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Aurin
-
戏剧 我为人人,人人觉得我疯了
《人民公敌》 在后民主时代演练公众讨论
当今剧场形式多变、题材纷杂,有谁能让世界各地剧团不断回头搬演?挪威剧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绝对名列前茅,在德语剧场也不例外。 以选出德语圈年度十大作品的柏林「戏剧盛会」(Theatertreffen)为指标,60年来累计搬演易卜生的节目高达29出,且数度同年有两部不同剧院制作的作品入围。能超越此纪录的,目前只有莎士比亚和契诃夫。 易卜生被视为「现代戏剧之父」,不仅因为其作品开启口语剧场的新页,也来自普遍认为他对角色心理刻画的深度。然而,这般深度也仿佛设下一道道谜题。 在德语圈,搬演易卜生榜上有名的欧斯特麦耶(Thomas Ostermeier)就表示,德国的导演剧场在1970到90年代兴起时,搬演易卜生往往变成在「揭露灵魂的秘密」,却因而让角色失去了行动。当欧斯特麦耶踏入易卜生的世界时,他发现人物灵魂不是故事源头,钱才是,「这些角色都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而易卜生总是用经济压力当作剧本的动力来源。」(注1) 也就是说,剧情不是单纯因「角色怎么想」而发展,而是建立或限制了他们物质生活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网络,影响了「角色怎么做」。换句话说,在欧斯特麦耶看来,大家对经济成长有多著迷、对衰退有多害怕,易卜生就多「当代」。他2012年带领柏林雷宁广场剧院(Schaubhne am Lehniner Platz,亦译为列宁广场剧院)于亚维侬艺术节首演的《人民公敌》,就紧扣这个观点。
-
柏林
柏林FIND艺术节 试图勾勒当代人类学样貌
由柏林列宁广场剧院举办的「FIND艺术节」,今年以「当代人类学」为主题,邀请各地团队演出探讨当代世界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两出与亚洲相关的节目,一是由萨尼娅.米特诺维奇执导、讲述德国社会中的越南移民故事的《感谢德国》,一是中国导演李建军与新青年剧团的《大众力学》。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五出戏码 寻探独特风格
为何克里斯多福.鲁宾能以卅多岁之龄,就在剧坛立足并树立自己的独特风格?本刊特邀克里斯多福.鲁宾选出自己的五出作品《沃伊采克》、《那一个晚上》、《一百秒(为何而活)》、《第一个坏人》与《哈姆雷特》,介绍给台湾观众,透过他的作品自述,也能让读者看到这位才华洋溢的导演,是如何思考作品与创作。
-
柏林
米罗.劳《列宁》 透过扮装解构政治偶像神话
去年因应俄国革命百周年,米罗.劳在列宁广场剧院推出的《列宁》,今年三月再度上演。此剧延续导演之前借取自俄国十月革命中重要事件「攻占冬宫」的「攻占国会」行动,对历史事件之所以成为政治神话的解构,在剧场中让演员逐步成为历史角色,透过台上的场景及技术布署,解构剧场与影像的生产过程,以拆解剧场与影像的幻象,甚至,试图更进一步,拆解政治透过剧场或影像这类文化产物所建立的幻象。
-
特别企画 Feature
凯蒂.米契尔 Katie Mitchell 「摄」入文本的温柔
出身以剧作家和演员为主体的传统英国剧场, 凯蒂.米契尔总是不示弱地踩著保守派的神经界线。 牛津大学毕业,精通史坦尼夫斯基, 米契尔不走写实主义的传统路线,反而以拆解文本闻名。 她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切入诠释经典, 突显剧作中被忽略的女性声音,直指当代女性面对世界的困境。 结合电影与剧场的同步录像手法,标举她独一无二的导演美学, 建构真实也质疑真实,带来新的观看方式。 相较于英国本地,观众和评论家对她评价两极, 在欧陆地区,她的作品总引来极大回响与共鸣。 即将在台上演的《茱莉小姐》, 即是她受邀为德国列宁广场剧院执导的代表之作。 我们从创作背景、文本取材、工作方法、导演手法等诸多面向, 深入剖析这位纵横欧陆与英国的导演, 同时独家专访米契尔,畅谈她对影像与剧场的思考。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是建立在苦难上的艺术,还是最佳的慈善公益?
难民潮对德国剧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剧院打著艺术自由与人道主义的两面大旗,大肆地扩张其政治社会影响力,新型的政治剧场俨然在酝酿形成中。当边界被打开的同时,德国戏剧艺术面临了新的挑战,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灰色地带,到底艺术能不能「呈现」他人的苦难?能不能为「他者」代言? 要如何呈现,如何代言,才不会陷入种族歧视与殖民主义的陷阱之中,才不会成为某些人的政治工具?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叶利尼克新剧作《怒》 强烈迸发剧场政治力
近年以剧本为创作主力的诺贝尔奖作家叶利尼克,新作《怒》甫于四月中在慕尼黑室内剧院首演,由多次执导其剧作的史戴曼导演。《怒》以《查理周刊》惨案为出发,写此刻的欧洲纷扰,难民危机,极端伊斯兰,极端排外分子,寻常老百姓,各阶层的愤怒都被她写入笔下,整个剧本以艰涩的德语,不断辩证愤怒的各种层面。演出长达四小时,演员在台上尖叫嘶吼歌唱,凌乱的舞台空间里,怒气蒸腾。
-
特别企画 Feature
凯蒂.米契尔 影像导入 多角度钻探文本
活跃于英国与欧陆的知名英国导演凯蒂.米契尔,以结合多媒体、剧场同步影像等剧场形式闻名。她认为生活中接收讯息的方式,并不像传统剧场写作一般,让特定角色负责特定台词,而是混乱、多元地同步接收到不同面向的讯息;在舞台上同时展现实地电影拍摄的过程及成果,则能反映出当代生活的混乱,而演员为了在舞台上展现多重讯息,却需要精密的排练,排练的基础,则在于文本。
-
演出评论 Review
与资本主义对赌
赌场象征的不是资本主义,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过剩的产物,而资本主义的过剩会回过头来对付资本主义本身,诚如纪杰克的分析,塔利班和宾拉登本来是美国CIA一手训练出来的。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有办法将赌场过剩的资本、赌徒旺盛的精力挪用来对付资本主义,赌徒不就是未来的恐怖分子了吗?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追求舞台上「唯一的真实」
被誉为「廿一世纪最重要的德国导演」,掌舵柏林人民剧院逾廿年的法兰克.卡斯多夫,以颠覆前卫的剧场美学席卷德语戏剧界,是当代硕果仅存的权威大师之一。他认为,戏剧应该是处于一种无政府般的「非常时期状态」,一般社会约定成俗的道德、规矩、禁忌与评断标准,一旦到了剧场都无效。卡斯多夫要剧场成为挖掘人性黑暗面的地方,即使引爆自我毁灭的力量,也在所不惜。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人生,就是一场虚空的赌局
曾数度改编杜斯妥也夫斯基作品的导演法兰克.卡斯多夫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再比作者本人更能理解赌徒的了,因为他自己就是个赌徒,不但是个物质上的赌徒,还是个精神上的赌徒。卡斯多夫的《赌徒》舞台版,以解构剧场的手法,穿插了杜氏的另一篇寓言叙事《鳄鱼》与海纳.穆勒的剧本《任务》,并引述许多卡斯多夫对自己过去创意的自嘲。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马蔻丝《绝望天堂》 铺陈圣保罗的城市孤独
继《地球上之地狱》(注)后阿根廷新锐编舞家巩思袒莎.马蔻丝(Constanza Macras) 在柏林「HAUEINS剧院」推出另一新作《绝望天堂》Trostloses Paradies,这次编舞家马蔻丝受「歌德学院」(Goethe-Institue)与圣保罗之商业社会服务(SESC SP)共同举办的「热带地区展」之邀约,前住巴西首都圣保罗与当地舞者、音乐家共同创作,在圣保罗首演后,十多位表演者在九月飞往柏林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