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西安的郭曉華(李銘訓 攝)
新秀登場 新秀登場

郭曉華從傳統出發的編舞者

近年來,在台灣看到大陸的藝術表演已屬平常,但在舞蹈方面,能看到大陸編舞者,根植於傳統,走向創新之路,又能不落俗套者,卻不平常,郭曉華即是這麼一位難得的編舞者。

近年來,在台灣看到大陸的藝術表演已屬平常,但在舞蹈方面,能看到大陸編舞者,根植於傳統,走向創新之路,又能不落俗套者,卻不平常,郭曉華即是這麼一位難得的編舞者。

《迴望長安》

82年9月8〜12日19:30

9月11日 14:30

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郭曉華的〈太平鼓〉一舞,曾爲台北民族舞團奪得南非舞蹈比賽現代民俗類的冠軍,近作〈卓瑤〉及〈舞花武旦〉,於高中舞蹈班公演和藝術學院關渡藝術節演出時,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今年九月八日至十二日,她的舞作將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和觀衆見面,成爲第一位被選入劇院演出的大陸編舞者。一般台灣觀衆對她可能不太熟悉,我個人對她也充滿好奇,透過交談,才有了較深一層的認識。

生長在西安的郭曉華,十歲即通過層層篩選,以其歌舞天賦進入西安藝術學校。當時西安市文化局長高歌先生對學校懷抱著理想,希望培植一群能歌善舞會演的全才型藝人,因此學校對舞者的要求不僅止於舞蹈,還必須接受古典音樂、戲曲、蘇聯體系的歌舞劇、話劇等表演方式的嚴格訓練。在校所獲得的舞、歌、演的學習經驗,爲郭曉華的舞蹈生涯奠下全面又紮實的根基。十五、六歲時,郭曉華已是一位足擔大任的優秀表演者,經常隨團四處巡演了。

在西安缺乏舞蹈編創人才的情況下,頭腦精靈的郭曉華,二十出頭就被指定爲創作編舞工作者。那時,她心中一直有個解不開的結──爲什麼中國舞蹈總是如此樣板化、形式化?她受不了那喪失個性的表達方式,包括統一的面部表情,整齊畫一、卻缺乏變化的隊形模式安排;以及過份強調外在形態的肢体動作組合。她於是開始思索如何求變。

適逢毛澤東死後,一些華裔美人透過演出活動,將現代舞帶入中國大陸。儘管當時許多舞蹈界人士認爲難以理解,郭曉華卻被它由內而外的噴發力所震撼,並對那自由的表現方法感到好奇,因此強烈地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一九八一年,郭曉華如願到了香港,雖然待在以展現中國舞蹈爲主的香港舞團,但深受西方影響的香港社會爲她開了另一扇門,使她有機會接受現代西方文化的洗禮。特別在江靑、曹誠淵和黎海寧等知名舞蹈家的鼓勵與支持下,使她得以揉合運用所見所學,開始嘗試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創作路線。而後獲得到歐美敎學、演出及學習的機會,更使她大開眼界,對舞蹈有了更廣、更深的體認。同時,她也驚覺到許多現代舞理念是擷取中國傳統觀念而成,於是更潛心於整理並探索傳統舞蹈的舞步動作,時間、空間和力量的使用,以期發展創新。

她認爲傳統與現代是無法絕然劃分淸楚的,傳統尤其不應只以外在形式來界定。因此,以較開放的觀念、新穎的手法,處理含有中國特質的主題,例如中國女性的命運、戲曲中的角色扮演、或是各類民間民族舞蹈,都成爲她創作努力的方向。從不斷編創的嘗試中,突破旣有傳統的束縛,再造傳統的新生命。

《迴望長安》是郭曉華即將演出的主題,因爲她一直慶幸著自己來自長安古城,縱然物換星移,那份對故鄕牽絆之情卻無法割捨。此次,她要帶領觀衆,透過她的懷舊心情,一窺古城的奧秘與滄桑。另外,也將呈現一支反映台灣生活面貌的舞作。她自認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仍有漫長的路要走,她會堅持創作以來「編舞一定要從眞實出發」的信念,矢志要將她心目中未曾顯露的中國傳統特質,在舞作中呈現出來。我們且拭目以待!

 

文字|張中煖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副教授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