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18日,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国艺会)正式登记立案成立。2025年11月18日,国艺会迎来意义非凡的30周年,于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空总)通信处办公室举办「国艺会30茶会」,邀集艺文界伙伴共同庆贺。本次活动选在空总举行,也寓意国艺会将于明年正式进驻空总古迹旧办公大楼,以30周年主题「启动下一个艺术时刻」,迈向深化公共服务与艺文串联的新阶段。
活动现场逾200位嘉宾出席,包括国艺会历届董监事、历届国家文艺奖得主、国艺之友及各领域艺文界的好朋友们,同时也邀请到文化部部长李远、国艺会董事萧新煌、建弘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洪敏弘、国艺会前董事长林曼丽、澳洲驻台办事处副处长蕾英诺(Ingrid Lennon)及艺术家潘皇龙、郭建甫、王宇光致词分享,共同回顾国艺会30年来推动台湾艺文发展的轨迹。
活动穿插播映由「陈怡洁艺术工作室」集结跨域创作者共同制作的30周年动画「齐舞鲸之歌」系列短片。影片以海洋中巨岛般的鲸鱼为意象,象征国艺会在台湾艺文发展生态系中的关键角色。五支短片「鲸之生」、「鲸之跃」、「鲸之咏」、「鲸之聚」、「鲸之梦」,分别对应组织营运、奖补助成果、国家文艺奖、民间赞助与国际交流等不同工作面向。同步推出的30周年专属网站,则以互动式设计呈现国艺会多元业务与沿革,展现跨越公私部门、连结社会网络的艺文生态图景。
国艺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建构能充分反映艺文生态的补助机制。曾于国艺会启动补助制度首年即获补助的作曲家、国家文艺奖得主潘皇龙及近年多次获得补助的偶戏创作者、不贰偶剧创办人郭建甫,分别以创作者的身分致词分享。同时,曾任四届董事的萧新煌与在国艺会服务30年的李文珊执行长亦上台致词,分享他们与国艺会长年同行的历程与祝福。
而自创会以来即开始办理的「国家文艺奖」,至今已累计表扬122位来自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电影领域中具代表性的标竿人物。本次茶会亦有多位得主亲临现场,包括第二届得主廖琼枝、第七届得主潘皇龙、第九届得主钱南章、第18届得主陈正雄与简文彬、第19届得主何晓玫,第20届得主金希文与黄声远,以及第22届得主黄明川,共同见证国艺会30年的里程碑。
国艺会长期推动民间力量参与文化支持,强化艺术发展的社会基础。截至2024年底,累计赞助金额已突破五亿元,成为推动具急迫性与指标性艺术专案的重要动能。洪敏弘董事长以曾任两届「国艺之友」会长的身分致词,其所创办的建弘文教基金会自2006年起长期支持国艺会多项专案,亦为累积赞助金额最高的企业之一。曾任三届国艺会董事长的林曼丽,则以创设「国艺之友」的推手身分致词,期盼民间能量持续作为推动艺文发展的坚实后盾。
此外,支持国内艺文创作者追求卓越、登上国际舞台,一直是国艺会的重要使命之一。澳洲驻台办事处副处长蕾英诺,以及多次获得国际文化交流补助的编舞家、微光制造艺术总监王宇光,分别从多次合作伙伴与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创作者的角度,呼应国艺会在推动跨国连结与文化交流上的持续努力。
文化部李远部长于会中表示,国艺会走过30年,在这过程中,有许多人为台湾的艺文环境打拼,在他就任后,也希望能为国艺会多做一些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向行政院争取五千万的预算拨给国艺会;第二件事情,是将国艺会引进文化部刚刚在空总修建好的一栋建筑,把国艺会这样具代表性的单位,摆在台北市的中央位置,让它扮演一个核心的角色,也期望提供空间让艺文界人士能够在此进行交流。他并以本次活动现场播放的「齐舞鲸之歌」鲸鱼意象作结语:「我想,鲸鱼一辈子在海底游,都在寻找牠的家。后来牠发现,原来牠自己就是家。」
林淇瀁董事长于致词中表示:「国艺会30年来的成果来自每位同仁与艺术伙伴的共同投入。这些努力不仅在于健全各项补助机制的设计,也在于为使营运永续而积极投入的财务规划。截至今年九月,国艺会投入补助金额已超过64亿8百万;累积基金总额也来到70.8亿;而充实基金规模的成效,也已经反映在我们每年补助总额的提升上。今年,在李远部长的支持下,国艺会已确定在明年搬进空总古迹旧办公大楼。进驻到这个具备特殊意义与任务的场域,也宣示了在与文化部的伙伴关系下,扩大公共服务的量能,将成为国艺会的全新目标。」
届满30年,国艺会秉持立于驱动文化资源、艺术发展、多元社会价值的中介位置,不断健全对艺文界多向度的支持系统,和建构更完善的资源合作平台。未来,国艺会将以进驻空总为新的起点,持续串联公私资源,让更多创作能量在岛屿上与世界之间自由流动,并携手艺文工作者共同「启动下一个艺术时刻」。
国艺会为30周年所建置之专属网站「国艺会30-齐舞鲸之歌」正式上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