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什麼是古巴爵士樂? 十個不可不知告訴你!
古巴爵士樂是如何形成的?與美國爵士樂有何異同? 古巴原有音樂又是如何融入了古巴爵士? 有哪些傳奇演奏家與不可錯過的經典作品? 現今哪裡還可得見古巴爵士演出的俱樂部,或可體驗古巴爵士音樂的城市空間? 今年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邀請小號手山多瓦(Arturo Sandoval)來台獻藝,他由古巴逃往美國的過程改編成紀錄片《情別哈瓦那》,情節扣人心弦,也開啟我們對古巴爵士的好奇心。
-
音樂新訊 「大學慶典事件簿」音樂會
NSO培訓成果展 樂團學苑歡慶畢業
成立於二○一二年九月的NSO樂團學苑(NSO Orchestra Academy)邁入第二屆,為期兩年的培訓計畫讓海內外音樂菁英熟習職業樂團運作模式,期望有志加入職業樂團的學子建立夥伴關係與專業精神。由三百位競爭者中選出的四十三位學員,繼去年以「超越」音樂會首度登上國家音樂廳後,又將帶來「大學慶典事件簿」。不同的是,這次特別邀請同樣有古典音樂背景的「蘇打綠樂團」鍵盤/中提琴手龔鈺祺擔任說書人,以活潑有趣的演出形式展現一年來的訓練成果。 NSO樂團學苑自二〇一二年以來,由張尹芳任NSO樂團學苑常任指揮,規畫訓練期程及演出,本月的「大學慶典事件簿」帶來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序曲、舒伯特《第八號交響曲》及史圖基(N. Stookey)的《誰殺了作曲家!?》The Composer Is Dead。孟德爾頌的《仲夏夜之夢》向來被視為作曲家個人對故事情節的重塑,抽取出鮮明意象再以獨特音樂語言再創造;又稱《未完成》的舒伯特《第八號交響曲》,第三樂章僅存兩頁的謎團久懸未解,卻因突破四樂章形式限制而影響眾多後世作曲家;《誰殺了作曲家!?》則是由小說家Lemony Snicket與作曲家史圖基協作而成,以樂團演奏加上說書人導引,讓觀眾聆賞樂曲的同時,也解決一個故事背景發生在交響樂團的推理事件。
-
音樂新訊 長笛界的帕格尼尼
布列可夫 挑戰改編小提琴曲目
曾多次與國際知名音樂家合作的台灣絃樂團,過去多邀請小提琴、大提琴或鋼琴家,而在二○一三年夏季巡迴德國時,聽聞丹尼斯.布列可夫(D. Bouriakov)的「長笛界的帕格尼尼」之名,則催化了台灣絃樂團與長笛家的合作機會。這位俄裔美籍的長笛家布列可夫,不僅擅長長笛經典曲目詮釋,更勇於挑戰改編小提琴協奏曲為長笛演奏,拓展長笛演奏範域之外,也獲得國際矚目。 布列可夫畢業於莫斯科中央音樂學院、倫敦英國皇家音樂院,曾獲長笛家威廉.班奈特(William Bennett)指導而後更有「威廉.班奈特接班人」之美譽,二○○六年即獲頒皇家音樂院ARAM會員(Associate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Music)。畢業後,布列可夫在各大長笛音樂大賽拔得頭籌,包括朗帕爾國際長笛比賽(Jean-Pierre Rampal Flute Competition)、慕尼黑ARD音樂比賽、布拉格之春等,二○○八年即擔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長笛首。此次除了與台絃的協奏音樂會,尚有布列可夫長笛獨奏會,由王文娟擔任鋼琴伴奏,一展長笛演繹小提琴曲目的別番化境。
-
戲劇新訊
呂嘉領軍 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度來台
落成於二○○七年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幾可與水立方、鳥巢、新央視大樓並列北京四大當代建築,亦可視為西方建築師在傳統建築群中挹注廿一世紀新意象;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則是國家大劇院駐院團體,成立於二○一○年的資歷看似晚近,卻匯聚了旅外音樂學人投入耕耘當代中國藝文圖景,曾邀艾森巴赫(C. Eschenbach)、馬捷爾(L. Maazel)、阿胥肯納吉(V. Ashkenazy)等合作指揮,除了年度製作,更在每週末舉行音樂會、藝術沙龍,致力巡演國際以外,也常舉辦室內樂活動。 本次演出為首度來台,由首席指揮呂嘉領軍,帶來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梁祝》。呂嘉於一九八九年獲首屆安東尼奧佩得羅第國際指揮大賽首獎("Antonio Pedrotti" International Conducting Competition),此後合作交響樂團遍布德、法、義等歐美國家,二○○七年於義大利佩薩羅指揮《鵲賊》更獲羅西尼歌劇節Best Opera of the Year殊榮。二○一二年返中擔任北京國家大劇院歌劇總監與首席指揮,曾監製指揮《羅恩格林》、《托斯卡》、《費加羅的婚禮》等劇目。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京劇大觀園 兩代名伶知遇相惜
二○○三年,國光劇團推出由魏海敏主演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讓她表演能量全面發揮,穩坐「京劇天后」的地位。「紅樓老作手」陳西汀的劇本,將人性寫得通透,「明是一盆火,暗裡一把刀」的鳳辣子,在魏海敏的鮮活詮釋下,盡展潑辣狠毒。 相隔十年,王安祈為「京劇小天后」黃宇琳,再訪大觀園,新編《探春》,為她磊落清勁的舞台特質,量身打造。其中一場「抄檢大觀園」,將可見黃宇琳與特別跨刀飾演王熙鳳的魏海敏同台飆戲。《王熙鳳》與《探春》聯演,世代接棒的傳承意味頗為濃厚。 魏海敏與黃宇琳,一個是台灣最重要的戲曲名伶,一個是備受各界力捧的新生代旦角,兩個不同時空背景養成的京劇演員,不見《紅樓夢》裡明爭暗鬥的女人攻防,卻有前輩提攜後輩的惺惺相惜。 在藝術追求的道路上,他們有相同的體悟:唱老戲,是新編戲的基礎,演新編戲,則為老戲加入創造角色的意識,兩者相輔相成,而傳統,就是培養一個京劇演員最好的養分。 說台灣京劇名角後繼有人,或許還太早,但相信所有戲迷的內心,一定都期待著,這麼一天的到來。
-
即將上場 Preview 當紅新文本劇作家馬克.瑞文希爾
《游泳池(沒水)》 變調的人生歡樂頌
這齣本無具體人物、語言交錯疊置的劇作,因四名演員各具互補特質而得以立體化,能更深掘人性矛盾或差異的精神狀態。《游泳池(沒水)》拆解功成名就的虛像,解剖殘酷暴力的多重面向,演員如同在黑洞般的競技場中載浮載沉,透過肉身搏鬥、語言辯證,褪去虛偽更深探人性幽微。
-
音樂新訊
NSO德意志系列 「浪漫德意志」 品味三位大師的經典交響曲
NSO的五月將以德意志系列節目貫串,如同遍覽流派樂史。系列節目第三檔「浪漫德意志」聚焦浪漫樂派與集大成的新古典主義,由客席小提琴家亨寧.克拉格魯德(Henning Kraggerud)與NSO帶來舒曼、孟德爾頌、布拉姆斯的經典交響曲,與樂迷們一同沿著萊茵河畔遍覽五月春神乍臨的自然風光與民間活力。 來自挪威的克拉格魯德曾獲葛利格音樂獎、西貝流士音樂成就獎,合作樂團、巡演音樂節橫跨歐陸,除了與管絃樂團合奏外更投身室內樂團,這次演出將使用一七四四年耶穌.瓜奈里所製之小提琴。 舒曼的第三號交響曲《萊茵》,透過雄渾細緻對比的管絃樂編制描寫鄉居民情與壯麗景致科隆大教堂。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三樂章綿密相連演奏不中斷卻又可獨立存在,異於傳統協奏曲式安排小提琴華彩段落,旋律間顯見富麗高雅。布拉姆斯的《第三號交響曲》則集浪漫與古典樂派特色,全曲瀰漫英雄晚年成熟性格的舒坦。
-
音樂新訊
當鋼琴遇上洗衣板! 最佳拍檔展現無限魅力
哲人梭羅有言:「友誼的交流貴在意會而非言傳,不經點滴年歲。」兩人的默契絕非一朝一夕就能鑄成,二○一四年誠品沙龍音樂會便企畫「好朋友的音樂時光」系列,邀請音樂家們與朋友同台,將趣味漫談融合樂曲演奏,復歸友情最純粹的狀態。首先邀請范德騰與他的好朋友霍力(Tim Hogan)帶來「當鋼琴遇上洗衣板!!!」,延續過往詼諧幽默的演出風格,讓樂迷們一同感受最佳拍檔的無限魅力。 來自「泥灘地浪人」(Muddy Basin Ramblers)樂團的霍力以自行研發的家用品「樂器」,例如洗衣板當作打擊樂器、臉盆綁上線模擬低音大提琴的聲音用這些「樂器」帶來全新聲響創意,將與范德騰一搭一唱,讓古典樂交織民謠爵士,通俗即興搭配經典新詮。出身學院教育的音樂家,與巡演街頭的實驗樂手,兩位美國人各自在音樂旅程中兜兜轉轉而後聚首台灣,在這次音樂會也將道出他們醇厚情誼與人生思考。當鋼琴遇上洗衣板會產生什麼化學變化?就像久別經年的好友再度激盪,意想不到的驚喜將隨處發生!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鳥語男孩》 古蹟裡搬演的印度傳說
台南藝術節的「城市舞台」系列,持續開發台南在地的非傳統表演空間。為今年藝術節揭開序幕的「那個劇團」, 選擇以百年歷史的古蹟「公會堂」為舞台,呈現改編自古老印度傳說的《鳥語男孩》。藝術總監楊美英表示,演出將以空間既有美感為基礎,加上簡潔的構造物建立舞台的不同區位,搭配若干自然現成物,構成戲中的場面變化與戲劇情境。 《鳥語男孩》邀請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江譚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擔任導演,劇情起點的景象為一幅大自然的和諧之歌,有一個原本可以和鳥類溝通的小男孩,面臨身邊親友們的誤解、壓迫與戕害,終於身心潰散,失去了寶貴的天賦能力,情節純真如詩,卻又深沉殘酷。向來擅長肢體敘事的江譚佳彥,將結合吟唱、舞蹈、肢體、詩化語言等元素,透過旁白敘事、角色扮演等手法,表演者的動作表情眼神指涉,轉化、改變表演空間的設定,豐富並活潑既存表演空間條件的意涵,文本、形式與特定場域,彼此對話,相互呼應。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妖狐鬼魅 聊於日常
蒲松齡的《聊齋誌異》,鬼影幢幢躍然紙上。劇場頑童王嘉明再次跨界傳統戲曲,與山宛然、弘宛然兩個布袋戲團合作《聊齋聊什麼哉?!》,捨棄傳統彩樓以老式洗衣店為場景,並由劇場演員吳朋奉串場演出,結合布袋戲、傀儡戲及皮影戲的元素,發揮布袋戲原生的野、即興、溢出,展現取材現實、無拘無束的創作動能。
-
音樂新訊 TCS經典人聲
「品味.Renaissance」 如咖啡般豐富動人
十六世紀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們,從宗教桎梏中解放之時,樂觀、主導、以人類意志為先決的眼界,一舉開拓了絢爛亮麗的文明榮景。這樣的過程在台北室內合唱團的巧思下,被濃縮在一只咖啡杯中,「品味.Renaissance」將以人聲無伴奏合唱引吭歌頌文藝復興音樂的黃金時代。 一杯咖啡的口感層次,從視覺、嗅覺、味覺多面向豐富了感受經驗,而「品味.Renaissance」演唱曲目也綜合了文藝復興時期聖樂及當時歐陸各地的俗樂,以多元面貌的十數首人聲合唱讓聽眾一次體驗。近年來致力於現代音樂成績斐然的台北室內合唱團,將發揮他們久違的拿手好戲演唱文藝復興的經典作品,並且邀請咖啡達人蘇彥彰加入對話。於是,教會中的聖樂經文歌頌禱,就像奶泡純淨潔白,綿密而趨於精神合一;而橫跨西義德法英等國的田園牧歌與香頌,如同來往舌尖喉頭的醇厚滋味;透過不同地域的社會俗樂,民情風貌與活力生動體現,時而微酸苦澀卻又回甘。讓聽眾身兼饕客,從咖啡品味出發,提升至文藝復興崇高的藝術層次。
-
音樂新訊 歡慶誠品書店廿五周年
「傳承.創新」 音樂家師徒攜手獻藝
甫於去年盛大開幕的誠品松菸生活館,除了象徵誠品在台灣文創投入的心血外,更是誠品邁入創立廿五年之際更增影響力的轉捩點。這場「傳承˙創新」誠品廿五周年音樂會,也將於松菸生活館誠品表演廳舉辦,能一同在別具意義的展演空間回望一九八九年,讓各位陪伴誠品茁壯的書友們透過音樂紀念一路相伴的點點滴滴。 「傳承˙創新」邀集了台灣音樂界近卅位青壯演奏家,橫跨各領域樂種的師承關係,來呼應誠品代有人出、繼之不絕的展望。五組演出皆以傳承主題貫串紀念音樂會主軸「擊之傳」、「管之和」,各由朱宗慶指導、葉樹涵領軍朱宗慶打擊樂團2團與葉樹涵銅管五重奏,帶來歡慶蒸騰的擊樂組曲與韓德爾《皇家煙火》。「弦之承」、「聲之繼」,則是巡演各國的小提琴家蘇顯達及女高音徐以琳提攜門生吳宛蓁、陳韋翰,以雙小提琴組合及歌劇二重唱承繼縷縷樂音。而以陳郁秀、盧佳慧的「琴之緣」作為終章,由除了師恩,更有親情的雙鋼琴合奏,預約誠品的下一個廿五周年。
-
先修班 The Beginners' Class
關於編鐘的天才十問
什麼是編鐘?為什麼它叫做「王者之聲」? 它不是古裝宮廷片的道具,真的可以演奏嗎? 演奏是用敲的還是用撞的?只能演奏慢吞吞的古樂嗎? 湖北編鐘國樂團將與臺灣國樂團合作,演出「王者之聲」音樂會,整套六十五件曾侯乙墓出土編鐘複製件,將與國家音樂廳「鎮廳之寶」管風琴共奏和鳴。趁此機會,我們也來好好認識這個古老的宮廷樂器,如何在今日繼續敲響!
-
音樂新訊 朱宗慶打擊樂團2
年輕不設限 讓我們i2gether!
一年前以「鋁梯」演奏打破聆賞界限的朱宗慶打擊樂團2,成軍邁向第九年,雖然成員平均年齡廿歲出頭,但個個都是資歷超過十數年的擊樂新秀。回顧二○一三年,成員高瀚諺及謝賢德分別獲得比利時國際木琴大賽冠軍及殿軍,而巡演各地的兒童、公益音樂會與演出甫於耶誕節落幕,這群青年擊樂家便又按捺不住旺盛精力而蠢蠢欲動,農曆年後又將舉辦年度音樂會,讓i世代的趣味、創意、想像力與觀眾2gether、一同敲響下一年。 二○一四年度音樂會將帶來Dwayne Rice擊樂作品《易經》隱喻生命靈動轉瞬,由Dave Hall的《門》旋開通往未知旅程的門把,從年輕生命中迸發超齡感觸。此次演出也循往例獻上團員自創曲《來杯音樂!》,以圓柱體鼓類樂器與日常生活中各種杯子為出發點,由豐富肢體與聽覺饗宴展現創作能量,杯杯相扣擊出新滋味!正因他們廿歲,才能年輕不設限!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超能劇團《孤兒》 黑色幽默探索「家」的定義
劃地為界、聚人而居,「家」的原初意義,其實就是相互扶持。當親屬、血緣逐漸成為定義家庭的手段,流離失所的孤兒又將何去何從?這個大哉問並非多元成家法案延燒,而是古今中外懸而難解的議題。由台大戲劇系畢業生組成的超能劇團,創團首作《孤兒》由美國劇作家Lyle Kessler以魔幻寫實手法創作,藉由一對兄弟與一位被綁架的富商,孤立疏離與親密關係的對比,辯證出關於「家」的新定義。 《孤兒》從一對兄弟扭曲的情感出發,弟弟因長期遭哥哥威脅而足不出戶,始終由哥哥四處偷盜維生,不平衡的掌控關係直到哥哥綁架了一位富商而生變,這位闖進家裡的陌生人竟扮演起父親,並逐漸滿足兄弟失落已久的父愛。全劇由張家禎、王宏元及林子恆三位新生代演員演出,以豐沛張力演繹荒謬情節,探索破碎關係中自我的渴求與認同,在黑色幽默的戲劇基調性中透視人性悲歌。
-
音樂新訊
紀念大師郭芝苑 體驗作品中滿溢的土地關懷
橫跨近一世紀的兩個世代,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將台灣傳統音樂與西洋現代樂派融合為一,這種獨特音樂性孕育自台灣民間歌謠與戲曲,及日本顛沛戰事中吸 收的西方音樂養分,而能創作出許多兼富民族性與現代性的音樂作品。今年年末,為了紀念新逝的一代大師,國臺交舉辦「郭芝苑紀念音樂會」,由梶間聡夫指揮, 並邀請曾錄製《郭芝苑鋼琴獨奏曲集》的鋼琴家葉綠娜、首位全場演出郭芝苑作品的青年鋼琴家陳丘祐,帶領觀眾回溯民間、體驗現代音樂中滿溢的土地關懷。 九 十二年的生命中,郭芝苑創作曲種包羅萬象,旋律更蘊藏著豐富的台灣特色並流露深刻時代性。此次將演出管絃樂組曲、鋼琴協奏曲及交響樂,各是郭芝苑以台灣風 俗、民歌、原住民為題譜寫而成。回顧一九七三年,郭芝苑也曾進入當時省教育廳交響樂團研究部,並創作出許多大型作品;四十年後,就讓觀眾與國臺交一同緬懷 這位民族音樂家,及他一生取材鄉土的溫謹流風。
-
音樂新訊
古典+爵士 讓我們「來去美國」吧
美國,是個何其巨大的詞彙!在地理上幅員遼闊、文化上涵括各種族,對於十九、廿世紀之交的音樂家來說,美國象徵的並不單純只是繁華虛榮,也交織著喜淚的新世界與逐夢之地。此次NSO室內樂集的「來去美國」,演奏曲目包含德弗札克的《美國》絃樂四重奏,是客居異地的音樂家投射原鄉的懷想;而蓋希文音樂劇《波吉和貝絲》選曲,描繪非裔美國人的南方市井生活;下半場演繹爵士樂各派曲目,展現百年來美國原創的音樂活力。這個聖誕,樂迷們不必出國也能享受濃濃美國味。 「來去美國」由多次合作的NSO 3+1 絃樂四重奏、魏廣晧爵士四重奏協力演出。3+1絃樂四重奏由NSO團員小提琴洪章文與蔡孟峰、中提琴蔡秉璋、大提琴陳怡婷組成,自○七年成立以來,曾嘗試爵士、探戈、民謠等樂風,不拘束傳統而積極探索音樂可能性。同樣成軍於○七年,爵士小號演奏家魏廣晧自紐約返台後,號召台灣鼓王黃瑞豐,與皆畢業於百克里音樂學院的爵士演奏家李欣怡(鋼琴)、山田洋平(貝斯)合組四重奏,長年耕耘爵士樂演出。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umaq.烏瑪》 重探石板屋的文化深義
說到排灣族,心中浮現的字眼仍只是百步蛇或石板屋嗎?而看到層疊錯落的石板,還是直接聯想為排灣族人的家屋型制嗎?umaq,是石板屋的排灣族母語發音,但對排灣族人來說,卻遠不僅只是一座建築而已。以排灣族文化為創作核心的蒂摩爾古薪舞集(Tjimur Dance Theatre),將推出的年度製作《umaq‧烏瑪》,翻轉大眾對石板屋的粗淺理解,重新認識umaq在排灣族文化中的深度意義,無論生時、死後,umaq都是族人與祖靈的歸處。 來自屏東三地門的蒂摩爾古薪舞集創立於二○○六年,藝術總監廖怡馨、編舞家巴魯.瑪迪霖皆是排灣族人,且將傳統樂舞的身體語彙融合於現代舞,過去舞作主題多由傳統工藝品的象徵意涵出發、反思部落生命觀的當代詮釋。《umaq.烏瑪》突破傳統樂舞中的音樂美學,編舞家將圖像記憶概念落實至舞蹈,以肢體展演傳統工藝木雕、陶壺等部落意象,以跨界實驗賦予在地文化「原創」活力。
-
音樂新訊
史蒂芬.賀夫+吉村七重 帶你悠遊東西
沉著、冥思、秩序,精神性的體會處處潛藏於東方文化,而壯闊、起伏、情感則讓西方文化呈現出與東方截然不同的風貌。此次NTSO國際音樂節的名家系列以東西交融揭開序幕,由梶間聡夫指揮,邀請鋼琴家史蒂芬.賀夫及日本箏名家吉村七重,帶來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暴風雨》,與日本作曲家武滿徹深思生死的《絃樂安魂曲》、吉松隆讚詠自然的《適夢.非夢》。 二度來台的史蒂芬.賀夫甫獲英國皇家愛樂協會器樂演奏獎,並擔任英國廣播交響樂團二○一二樂季的焦點藝術家,是英國備受矚目的鋼琴大師;而積極為傳統樂器注入當代詮釋的吉村七重,與各大管絃樂團合作演奏二十弦琴的足跡遍及歐美,屢獲傳統音樂、文化振興獎項,為日本箏樂演奏巨擘。NTSO的名家系列以東方禪意充填協奏曲式、讓西方華美壯闊迴盪心腸,一趟悠遊東西的音樂之旅即將啟程。
-
音樂新訊 奧地利國寶鋼琴家
巴杜拉-史寇達 演繹古典樂派的原汁原味
再現古典樂派經典曲目時,不同演奏家對樂曲的主觀詮釋將豐富聆賞時的不同風貌,然而,回歸原點的演繹或深刻體察作曲者本身的意念,或許比發展出百百種特色各異的風格還更艱難。當代便有一位奧地利國寶鋼琴家保羅.巴杜拉-史寇達(Paul Badura-Skoda),以正統維也納鋼琴派的學養,致力重現古典樂派的樂曲精神,除了鋼琴更以大鍵琴演奏,力求貼近三百年前的原汁原味。年屆八十六歲高齡的「樂壇活化石」史寇達,此次登台將以琢磨七十年的演奏功力,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重新認識莫札特。 上世紀便叱吒樂壇的史寇達,曾受到柏林愛樂指揮福特萬格勒及卡拉揚青睞,與俄國小提琴名家大衛.歐依斯特拉赫密切合作數種樂派曲目,除了演奏生涯以外,傾其畢生探究古典樂派樂譜流變與創作曲式,更是當代樂壇唯一一位灌錄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所有奏鳴曲為專輯的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