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是社會公器,公共電視不只是一個媒體,還是一個文化機構,公視的節目不只是電視節目,還是一個以節目形式來進行觀念傳遞、觀念互動,提供公共議題討論空間的場域。
「文化部」是最近文化人常常談到的議題,尤其在四月二十四日起的「華山文化論壇」活動開始之後,「文化部」的議題,再次被輿論界和文化人廣泛討論和注目。
台灣的文化人是可悲的,從早年的文化局被裁撤之後,只要是談到「文化」二字,好像就是「不痛不癢」的代名詞;所有和文化相關的事務,都是不被重視的:文建會的主委人選總被質疑是酬庸的性質;台北市的文化局在前任市長任內籌備了一陣子後不了了之;文化部喊了若干年,如今還是難產;和傳播文化最相關的公共電視在又風又雨之後才得以開播,開播不到一年,各界的「高見」又不斷,好像只要掛上「文化」就無好下場。
文化人不諳社會改造運動
當然,「文化」的遭遇和文化人的專業與否也是相關的,文化人在缺糧缺人的情形下,自己能謀生過日子就算不錯了,要行有餘力來作社會改造、推法,乃至影響政策的工作,只怕是緣木求魚。因此,有一搭沒一搭的結果,就是政府依然不重視文化,文化相關事務永遠是分配經費和分配權力時,最後的考量。
華山文化開講的過程中,我們聽到民間和政府完全不同的立場考慮。民間永遠是理想掛帥、講求形式的民主;政府方面要不就是毫不回應,要不就避重就輕,表示完全贊同民間的立場,但實際運作如何如何云云……。我個人的感想是,民間理想性高、但不知實質操作的困難;政府單位則是表示誠懇,形式上聽大家的意見,其實完全按自己的腳本在演出。
換句話說,「開講」一事也許是達到公聽的效果,也讓民間的聲音適度的發聲出來,但將來文化部的運作眞的會參考其中一二嗎?可能還要看是誰接了文化部才能分曉。
媒體和文化互利共榮
這次文化部的討論,若不是透過公共電視的現場轉播,聲勢和輿論可能不會如此重視,這現象說明了媒體在觀念傳達上推展和助瀾的效果;也闡明媒體和文化重要的共生關係。
公共電視開播近一年,在近百個電視頻道中猶如一股淸流。根本上,公共電視台不只是一個電視台,而更像是一個文化機構、一個敎育服務團體。公共電視整體的走向就是文化導向,公共電視所有的節目基本上都屬文化節目,這也是當時推公共電視法時,多數的學者專家認爲,公視的主管單位本應是文建會而不是現在的新聞局的原因。
在這樣的初衷和期許下,公共電視的節目政策自然是以文化爲大方向,以不同的形式來呈現公視的理念和目標。這兒所指的文化不只是狹義的藝術、文學……等等,泛指人民的生活形態、思想觀念、歷史的縱深、文化的軌跡,不論是戲劇形式、紀錄片形式、或論談形式,都在表達同樣的文化內涵、都是在關懷全民,尤其是長期被媒體忽略的弱勢──老人、兒童、婦女、弱勢族群……等等。
公共電視的節目表自開播至今,已有多次的改版,最主要是在測試觀衆對各類節目的接受程度。四月第二週再次改版之後,經各類收視質和收視率的調查,都發現成效不錯,而且觀衆的觸達率也與日倶增,全體的納稅人都可以慶幸的說,公共電視終於通過了嚴厲的時間考驗。
前三年,公共電視的節目方針在於兒童靑少年、新聞深度報導、和公衆近用等節目。
目前,公共電視的兒童靑少年節目已打出口碑,不僅在各項獎項中表現傑出,收視上也十分穩定,網路上的觀衆反應更是熱烈,在一片外國卡通掛帥的他台兒童節目中,公視精緻自製的兒童節目更是可貴。
新聞深度報導一直是國內電子媒體少有的節目,一方面這樣常態的節目十分難以維持,二方面這類人才更是難覓;目前少有的各台深度報導節目,不是趕新聞熱度粗糙上菜,就是一年只能作個一至二季,無法常態經營;眞的能一週生產一小時深度報導節目者,屈指可數;而且,這些少數的節目也經常有無米可炊的窘境,甚至工作人員無法負荷壓力,流動情形嚴重。
新聞深度報導節目是高難度挑戰
公共電視在製作這類型節目時,一樣遭遇上述的現象,這也是爲什麼在公視籌備時即決定要製作這類節目,卻一直到開播第三季才能全面展開的原因。目前,公視大膽拉出週間帶狀的紀錄報導時段,等於每週要生產五個小時的深度報導節目,眞的是高難度的挑戰。
這個帶狀推出以來,反應很好,工作同仁稍感安慰,也確認這是公共電視應走的方向。
公衆近用的節目一般人比較不了解,基本上就是「人民擁有媒體的近用權」,目前在公視頻道上,週六、日都有安排這類節目,觀衆反應不錯。就像新聞講究接近性一樣,民衆當然喜歡和自己地域或生活形態相近的節目,這類節目可以有各式不同的表現形式,公視也會陸續推出新形態的公衆近用節目。
另有一項名爲「媒體識讀」的節目,也是公視新年度的重要節目。這類節目主要在溝通民衆和媒體,讓民衆更了解媒體的生產過程、選擇標準、作業程序,進而得以監督媒體、督促媒體彰顯第四權的功能。
觀衆最期待公視製作自然生態節目
經過近一年和民衆的互動,公共電視被賦予的任務有了更淸晰的輪廓。在最新的一次聯廣公司針對公視收視觀衆收視質的調査中,觀衆最期待公視製作:1 自然生態(81%)、2 醫藥知識(79.3%)、3 深入報導新聞節目(71.2%)、4 靑少年節目(69.8%)、5 電影影集(69.1%)等。
事實上,這項期待也突顯了現今電子媒體的不足,自然生態節目雖有專業頻道「國家地理雜誌」和「探索」(Discovery)作全天候的播放,但屬於台灣本土的自然生態節目一直是十分缺乏的;醫藥知識和深入報導節目在市場上一樣寥寥可數;觀衆反映的,就是他們最缺乏的。
一位專家曾說過,需求就是理想減去現狀,觀衆對公視的期待,基本上就是別的媒體無法滿足他的部分,公視在籌備期間曾喊出「另一種選擇」的slogan,也是著眼於此。
其實,在整份調査中,除了上述的五類節目外,其他如:人文地理、體育休閒、紀錄片、藝術文化、婦女新知等類型節目,都有超過六成的民衆需求,除了財經節目低於五成外,民衆對公視的要求其實是十分多元的。
公視要做台灣人民最可信賴的朋友
以文化的角度來看,許多民衆給公視的意見是「太強調精緻」、「不夠親民」……等等,在公視內部的討論中,進入公視二年的最大目標,就是拉近公共電視和民衆的距離。我們要吿訴民衆:公共電視是精緻的但也是親民的,這兩者並不衝突。進一步說,公共電視貼近民衆的心、去感受民衆所需、去言民衆所欲言,將台灣的人文風土、歷史文化、人民生活……忠實的反映和記錄下來,關懷這片土地、作台灣人民最可信賴的朋友。
媒體是社會公器,公共電視不只是一個媒體,還是一個文化機構,公視的節目不只是電視節目,還是一個以節目形式來進行觀念傳遞、觀念互動,提供公共議題討論空間的場域。因爲大半經費來自人民,因爲公共領域需要注重與開拓,公共電視的使命和理想就更需落實,在媒體的特色和文化意涵的雙重要求下,公共電視在將來的日子裡,更應加強和補足商業媒體所忽略的漏洞,一如奧運會的要求:更快、更高、更遠一樣;公共電視對民衆的承諾則是:更精緻、更豐富、更值得信賴、也更貼近民衆。
文字|侯惠芳 公視新聞部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