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d Trip》排练现场。(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提供)
戏剧 创造焦点与YUCK Circus串联台澳马戏女力

《Bed Trip》从失眠出发,打造「当羊跨越过栅栏之后」的世界

【2025卫武营马戏平台】创造焦点 & YUCK Circus女马系列《Bed Trip》

2025/12/6~7  14:30

高雄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戏剧院

一群画著两撇胡子的女生,在舞台上态度张狂、喜感爆裂,做起高难度技巧像个阳刚硬汉;刻意模仿典型白人直男的姿态,甚至以夸张的角度秀出裤裆的「份量」,引起台下观众的狂笑。

「创造焦点马戏团」(下简称创造焦点)导演梅芷菱难忘第一次在社群媒体上看到YUCK Circus演出片段时的激动,她惊呼:「原来女子马戏还可以长成这样!」

我们一样,却又不完全一样

同样是女性、同样面对性别与身体,来自西澳的全女马戏团 YUCK风格轻松、粗鄙、带著恶趣味,谈议题的同时毫不牺牲幽默与快感,与台湾女子马戏挖掘创伤与痛感的路径,形成强烈对比。

2023年,创造焦点在爱丁堡艺穗节亲眼目睹YUCK的演出,梅芷菱形容全团像迷妹一样兴奋:「因为终于发现有人在做跟我们一样的事,但又不完全一样。」

导演乔治亚.德瓜拉(Georgia DEGUARA)也注意到这群台湾观众:「我们看到一群女生一直来看,只觉得:哦,她们看起来很 punk、很酷。」

两团一见如故,合作的想法就此落下,直到卫武营马戏平台的牵线,才真正萌芽。那个「一样却又不完全一样」的差距,形成跨国共创《Bed Trip》的奇妙张力。

YUCK Circus(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提供)

工作节奏:慢 vs.

《Bed Trip》从敲定合作到碰面排练,中间隔了一整年。对梅芷菱来说,那一年几乎是在凭空想像,因为没有身体,就没有马戏。

「马戏不能纸上谈兵。」梅芷菱清楚团队的工作节奏,少说3个月、半年才会端出一个作品。YUCK的习惯完全相反,团员平常散居各地,往往是演出前两周才集中、高强度排练,一起「冲」出作品。

「过程中,所有人都在等我给一个可以『想像』的框架,但我自己也知道,真正的验证要到进排练场才会开始。」梅芷菱说。

因为相信YUCK的工作节奏,梅芷菱选择先把整个演出内容构思好,等YUCK一落地,再共同填入身体、技巧与节奏。

训练体系:感觉 vs. 方法

第2层差异,来自训练体系。

台湾马戏演员的训练,靠的是日复一日的练习,慢慢「抓感觉」,却难以用清楚的语言说明。然而,YUCK一向重视演出安全,德瓜拉说:「我们不会把任何我们『害怕』的东西放到演出里。技巧如果不能确定成功率,就不做。」

德瓜拉强调,部分以男性为主的马戏训练文化,习惯用「上一个飞人的身体可以承受」来合理化风险,却忽略每个人条件不同。

在《Bed Trip》的排练过程中,台澳两团在人体堆叠上有非常具体的交流。创造焦点过去多半用经验去调整角度、重量与位置;YUCK则提出自己的方法:如何上、如何下、如何确认彼此都准备好了。

梅芷菱从中理解「方法的重要性」,不是为了规训创作,而是让失误与受伤的机率下降,让表演的气力可以集中在叙事与情感,而不是「每一次都在赌运气」。

演出评论广告图片
创造焦点马戏团(Huang Xingyao 摄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提供)

议题处理:愤怒 vs. 自嘲

在性别议题的处理上,澳洲与台湾的距离更加明显。

澳洲在女性议题的处理上走得很前面,YUCK的第一部作品就以犀利幽默的手法直面月经、搭讪、职场中女性被物化等经验。然而,对创造焦点而言,在台上比中指就已经是很挑衅了,这种「可以用玩笑讲非常严肃的事」的态度,是很大的冲击。

女马系列代表作《#Since 1994》以尖锐质问正面冲撞父权与身体规训。在看到YUCK后,梅芷菱开始反思:女子马戏是否只能透过沉重与愤怒来表达?能不能也像YUCK一样,用戏谑自嘲的方式,谈同样的问题?

这样的视角,为台湾的女子马戏打开另一种路径——可以轻盈,但不代表逃避;可以好玩,但不代表不严肃;面对议题时可以直接、不绕圈子,而不必永远停留在控诉。

那只跨越不过栅栏的羊

《Bed Trip》的创作起点始于梅芷菱因家庭关系变化而开始失眠的个人经验。梅芷菱表示,失眠只是作品的入口,真正被放大的,是「那些让你睡不著的东西」:压力、逃避、恐惧、愧疚、无法说出口的欲望,以及半夜突然通透的那种清醒。

在自我探问的过程中,「数羊」的意象浮现。她想像那只无法顺利跨过栏杆的羊,就像压在心头、让你无法入睡的东西。

羊指向性别,如同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要温柔、要乖。梅芷菱选择让这些羊「失控」,解放羊也是解放被限制住的女性形象。同时,她也将这只「跨不过去的羊」连结到难以面对的父执辈关系。

德瓜拉则认为,羊的设定打开了YUCK的创作开关,让她们可以尽情运用擅长的肢体夸张与角色扮演,把自己变成「会冲撞、反咬栏杆、开派对的小羊」,测试各种介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姿态。

《Bed Trip》排练现场。(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提供)

用马戏道具翻转出符号和意象

创造焦点擅于将马戏道具转译成其他意象,在新作中发挥得更彻底:弹球承载时间感,从规律到混乱,像脑袋在夜里逐渐失控,让观众听见夜晚;呼拉圈更是千变万化,它是头上的羊角,也是栅栏、跳绳,成为一条条必须被跨越的槛。

YUCK在呼拉圈上的技术,也被纳入作品中。表演者在地板滚圈,那画面像牧羊人赶羊,也像被羊群包围的人类。德瓜拉说,她们过去惯用的是,让自己成为角色,谐拟电视人物、运动员、男性角色,而创造焦点则是「让道具本身变成符号」。

《Bed Trip》排练现场,YUCK Circus与创造焦点两团成员合影。(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提供)

女性身分是前提,不是标签

《Bed Trip》不只解放了女性框架,也解放了梅芷菱,让她开始在创作中学习放松,特别是因《#Since 1994》的成功伴随而来的压力。

「真正的女子马戏不是『谈女人的故事』,而是从自己的身体经验出发,去感觉世界。」只要站在台上的,是这些女性的身体,她们做的每一件事,自然都带著性别经验。

德瓜拉补充,YUCK并不刻意标榜「女性」或「女权作品」,女性身分是前提,而不是标签。「当观众看见一支全女阵容的马戏表演,其中展现的友谊、信任、技术、幽默与创造力,本身就已经改变『谁可以站在这个位置』的社会想像。」她说,最理想的状态是,有一天这不再被视为特别,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在《Bed Trip》之后,两个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系统、不同语言的女子马戏的下一趟旅程,冒险才将要开始:当羊终于跨过栏杆之后,要往哪里去?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11/24 ~ 2026/02/24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