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蔡兩俊

發表文章 10 篇
  • 《一個大排練,第幾幕》彩排現場。
    新加坡

    前衛先驅唐大霧 持續發表行為藝術創作

    5月間,唐大霧率領了11位表演者、2位演奏家與1位歌唱家,在即將關閉的藝術空間電力站呈現行為藝術展演《一個大排練,第幾幕》。

    文字|蔡兩俊
    第340期 / 2021年07月號
  • 《CORRIDOORS》中由藝術家洪光宇演出的〈一樂情〉。
    新加坡

    在官方審核與空間困境中發展的行為藝術

    新加坡有70%的表演場地都由政府機構國家藝術理事會管理,若要租借場地就得接洽管理機構或相關人員。昂貴的場租多半讓獨立藝術家打消呈現作品的意願,加上這些場地都依循新加坡政府的方針經營,極少眷顧難以得到資金挹注的創作者。

    文字|蔡兩俊
    第339期 / 2021年05月號
  • 「電力站」是新加坡第一個全然開放式藝術中心,象徵著藝術創作的自由氛圍。
    新加坡

    郭寶崑創立的「電力站」還會是藝術之「家」嗎?

    郭寶崑是新加坡華人文化中重要的戲劇家,當年與「郭生」一同創作的「實踐同仁」(「實踐劇場」成員)都是華語劇場中堅分子,他們一起探索多元文化的劇場,也從華語出發推廣多元的新加坡文化,追求優質藝術發展。

    文字|蔡兩俊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 在疫情之下,新加坡藝術界透過線上聚會聆聽五位候選人對發展新加坡藝術生態的看法。
    新加坡

    藝界人士各自表態擁護「藝術」官委議員

    新加坡藝術界自2009年起開始自行推介並選舉為藝術群體發聲的官委議員人選,2020年藝術界再次透過線上聚會聆聽5位候選人對發展新加坡藝術生態的看法,並各自投票支持他們青睞的候選人。這次沒有推舉合適人選,而是與會者各自表示支持對象,候選人則拿著藝術界人士的支持票,加持自己的議員申請。

    文字|蔡兩俊
    第337期 / 2021年01月號
  • 吉隆坡表演藝術中心日間外觀
    特別企畫 Feature 前進大馬看表演!

    吉隆坡與檳城的劇場巡禮

    文化多元的馬來西亞,主要的藝術活動集中在兩地首都吉隆坡與檳城,想一探大馬的表演藝術風貌,適必得造訪這兩大城市。且讓我們帶領讀者,紙上走訪這兩地的重要場館與特色表演空間。

    文字|吳思鋒、蔡兩俊
    第301期 / 2018年01月號
  • 檳城表演藝術中心中型劇場
    特別企畫 Feature 前進大馬看表演!

    吉隆坡與檳城的劇場巡禮

    文化多元的馬來西亞,主要的藝術活動集中在兩地首都吉隆坡與檳城,想一探大馬的表演藝術風貌,適必得造訪這兩大城市。且讓我們帶領讀者,紙上走訪這兩地的重要場館與特色表演空間。

    文字|吳思鋒、蔡兩俊
    第301期 / 2018年01月號
  • 2017藝術節中,Orang-Orang Drum Theatre與JB Drum Team演出的The Memories音樂會。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地文化接軌國際 公共空間的多元對話

    創辦迄今已經第七屆的檳城喬治市藝術節,源起於二○○八年喬治市成為世界遺產的慶典活動,在檳城民眾的踴躍參與下,於是政府決定讓這個藝術節慶持續發展。七年來,策展團隊將城市空間化為各種表演舞台,節目除了國外邀約、共製或委託性質的演出外,藝術節也支持環境劇場、特定場域表演作品。

    文字|蔡兩俊
    第301期 / 2018年01月號
  • 馬六甲藝術與表演節的演出多在自然古蹟場地進行。
    特別企畫 Feature

    有機開放 展現表演與環境的多元可能

    馬六甲藝術與表演節創辦於二○○九年,是一個多元的跨界表演活動,特點是表演均在馬六甲自然古蹟場地進行,藝術家會在特定地點進行創作與演出。表演節開放讓各領域的表演藝術家都可以參加,不拘於表演藝術或行為藝術,只要他們的演出具有表演性。不以商業為考量,這個表演節旨在讓馬六甲地域環境及表演場地的獨特性發聲,以產生自己的生命張力。

    文字|蔡兩俊
    第301期 / 2018年01月號
  • 2017年藝術節的舞蹈演出Puppets by Haptic Hide。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文化融爐裡 展現新美學

    由位於吉隆坡的白沙羅藝術中心所舉辦的白沙羅藝術中心藝術節,從二○一四年迄今舉辦了三屆,旨在讓本地與國外藝術家接軌,共同協力創作新作品,同時也展現本土性,讓在地團體藉由此平台呈現他們的匠心製作。從首屆活動從本地娘惹文化啟航,到第二屆在表演場館呈現環境演出,到去年的第三屆邀請更多國際藝術家到訪演出並舉辦工作坊,藝術節藉此一步一腳印地,發掘並開拓馬來西亞新美學。

    文字|蔡兩俊
    第301期 / 2018年01月號
  • 南利.依布拉
    特別企畫 Feature 馬來西亞印度舞蹈大師

    依布拉 學習他族傳統 發揚拓展新路

    身為馬來族的回教徒,卻在多元文化的國度中,投身另一族群的傳統舞蹈藝術,並且創新光大他是南利.依布拉,馬來西亞的國寶級舞蹈家。他於一九九六年創立了Sutra Dance Theatre,並以此為基地推廣並創作印度舞蹈,並以創新形式備受矚目。其延伸成立的Sutra Foundation也是一個跨國際的組織,串聯了南亞與東南亞的印度舞蹈家與藝術家一起創作。

    文字|蔡兩俊
    第301期 / 2018年0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上海

    直播間成為蠶食演藝市場的「第二舞台」

  • 戲劇(曲)

    臺灣豫劇團70周年團慶大戲 《鏢客》召喚武俠的多重宇宙

  • 檳城

    「檳城廟會」帶頭,啟動癸卯兔年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靖嵐:用腳底板抓緊節拍,踩在音樂的震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