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煖
前臺北藝術大學副校長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劉鳳學——我的舞蹈人生導師
恩師劉鳳學博士為了留下更多的學習和研究成果,這幾年一直在與時間賽跑,忙著規劃、彙整與撰寫《劉鳳學舞蹈全集》,已正式出版兩卷。她每天都心存感恩,感謝上蒼讓她又多活一天。2023年5月17日,她終於跑到自己時間的終點了。謹以此文揭露我與老師的緣分情誼,並表達對她的無限思念。 從小說起 我年幼跟隨老師在新生南路的現代舞蹈研究中心習舞,奠定了我對舞蹈的喜愛與探索之心,兒時習舞的美好經驗是我童年的珍貴回憶。老師的舞蹈啟蒙教育兼顧身體基本能力、表達能力與創造能力。基本能力主要透過搭配節奏明快音樂的練習課來進行,強調身體各部位運動的原理原則,以及時間、空間和力量等舞蹈要素的探索。表達能力與老師為我們這群小朋友以世界名曲編創的作品有關,記憶中好多作品都冠上「小」字,如:《小金魚》、《小蝴蝶》、《小蜜蜂》、《小毛驢》、《小頑童》、《小公主》、《小小玩具兵》等等,至今我的身體仍留有些許印記。尤其《小毛驢》的配樂是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小男生的美聲,毛驢的動作設計相當生動活潑又逗趣。創造能力則來自老師會經由主題和語言的引導來開發我們的想像與身體語彙,有時是個人獨力完成,有時與他人合作完成。 老師的啟蒙教育沒有一般舞蹈社要求的下腰、劈腿、拉筋等動作的強力訓練,更多的是要求「身正」、紮實的基礎與肢體的開發,以及隨著音樂而舞的節奏感、表現力與律動美,是「舞者編舞者」合一的養成教育,也為我埋下以「創造性舞蹈」作為畢生研究課題的種子。而我小小年紀就能展跳大師級編舞家針對兒童身心發展所編創的作品,何其有幸! 成長茁壯 老師1976年創立「新古典舞團」,早期非舞蹈科班出身的團員,在老師的培訓與知人善用的調教下,展現出對舞蹈的熱情、專業態度與演出水準。而我也在進入舞團後,開始了「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舞蹈磨練,那年,我13歲,當時年紀最輕,今日在舞團內論資排輩可是第一代的嫡傳弟子。從那時起,舞蹈之於我,由好玩變成好嚴肅。小時候快樂無比的跳舞,可以跳自己的舞蹈,可以與老師在上課前一起玩七巧板、跳棋、紙牌、彈珠,甚至住在老師家,把床當地板,翻來覆去,膽敢將腿跨在老師身上的情景不復見,反而是在被要求擦地板,絕對不可遲到,以及經歷了一遍遍不同舞碼的學習
-
焦點
原舞新貌 劉鳳學博士的新作《沈默的杵音》
在《沈默的杵音》中,劉鳳學仍然維持其特有的深沈舞風,表達出她對原住民和台灣文化現象的由衷關懷,藉著舞蹈這無聲的語言,打破她的沈默。
-
新浪潮
親密的舞蹈夥伴
一九八八年是比爾.提.瓊斯和舞團最痛苦的一年,因爲阿尼.仁感染愛滋病而離開了他們。五年來,比爾爲了紀念阿仁,挑戰自己,將舞團推向更成熟的境界;而在他的編作中,有著許多緬懷昔日老友的心情。
-
新秀登場
郭曉華從傳統出發的編舞者
近年來,在台灣看到大陸的藝術表演已屬平常,但在舞蹈方面,能看到大陸編舞者,根植於傳統,走向創新之路,又能不落俗套者,卻不平常,郭曉華即是這麼一位難得的編舞者。
-
演出評論 Review
既往的悲與現今的痛──談蕭渥廷之舞
透過舞蹈,蕭渥廷表達了她對本土的熱愛及社會的關懷,期待大家走出既往的陰霾,正視當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