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惠芳
-
專欄 Columns
後金鐘的公共電視
得獎當然不是全部、也不是唯一,可是,得獎之後別人對你的期許更高了,你又要「維護」這樣的榮譽,隨時保持「衛冕」的高警戒心態,又要推陳出新、永遠走在前面讓人追,這種鬆懈不得的心情是很累人的,所以,"What's next?"就成為新的挑戰。
-
專欄 Columns
公視兩週歲 等待一飛衝天
雖然公共電視「問世」的時機不是最好──九八年時,電子媒體已是百家爭鳴而且惡性競爭到一個程度,但,公共電視還是在全面的競爭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並且突破了商業媒體的壟斷,真的帶給民衆一個不同的選擇;同時,這樣的努力也已獲各方肯定。
-
專欄 Columns
人間當有四月天
以《人間四月天》的收視熱潮,來討論公視的存在價値,就像以收視率不佳的冷門節目來評估公視的績效一樣不客觀。事實上,公視可以是大衆的、更應是小衆的,各類節目都有其需求,各種收視人口都應被關照;只是,在目前台灣媒體十足商業化之下,公視的任務和責任更在於照顧弱勢和小衆。
-
專欄 Columns
我們能做什麼?
公共電視在台灣的發展只有一年多,眞正能做什麼?才能將來自西方這個「公共領域」的觀念徹底「台灣化」、並且爲觀衆所接受,還在實驗和嘗試階段。這次的九二一災變,給了商業媒體許多即時展現機動能力的時機,同樣也給了公共電視進一步思索本身功能和定位的機會。
-
專欄 Columns
公共電視貼近你的心
媒體是社會公器,公共電視不只是一個媒體,還是一個文化機構,公視的節目不只是電視節目,還是一個以節目形式來進行觀念傳遞、觀念互動,提供公共議題討論空間的場域。
-
專欄 Columns
期待媒體與文化「掛勾」
媒體應該是文化藝術活動的最佳推動者和層次的提升者。因爲,「傳播訊息」本來就是媒體的天職,而文化藝術的氣息、或是活動,都是最需傳播和推動的。公視文化類型的節目占一半以上;有些是本土的民情展現、有的是精緻藝術的展演、更有先進國家的文化藝術影片,形成一個豐富的、多元的、前衛的、傳統的、底層的、尖端的、本土的、世界的文化國際村。
-
台前幕後
名家、名弦、名彥
一九八八年,小提琴家簡名彦成立了「名弦」室內樂團,風光一陣,但沒有固定組織導致後續無力,來自澳洲的小提琴家兼指揮家林克昌就像一劑即時強心針,讓簡名彦重燃希望,甚至準備賣掉名琴籌錢,支持「名弦」和林克昌的合作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