年成为葛莱美奖的投票会员。由于「最佳古典器乐独奏」这个奖项现在是独奏曲与协奏曲合并的项目,若最终获奖,奖项将颁给独奏者陈函与该专辑的指挥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