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

蔡博丞与丞舞制作团队《流流》 以身体诗学重新定义东方美学

文字|张震洲
摄影|张震洲
官网限定报导  2025/11/07
《流流》 (张震洲 摄)

水,无形而有韵;鱼,无声而有诗。编舞家蔡博丞携手丞舞制作团队(B.DANCE),将于本周末在台北城市舞台,呈献年度创作《流流》,一部以东方鲤鱼意象为骨,以身体流动为魂的当代舞蹈诗篇。这不仅是蔡博丞继获颁第28届台法文化奖后的首部重量级制作,更是一场关于时间、记忆与生命本质的深度对话。

2025 B.DANCE 《流流》

2025/11/8  19:30

2025/11/9  14:30

台北市艺文推广处城市舞台

艺@书广告图片

鲤鱼,这个深植于东方文化基因的符号,在台湾日常风景中无处不在,从庙宇放生池到文人庭院,从市井水族箱到画家的笔下。蔡博丞敏锐地捕捉这份集体记忆中的诗意,将「年年有余」的世俗祈愿,转化为关于流动与变迁的哲学思辨。

《流流》(张震洲 摄)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在《流流》的舞台上,肉身成为水的隐喻,舞者们时而凝聚如漩涡,时而散落如涟漪。他们的呼吸牵动著空间的韵律,每一次起伏都像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次跃动。这是蔡博丞独特的「东方身体美学」,既保留了水墨画的留白与气韵,又融入了当代舞蹈的解构与重组。

《流流》(张震洲 摄)

《流流》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致敬。日治时期画家蔡九五(1887-1958)的工笔鲤鱼图,成为这部作品的另一个灵感源头。被誉为「东洋第一人」的蔡九五,其笔下的鲤鱼栩栩如生,鳞片闪烁著生命的光泽。蔡博丞将这份百年前的视觉震撼,转译成当代的身体语言,当舞者肌理在光影中流转,仿佛能看见那些画中游鱼穿越时空,在舞台上重获新生。

《流流》(张震洲 摄)

这是一场美学的传承,也是一次文化的再创造。透过舞蹈,两位不同时代的「蔡」姓艺术家,在创作的维度上相遇、对话、共鸣。

「我希望观众能在《流流》中,感受到时间如何在身体中流淌,记忆如何在动作中苏醒,」蔡博丞如此诠释他的创作初衷,「这是一场关于『流动』的冥想,既是水的流动,也是时光的流动,更是生命本身的流动。」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