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專欄

公視兩週歲 等待一飛衝天

雖然公共電視「問世」的時機不是最好──九八年時,電子媒體已是百家爭鳴而且惡性競爭到一個程度,但,公共電視還是在全面的競爭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並且突破了商業媒體的壟斷,真的帶給民衆一個不同的選擇;同時,這樣的努力也已獲各方肯定。

雖然公共電視「問世」的時機不是最好──九八年時,電子媒體已是百家爭鳴而且惡性競爭到一個程度,但,公共電視還是在全面的競爭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並且突破了商業媒體的壟斷,真的帶給民衆一個不同的選擇;同時,這樣的努力也已獲各方肯定。

公視曾經等待開播近十年,但光陰似箭,一晃眼也已開播二週年了。

對於許多和我一樣,在公視一待近十年的工作人員來說,看到一個夢想的實現、也同時體會了落實理想的艱辛,如此又欣喜又戒愼恐懼地過了多年,心情眞是有如三溫暖。

開播了兩年,我相信大部分公視人的感想,都可以套用新政府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所言:任務很挑戰、心情很愉快!

雖舉步維艱 卻步步踏實

日前在一場內部的聚會當中,董事長吳豐山曾要各主管就兩年來的心得作一報告,大家雖然是在沒有預期的心情下接受指定發言,但說出來的感言基本上大同小異,那就是:公視處在一個太多人關心、太多元意見、必須整合的狀態下。這樣的所謂「民主機制」,在內部運作中,經常顯得左右搖擺;而最後取得的最大公約數,通常是四平八穩、創意未見百分百發揮。

這樣的狀態出現在節目製作、人事競爭、內部企業文化的養成、以及各類事務的推動上。

魄力和鴨霸常只是一線之隔、妥協和民主也只是換種說法;要徹頭徹尾翻轉一種既定的工作模式或制度,一定會受到現有體制維護者的質疑或反對,理性的討論者會給雙方一個說明和溝通的機會;爲反對而反對者,則片面認定新制和新做法一定不利於現有的一切;公共電視開播兩年來,就一直在這樣進兩步退一步的狀態下,雖然步步踏實,卻也舉步維艱。

也許因爲公視這樣的制度和作法,在台灣還是實驗嘗試階段,這兩年發生的問題,其實就是預期的結果,以正面的角度看來,讓該有的問題愈早表面化愈好,媒體觀察者也可以確實地了解:公共媒體在台灣,到底能實現到什麼程度。

突破商業壟斷 給民衆不同的選擇

令人開心的是,雖然公共電視「問世」的時機不是最好──九八年時,電子媒體已是百家爭鳴而且惡性競爭到一個程度,但,公共電視還是在全面的競爭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並且突破了商業媒體的壟斷,眞的帶給民衆一個不同的選擇;同時,這樣的努力也已獲各方肯定。

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在兒童青少年節目、藝術文化節目(含轉播)、精緻戲劇節目以及照顧弱勢族群的節目方面,公共電視兩年來已交出相當亮麗的成績。這四大主題的節目,幾乎是公視最獨一無二、無可取代,而且也是最擅長的製作、最有價値的展現。

在這四大主題中,兒青節目如:「天線寶寶」、「水果冰淇淋」、「珂垃傳奇」、「挑戰未來」……等,長久以來叫好叫座,其中公視自製的「水果冰淇淋」,早就是小朋友最歡迎的節目,主角人物水果奶奶、以及淇淇、琳琳的布偶娃娃,都是偶像級的人物。

幾次活動舉辦下來,人山人海的小朋友只爲看水果奶奶一眼,或是和她的造型板合照,盛況實不亞於偶像明星的簽唱會。

藝術文化節目方面,人人記憶深刻的馬友友音樂會轉播、各類經典藝術片的播放、人文紀錄片的關懷、自然環保節目的催生和維護……等,都在公共電視的頻道中清楚地看到。

人文環保紀錄片 展現公視特質

記得在九七年推動公視法時,有人不以爲然地說,要看好的生態紀錄片看國家地理頻道或Discovery就好了,爲什麼一定要有公共電視?

我們當初強調的就是,上述的兩個頻道拍得再好也是外國的,我們需要的是台灣本土的關懷、屬於我們自己的生態紀錄片。

公視沒有食言,在開播半年之後,我們就克服萬難地製作了一個常態的、每週一小時的本土環境生態紀錄片節目「我們的島」,迄今,這個節目依然是公視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節目,我們將台灣的水域河川問題、山林問題都一一指出來,這個節目由於集合了國內環保問題的專家,因而兼顧了知識和視覺效果,己獲得許多的回響,並獲得環保界的高度評價,也贏得了第二屆的永續台灣發展獎。

藝術文化展演的現場轉播,也是公視招牌節目之一。

除了名人如馬友友、林昭亮、胡乃元、黃英等的現場表演,透過公視專業的音樂導播團隊,將其精緻的表現傳到每個家庭中;公視也轉播本土具潛力的藝壇新秀的展演,讓藝術的傳承更具時代意義。幾個國內知名的團隊如: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北市交、高市交、北縣交、台北愛樂管絃樂團、世紀交響樂團等,都是公視合作的對象。

人間四月天效應顯示戲劇貼近人心

精緻戲劇是公視在開播第二年伊始,就大大出名的主因。

徐志摩的「人間四月天」故事,在二〇〇〇年的第一個月即播映完畢,可是效應卻發酵至今、歷時半年不退。不論是影帶的持續發燒、還是相關書籍的持續暢銷、或是人們討論話題不斷地被提起等等,都顯示公視在這部戲劇推出前後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肯定。

這部戲劇相當程度地說明了公視優質節目的精神:製作精良、要求精緻、叫好又叫座、兼顧了「好看」和「藝術性」,不向通俗妥協、也不曲高和寡。

持續下來,由眞實故事改編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和廖輝英原著改編的「輾轉紅蓮」等,都延續「人」劇熱潮、創下收視和口碑的佳績。

照顧弱勢是公視的使命之一,製作這方面的節目也是公視開播以來的任務。

原住民新聞雜誌、原住民座談扣應節目「部落面對面」、原住民人文紀錄片「搖滾祖靈」……;聽障節目「聽聽看」;客語節目「大禾呈」、「文學過家」……;銀髮族節目「銀髮青春倶樂部」、「摩登銀髮族」、「銀髮大學」……;公衆近用節目「大家來開講」、「公民對話錄」等等節目的製播,在在凸顯公視的特質和價値。

公視兩歲公共媒體在台灣有了開始

新政府最近爲了「黨政軍退出無線電視台」的議題被罵得臭頭,有學者建議,乾脆將台視和華視都改成公共電視算了,可以避免被商業機制遷著鼻子走;但也有學者認爲,台灣不需要這麼多公視,因爲政府支持一家公視都已是氣喘吁吁,再多二家,非得斷炊不可。

其實,一個多元的社會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公共媒體和商業媒體並不衝突,因爲任務不同,是可以並行不悖的。因此,有一家公共媒體實已足夠,其他的商業媒體只要不遺忘媒體本身的社會責任,在商業媒體以利潤爲主要考量的因素之外,也以媒體人的自我期許做爲基礎,公共媒體和商業媒體自然可以合理地並存、並且在節目品質的追求上形成良性而有效的競爭。

當年在立法院推公視法的慘烈過程記憶猶新,一晃眼已是開播二週年了。

看著公視由初生的嬰兒般,逐漸茁壯成能跑能跳的二歲小孩,對於在公視內部工作的員工來說,都是欣喜而感動的。

放眼今日的台灣電子媒體環境,公共電視存在的價値和功能,顯著而且必要,在隨即而來的未來日子裡,公視人會在全民的支持下,排除萬難、以最快的速度進步,等待一飛衝天!

 

文字|侯惠芳  公共電視台公共服務部經理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