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Curatoké表演策展人學院,到台灣表演藝術策展的現實與夢(一)
策展及其培育的再想像
近年來無論國內、外,視覺和表演在藝術實踐上已多有相互跨足與涉入。然而身為一名在台灣的藝文工作者,時常感到策展知識的建立與傳遞,視覺藝術圈比起表演藝術圈要活絡得多。我並不認為兩者在策展思維上有根本差異,但它們的物質基礎、經濟架構、勞力需求和機構體質,確實有所區別。猶記日前視覺背景友人對「現在人人都可以成為策展人」會心一笑,對比我初聞此說的疑惑不解,大概就是目前不同脈絡下策展實踐樣態和養成的差距,最簡要的例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後稱北藝中心)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後稱國藝會)合作辦理的Curatok表演策展人學院(後稱Curatok),無論有意與否,勢必都回應這樣的情境。一方面,在策展樣態及相關補助顯著傾斜的現況下,Curatok可視為國藝會開始投入更多資源到「表演」的策展培育計畫(註1)。另一方面,此計畫簡章開宗明義點出,徵選對象包括表演和視覺領域、有志投入表演策展的新銳策展人。8位來自台灣、香港、印尼、澳洲及愛沙尼亞的獲選學員,也的確橫跨藝術光譜上的不同位置。 這次Curatok為期10天的課程,由臺北藝術節及亞當計畫策展人林人中邀請6位國際策展人共同規劃(註2)。除了閉門課程,行程也包含觀賞臺北藝術節和臺灣表演藝術櫥窗的演出,參與亞當計畫的講座、藝術家階段呈現與駐地研究分享,以及參訪在地機構等。 我將從身為本次學員的角度,梳理這樣的策展培育計畫運用了哪些策略,撐開什麼樣的空間,以及可能為策展(培育)帶來什麼樣的思考。在進入這些討論前,我想簡要梳理台灣的表演策展圖像與現況,因為這也是後續討論的基礎。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Curatoké表演策展人學院,到台灣表演藝術策展的現實與夢(二)
策展能教嗎? 抗拒機構化思維的培育策略
Curatok的辦理或許是一個契機,讓我們重審環境對策展(人才)的需求,面對開展策展行動與機制的疑惑。從超越在地的課程框架,可以看出Curatok對於透過引介實戰經驗來擾動藝文生態的野心,並同步推進到國際交流的層面。 策展與節目策畫的不同,在於策展往往是透過策展意識和提問,同步對創作端和觀眾做出邀請,打開創造與對話的空間。今天藝術形式與內容分歧,策展不僅回應著多元的實踐,不同策展類型的目的也不盡相同(例如社群建構、議題探索、美學突破等)。然而,多元的景致也為專業傳承帶來挑戰。Curatok這個以「學院」為名的培育計畫,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今天,策展還能教/學嗎? 在我的觀察中,Curatok大概用了幾個方法來面對這個難題:一、學員們首日就自身「策展和藝術上的實踐及研究」進行分享,但不須在課程期間提出策展計畫。二、策展人導師根據學員的分享,以自身策展實踐為例,選定特定主題授課,例如:機構、與藝術家工作、為下一個時代策展、國際共製與連結等。三、保留最後4天早上沒有預先規劃的時段。四、結合亞當計畫和臺北藝術節,讓演出與交流自然融入課程安排中。 在一個由機構發動的計畫裡,這些安排一方面善用並結合其他現有活動,一方面抗拒了機構化思維,像是成果導向、高度明確而僵化的行程。首先,由於學員們背景殊異,大家的實踐及研究分享,為當今策展樣貌與意圖回應的事物,建構出一個框架,成為相互觀摩的基礎,也為所有師生提供了思考和對話的參照脈絡。 再者,雖然要求進行分享,但並未營造出競爭和比較的氛圍(包括不須提出策展計畫)。這看似簡單,但在我經歷與觀察過的人才交流或培育計畫中,並不總能保有這般調性。尤其國際交流計畫往往由大型機構推動,容易傾向要明確落定所有安排細節。同時,這樣的場合總是匯聚資歷相異的專業工作者,怎麼甩開代表資源和地位的隱形帽子,並不容易。Curatok的課程安排,和參與成員的高度意識,很大程度上拆解了伴隨計畫體質而生的各種權力關係。因此,雖然我使用「導師」和「學員」,但我相信其他參與者會同意,在實際相處上更接近與同行共學的氛圍。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Curatoké表演策展人學院,到台灣表演藝術策展的現實與夢(三)
Curatoké的國際架構所撐開的策展討論空間
然而,策展一定要(面向)國際嗎?當然不一定。雖然從80、90年代到當今的表演策展中,總能觀察到不同規模策畫裡國際藝術家的身影。有些是單純的節目經紀買賣,有些是有意識地透過邀演來打開視野或帶來刺激。反向而言,表演藝術的國際發展一直都是國內公部門獎補助單位用力極深的地方,國際發展在開拓市場、宣揚主體性之餘,能否也成為在地藝文工作者深掘文化實踐意涵的契機?策展人作為一種實踐者,這次直接暴露在國際情境下的培育環境,勢必需要檢視自己和終將返抵之藝文生態間的關係。 然而,Curatok的國際架構也是有作為國際交流跳板以外的好處。在我的觀察中,若能以平等共思的環境為前提,對於「如何解決策展在某一特定脈絡下的困境」或是「如何用策展刺激在地藝文生態」等問題,跨國的成員組成反而有利達到鬆動和突破框架的討論。一方面,學員在解釋自身處境時,能暫時拉開和這些脈絡的距離,其他人則能藉此反思,並理解彼此背負之複雜性。另一方面,雖然來自異地的方法通常不能直接解決我們的問題,但透過深入對話,更能超越自身思考限制,產生啟發。許多導師們表示,著眼國際場合,Curatok是個在策展同行與前、後輩間,少見能允許充足而細緻討論和深度交流的機會。 我認為就「策展可以怎麼教」,Curatok已經有初步且合適的基礎架構。或許在閉門課程還是公開講座,可以有更細緻的案例分析,探究特定的策展思維如何推進為具體的策展結果,帶來類似前述、但更為深入的啟發過程。另外,這次的導師人選目前皆服務於表演藝術機構(部分過去擁有視覺機構經歷),若此培育計畫也意在開創不同場域和脈絡下的表演策展,應可納入不同背景的導師,也包括來自台灣的人選。
-
戲劇、舞蹈 第16屆新人新視野
3位年輕藝術家 以馬戲、舞蹈、戲劇探問人生
國藝會「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以下簡稱「新人新視野」)今年邁入第16屆,由3位年輕藝術家温其偉、賴耘琪、黃品媛出線,將以馬戲、舞蹈、戲劇的表演形式,創作3支不同風格的全新作品,4月底起將於北、中、南巡迴演出。 國藝會董事長林淇瀁表示:「對年輕人好,就是對國家好,他們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等他們成長了,也會繼續幫助下一代。透過國藝會這個平台,能讓新生代藝術家完成他們的創意。支持年輕人開創未來,不僅是政府的工作,也需要民間的眾力來完成。」 本屆3位新世代藝術家從59位申請者脫穎而出,皆嶄露尋找自身創作語言與方法的強烈企圖。新人新視野自2008年啟動至今,支持 35 歲以下音樂、舞蹈、戲劇的青年創作者,為新一代創作者搭建舞台,陸續扶植了66名新銳創作者發表82件作品,也培養了一批正處於中堅世代的藝術家群,如近年以VR作品橫掃國際影展的導演周東彥、受邀參與今年4月中倫敦The Coronet Theatre「臺灣藝術節」的編舞家謝杰樺等。 温其偉《流逝的粒子》 在斜坡上探索不同生命狀態 有馬戲、舞蹈背景的温其偉編創《流逝的粒子》,與3名擁有不同身體訓練背景的表演者,巧妙融合舞蹈、雜耍、街舞等形式,探索生命的不同挑戰。温其偉表示,在18歲之前他有特技馬戲的訓練背景,進入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後至愛丁堡藝術節的演出經驗,對他影響甚鉅,「我開始想創造自己的創造模組」,他轉而攻讀舞蹈,開啟他的編創旅程。 《流逝的粒子》使用許多物件如彈性球等,並打造了一個傾斜平台裝置,3名表演者代表3位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男性,在斜坡裝置上展現高難度動作。温其偉透露,裝置上的影像來自他手機裡的一張照片,「那是我散步路上拍下的一棟房子,我當時想:我何時可以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他反思,年少時的單純與初衷,被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需求與慾望消磨,「我的生活愈來愈複雜,忘記自己的初衷與熱情,這幾年被很多東西迷惑,這讓我產生創作靈感。」 他將斜坡比擬為孩子的溜滑梯也是成人的高樓大廈,「時間往前流逝,我心裡最想要的是什麼?」他嘗試從所處的人生狀態來敘事,讓舞者們猶如城市漫遊者,在水泥叢林中激盪各種生命故事。
-
第8屆「亞當計畫」揭幕 首度推出表演策展人學院
第8屆「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年會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正式登場,來自14個國家、超過200位藝術家及策展人聚集於台北,以「舞動時態」(Choreographing Theirstories)為題,發展「藝術家實驗室」、「新作探索」、「交流與論壇」等3大區塊。此外,今年「亞當計畫」首度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攜手合作,推出全新單元「Curatok:表演策展人學院」,邀請國外重量級策展人來台,培育新世代的策展人。
-
特別企畫 Feature
補助機制與創作生產動能
長久以來,台灣表演藝術團隊與藝術家在尋求民間贊助、投資或是金融信貸等資金上,一直存在種種困難與門檻,因此政府補助成為展演與營運穩定可期的「第一桶金」。提案、簡報、執行、核銷結案技能,以及而各種政府補助的重點與趨勢的掌握,大概是許多表演藝術創作人與行政經理人,不可不熟練的生存之道。 堪稱國家藝文補助火車頭與大水庫的文化部成立已10年有餘,除了一步一步開展升格後更健全的補助機制,更站在國家發展與緊扣世界局勢的高度,引領文化藝術前行。而最值得書寫的是在「10年有成」的最後3年,經歷了世紀之疫的嚴苛考驗。疫情終告遠颺,在邁入下一個10年之際,為文爬梳討論國家級補助的重要步伐。 國家藝文補助跨入新時代 2012年5月20日,1981年設立的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正式升格為「文化部」,除了原有的文化行政與推廣事務外,並統一接手原行政院新聞局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管的廣播電視、電影與出版事務。 這是台灣藝術文化發展的里程碑,文化事務在中央政府有更高的行政級別,以及更充裕的經費與人力,更重要的是文化行政要朝向更為統一並適切專業的方向發展;這更是宣告台灣「文化建設」奠基階段已經完成,蓄積的「文化國力」正式要邁出步伐,並且要成為台灣立定的綜合國力中的重要一環。 表演藝術圈仰仗的藝文補助,也隨即步上新紀元。首先針對長期與民國1996年特別設立辦理文化藝術研發、獎助與推廣業務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在獎補助角色的模糊曖昧,以及獎補助內容疊床架屋等分際分工不清的情況,亟需解方。 礙於政策與法規限制,過往國藝會每年只有1億多的補助經費,文化部性質雷同加上國際交流等相關補助,每年可達4至6億的補助款額度,是實質最大藝文補助單位。文化部自2017年起規劃推動藝文獎補助轉型,修法放寬國藝會收入來源,使其能依法接受政府捐贈,同時規劃逐年將常態性藝文補助移交國藝會執行,文化部維持政策性的藝文補助。而除了法規鬆綁與資源的擴增,國藝會更強調落實專業評審制度,更加貼近「臂矩原則」,以提供藝文創作者更堅實穩定的政策支持。 除了國藝會的增能之外,國家文化發展平台又增加生力軍。原本依「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推動之「財團法人文化創意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數字看補助機制下的表演藝術發展趨勢
創作自由向來都是民主精神的自豪之處,但當前文化藝術發展的生態多數倚靠政府單位補助扶植的結構,分配過程除了需要被更嚴格檢視公平性、公共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在選定對象予以經費、空間等資源的同時,也必須考量其計畫執行效益,及產出成果是否對應公家單位的施政方向、符合當前時代的需求。 為觀察我國文化預算的運用是如何支持表演藝術發展,我們回過頭檢視2020至2022年文化部主管機關(構)的業務內容,針對與表演團隊或藝文工作者關聯較直接的補助計畫面向,進行篩選並彙整其資料。篩選條件以非廣泛通用徵件、非支應營運成本為原則,且補助項目需具有一定限制,諸如特定題材範疇、特定形式成果、特定目標對象,或特定產製媒介等,以及必須曾有核定與表演藝術相關案件。 呈現結果與格式分別為:單位,辦理補助計畫的機關(構)或業務司名稱;計畫,包含調整前後計畫或組別的名稱;總補助金額,補助單位公告之補助結果的核定金額加總;與表演藝術相關金額,檢視補助結果的各案件概述、獲補助對象或效益評估,標記與表演藝術相關案件,並將其補助金額加總;與表演藝術相關百分比,前述補助金額加總占補助結果核定獎額加總的百分比。金額單位均為新臺幣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安娜琪舞蹈劇場:藝術家要釐清自己與補助的關係是什麼?
國家補助政策與相關配套,對藝術家思考創作有什麼影響?補助機制與藝術生態鏈要如何產生交互動能?透過4組創作者分享,讓我們重省機制的可能性與困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滯留島舞蹈劇場:打好舞作地基,創作與資源需同步經營
作為深耕南台灣的舞團,滯留島舞蹈劇場的誕生別具意義。團長兼藝術總監張忠安因先天眼疾,在就讀北藝大舞蹈系時惡化,傷退回到屏東老家。他沒有放棄,舞蹈是深埋體內的熱情與動力,也是他回應世界的方式。他先在從小習舞的舞蹈教室打工,爾後開始編舞,靠著編舞向外拓展視野、參加比賽得獎,最終在2010年成立滯留島舞蹈劇場。張忠安的舞蹈,從起跑點就步步限制,先天的、後天的接踵而來,但創造讓他得以實驗身體上、形式上,與腦袋裡的各種可能,讓他自由。 關注社會議題,奠定舞團發展脈絡 滯留島的起步雖不晚,但走得並不輕鬆。張忠安關照真實社會的議題,他不逃避,試圖透過編舞搭起共感的橋樑,喚起觀眾的共鳴。 舞團最初是借助屏東縣文化處的演藝團隊扶植,撐起基本運作;接著自2018年起年年入選國藝會「TAIWAN TOP 演藝團隊」補助,以一年一作的速度,穩定推出作品,成為南台灣不容忽視的一股創作能量。張忠安從沒忘記將關照的眼光向外擴散,投注社會現況,自2016年《Lost in Grey》開始,接連透過舞作探討精障族群的處境、新住民與移工、以及勞工的議題。將日常中的「限制」轉成舞蹈藝術,向大眾拋擲議題彈。2019年滯留島進駐台江文化中心,張忠安順勢將軌跡延伸到台南,以此為基地,擴大舞團的觸角,同步尋找資源,接續往後的創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年度現象
突破過往補助框架,「藝術未來行動」反映現處環境的憂慮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作為台灣最重要的藝文補助機構,支持藝文創作者╱團隊(包含表演藝術、文學、視覺藝術、美術等領域),從出道到發展的不同階段。這些因應環境而生、也推動生態轉變的機制,其實在COVID-19疫情所帶來的直接衝擊下,必須做出應變。於是,「Act for the Future藝術未來行動專案」(後簡稱「藝術未來行動」)在2022年誕生。 此項被譽為國藝會創立以來最具突破性的獎助,除總經費高達3億元(源於國藝會近年之累積餘絀轉為「特別公積金」專款專用),提供團隊最高1,500萬元、個人最高300萬元的高額獎助外,也以2至3年的計畫時間來鼓勵中、長期策略企劃。補助主軸為創作者╱團隊面臨發展階段的精進、或轉型,以及思考所處領域的未來趨勢與需求,透過社會性與公共性來關照整體生態、內涵底蘊這些,似乎是作為支持系統的國藝會對「藝術未來」畫出的大輪廓,讓創作者╱團隊投入對創作與生態的檢視以及前瞻思考。 今年共分兩次收件,第一次總計收到250件申請案,經書面審查與面談的評比後,共有13項計畫獲補助,最高獲得10,841,600元,最低亦有5,000,000元。從獲獎助計畫來看,是否可以觀察出台灣藝文工作者╱團隊對於未來生態與產業的想像?或者,我們該從這些團隊來思考,究竟「藝術未來行動」是穩固現有狀態╱優勢,是再度勾勒藝文創作現狀,還是找到指引未來的可能? 指向怎樣的「藝術未來」? 在13項獲補助計畫中,表演藝術相關有7項入選,超過總數的一半,並且皆為團隊(包含現代戲劇、舞蹈、戲曲等)。 從計畫內容與類型來看,可粗分為3類:黃翊工作室、當代傳奇劇場以精進自身的團隊結構出發,包含重思定位、品牌經營、創作延續與開發等;EX-亞洲劇團、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利澤國際文化有限公司,從自身的「小劇場」、「馬戲」與「偶戲」背景,不只思考創作,也延伸到整體生態的探索,期許永續經營;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曉劇場則著重場地空間的運營,配合自身的創作方法,深耕所在社群,也發揮公眾性。 相較於視覺藝術與其他領域的獲補助者,多著重創作形式與內容的開發,表演藝術領域的獲補助者更關注所處領域的生態位置,嘗試透過「藝術未來行動」將
-
偶。是大未來! 台灣全方位「國際偶戲職人學校」即將誕生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耗資千萬,以將近10年時間用心打造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常態性作為偶戲人才培育基地,同時吸引世界各地藝術家們前來駐村創作,發展成一個極為成熟的當代偶藝創發交流平台。近年,有感於全球劇場工藝人才大量流失,無獨有偶率先提出自身研發20年以上專業偶戲教材為基礎,號召國內當代偶戲菁英齊心合力共同研究、創編偶戲專業教材,這群人更將親身投入教學,為台灣創建出全方位的「國際偶戲職人學校」。
-
藝視窗 News
林曼麗連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九屆董事長
【台灣】 林曼麗連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九屆董事長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於1月20日召開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由前任董事長林曼麗獲選連任。林曼麗在感謝董事們的支持與信任後,說明其在前一任期內為國藝會規劃的三大發展方向:一、把餅做大:包括與文化部進行補助資源的整合、提升基金管理成效,及爭取民間企業贊助;二、將資源用在刀口上:包括藉由補助政策的專業規劃,更具前瞻性與精準的配置資源;三、擴大影響力:包括持續營運「補助成果檔案庫」與大眾分享,以及積極推動「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等。林曼麗也特別提到,在本屆董事會中有許多不同世代、跨領域的專業新血加入,相信未來在國藝會的各項政策發展上,將能獲致更豐富與多元的助力。 國藝會第九屆董事會共21位董事:台科大建築系教授王惠君,資深影展策展人王耿瑜、攝影家沈昭良、台銀董事長呂桔誠、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邱再興、北教大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曼麗、獨立策展人胡永芬、柯智豪音樂工作室負責人柯智豪、北藝大戲劇系教授徐亞湘、有鹿文化社長許悔之、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副教授陳碧涵、角頭文化負責人張四十三、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陳耀昌、台大戲劇系兼任講師傅裕惠、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成大歷史學系教授蕭瓊瑞、北藝大音樂系教授顏綠芬,及3位政府機關代表:文化部主秘陳登欽、教育部政次范巽綠、原委會副主委鍾興華。(莊珮瑤) 第25屆「臺法文化獎」開始徵件 自民國85年起每年頒發的「臺法文化獎」,是由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合作辦理,以表彰在法國、歐洲及台灣地區推動台、法、歐文藝交流具特殊貢獻之機構或人士,迄今已邁入第25屆。自民國95年起徵件範圍更擴及為全歐洲,頒發「歐洲獎」及「臺法文化促進獎」2獎項,獎額各為2萬5,000歐元。 每屆獲獎者皆由台、法評審委員共同遴選,於法蘭西學院舉行公開授獎典禮。 本屆獎項受理推薦時間自即日起至5月31日止,由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收件。相關說明及申請表件請上文化部網站<a hr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相遇為始 搭起漫長探險旅途的驛站
網路世代萬物皆平台,「共」和「平台」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各個面向,對藝文圈來說,環境已經「共壞」那麼久,是該團結打群戰了。這幾年大家逐漸發現彼此做著類似的事,規模不大期間不長,要改變現況,著手統合資源以擴大效益,無論虛擬或實體的大量平台也應運而生。民間平台各有不同策略與計畫,重點是富有彈性,公部門的平台資源相對豐富,但以作品為結果的模式也造成限制。其實,平台不是終點,應該是一場漫長探險旅途的驛站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9:國藝會接手承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
獎助計畫更多元 評鑑與陪伴並行
接手原文化部辦理的「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國藝會除了從去年起先展開專案評鑑,再邀請專家學者探討補助機制,歷經一年研擬,將原「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修訂為「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辦法」,新辦法打破「分級」概念,免除團隊受級別限制、框住對營運的想像,也設計了六種計畫類型,提供團隊更多的選擇。作為中介組織,國藝會自許是一個服務平台,抱持同理心,站在團隊立場,為其解決可能遭遇的問題。
-
企畫特輯 Special
站在巨人肩膀上 邁向下一個「新」時代
二○○八年正式啟動的「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迄今已踏入第十一個年頭,多位今日在表演藝術界熠熠發光的創作者,都曾在此專案的扶持下,從搖搖晃晃的新人之姿走上穩健之路。十年更迭,對「新」的定義也不斷辯證思考,邁入下一個十年的第十一屆專案申請條件上,將徵選對象改為「未滿卅五歲(含)的創作者」,不再限制於畢業五年內,藉此機會更加開放地面對年輕世代,燃起不一樣的思辨與影響力。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特別報導 一起走吧!與青年藝術家們向前行(三)
用心陪伴,走出創作的第一哩路
聽到了年輕藝術家的心聲,要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在「如何為青年藝術家打造培育計畫」對談會中,北藝中心總監王孟超、國藝會獎助組總監李文珊與遠道來訪的四國專家學者分享了各自機構的培力計畫,王孟超並在對談會尾聲強調:「北藝中心幫青年藝術家在發展中成熟,是陪著他們走,不是帶著他們走。」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篳路藍縷為藝術家鋪路,未來鋪向何方?
以補助文學、美術、音樂、戲劇、舞蹈、文化資產、視聽媒體藝術及藝文環境與發展等面相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迄今已經廿年了,正逢成年大禮,也是檢視其過往成績、思索未來可能的關鍵時刻。日前透過舉辦「廿周年回顧與前瞻論壇」,邀請多位藝術領域的學者、創作者共聚一堂,交流對國藝會的觀察與期許,關注這個以「臂距原則」創立、以六十億孳息扶育台灣藝術文化的重要組織,如何迎向下一個廿年。
-
藝術節新訊
新人新視野「音樂舞蹈篇」 擦撞跨界火花
為培育新一代表演人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和兩廳院合作舉辦「新人新視野」創作演出計畫,將年輕戲劇、舞蹈創作者引介給國內觀眾,自二○○八年起至今已來到第五年,今年的舞蹈篇也前所未有地加入音樂人與舞蹈跨界合作,新秀登場,跨出原本專擅領域尋求創作的刺激和火花,令人期待。 今年的新人有「想讓聲音成為被看見的可能」的音樂人王雅平、與三個親弟弟組成「長弓」舞團的張堅豪、曾參與「下一個編舞計畫」的田孝慈,以及擁有多次國內外編創經驗的林素蓮。 王雅平的《諷刺詩文》,題名意象強烈,在「音樂劇場」的概念下與編舞者林宜瑾合作,試圖顛覆劇場中聽覺與視覺的傳統主客關係,製造一場實驗性的聆賞過程。張堅豪以舞者身分多次與國內編舞家合作,反思舞者的身體若不隸屬於某個編舞家而是自己的,該是什麼模樣?與張堅志、堅貴兄弟三人在《合體》中,表現具一體性又各自獨立的身體/舞蹈。田孝慈的《旅人》從生命就是一場漫長旅行的意念發展成舞蹈。林素蓮的《細草微風》則脫胎自一段結束的戀情,從中觸動創作者思考「愛」呈現在生活的微小事件中,如何被表述、被實踐、被分享。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廟口戲求生存 公演戲求創新
相較於北台灣外台戲班的逐漸減少,南台灣因為廟埕空間與信仰習俗保有傳統格局,也讓外台戲班的生機仍然蓬勃,而且因為政府介入的匯演或公演,也讓歌仔戲班紛紛走入「文藝復興」時代,如高雄的代表性戲班明華園天字團、春美歌劇團、尚和歌劇團,在擁有優秀演員與創新能力的優勢下,打造更多的可能。
-
焦點專題 Focus 平台之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友善的補助環境 幫藝術家起跑
成立已屆十五年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迄今已補助了一萬件民間藝文計畫,可說是現行的常態性創作補助機制中,最方便的申請管道,對大多數的藝術工作者而言,想要申請補助,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國藝會。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表示,國藝會創造的是一個友善的情境,幫助藝術家提出申請,也針對第一次申請補助的藝術家及個人,降低審查標準和門檻,讓他們相對容易地進入國家補助機制中,藉此得到正向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