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如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湯顯祖用水磨調理的科幻奇想
人蟻戀的虛擬實境
作為戲劇故事題材的夢境,如同網路虛擬遊戲或科幻小說電影,其虛擬世界或夢境必然是「可控夢境」。以此看來,《南柯記》無疑是一部虛擬實境的「類科幻劇」。劇中主角淳于棼彷彿是在「遊戲主持人」契玄禪師的操控下,進入了一個虛擬又真實的夢境中,談了一場難分難捨的人蟻戀。
-
戲曲 古代呆伯特智慧2─書縫裡看歷史中的男人
探尋陳亞先劇作「心理留白」的魅力
五二○總統即將就職,內閣改組之際,官場裡常說上台靠運氣,下台靠智慧,當下看不懂現世內幕,但歷史或可提供參考,劇作家陳亞先從小處看男人,沒有所謂的是非對錯,唯處理失當便難以收拾。《李世民與魏微》演出前,PAR邀請專家解碼劇中君臣間的言語機鋒,表演身段,官場、職場中人可得看仔細了。
-
戲曲
跨越文化地域,融鑄戲曲新境
重新建構台灣文化的「本土化」意涵,其間猶有多重的論述空間,然而我們不能忽視一個歷史事實:一些被視為「外來」的劇種如京劇、豫劇等,它們確實已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存發展了五十年,如今面臨本土化浪潮的衝擊,難道只能以開發本土題材試圖尋求執政者與人民的認同嗎?事實上,這些劇種(包括本土的歌仔戲)應該考量的是:如何壯大自己,成為台灣人民急欲認同、且視為文化特徵的對象!
-
戲曲
由漢入京待新詮
此劇中的金登科是十足的腐儒,膽小如鼠、欠缺常識,遇事又懦弱無能、毫無主見,直到被命運牽著鼻子走,才被逼出靈感、逼出機智。對於這樣一個人物,朱陸豪將表演定位在「窮生」,其中落拓窘迫心境的拿捏還算得宜,然而從原本欠缺鬥志的狼狽窩囊樣,卻一路遭逢「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奇巧機緣,其間的反差就是演技的一大考驗了。
-
現象視察
精「藝」求「經」,更上層樓
在傳統戲曲逐漸式微的今天,一身技藝的京劇演員如何根植專業,更上層樓呢?他們有的帶藝投師,精進流派專長;有的跨足崑曲,吸收藝術養分;也有的演而優則編導,力求轉型;更有企圖旺盛者,自立團體進行戲曲創新實驗。路,是人走出來的,京劇演員的努力,當是傳統戲曲生存下去的契機。
-
座談會
純正「京味兒」話曲劇
什麼是曲劇? 王安祈:大陸現在的劇種大多會演出現代戲,且是鑼鼓、身段、戲曲唱腔、戲曲程式俱全。曲劇則像是話劇加唱,它是單一的劇種,沒有鑼鼓、戲曲身段與戲曲程式,題材多半以淸代民初爲背景,唸白是純正的北京話。北京人說話跌宕多姿,迴旋往覆中自有其進退之所、雍容之度,這是以近千年皇朝帝都爲底蘊所養成的氣息風調,任誰也沒法憑空學來。這樣的語言趣味及說話藝術,對於情節或許稍「單調」、主題或許嫌「弱」的《煙壺》一劇,到底起了多少作用?而《楊乃武與小白菜》語言爲什麼反而沒有《煙壺》豐富?這或許是我們可以討論的議題。就藝術文化資產的角度而言,曲劇對於曲藝的流傳推廣,開啓了多少正面的作用?當戲劇的成份加入之後,曲的抒情功能勢必要做調整,無論劇的作曲、導演任何一環都關係著戲的成敗。 李殿魁:曲劇是一新興的劇種,民國七十六年我們在電視台介紹中國的傳統說唱藝術時,便聽說大陸有《楊乃武與小白菜》,相當精采,如今總算讓我們開了眼界!看到曲劇在舞台上的呈現,首先我覺得不像聽京劇時,劇情緊張唱快板或搖板、劇情悲哀唱慢板等等,讓我們在情緒上有明顯的變化,曲劇可能受了題材或是說書風格的影響,比較平易,縱然是高潮,也不能急得像拉警報一樣,這一點我認爲有其限制。第二,傳統戲曲在舞台上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爲有很多表演的程式,不管是開、關門,或者是走路、見面等,可以讓我們欣賞到演員的身段;曲劇的性質是文明戲,即是由話劇而來,比舞台劇更加生活化,譬如演員出場,《煙壺》一劇便從場外進入,邊演唱著走入群衆中。 第三,語言的部分:曲劇最大的特色,是用北京土話,像《煙壺》一劇中用了許多北京人懂得的土話,換句話說,站在懷舊或學習語言的立場,滿深入人心的。多年以前,老舍寫的劇本如《四代同堂》、《茶館》、《天下第一樓》,他們那些人說話打招呼都是北京土話,老舍的東西之所以那樣受歡迎,便因深入生活,讓人一聽就懂,令人感動。但對生長在台灣的人來講就未必聽得懂,只能當藝術欣賞,深入其精髓仍有障礙。第四點,在劇情方面:《楊乃武與小白菜》可能是受了傳統框架的影響,必須把故事交代淸楚,一交代之後戲劇性就受到限制。《煙壺》是新編的,沒有框架,可以自由隨意發揮,除了有一場稍微沉悶之外,大概都
-
座談會
得其「門」而入?
復興劇團推出的新編戲《羅生門》,嘗試探索跨文化美學、劇場形式融合、意識形態的開發等種種可能,週末傳統戲曲劇評會由這些面向出發, 激盪了「現代京劇如何變化」的討論話題。
-
座談會
藝文沙龍裡品「戲」論「曲」
由現代戲曲協會主辦的週末傳統戲曲劇評會,自今年四月起,計畫以一年的時間,在現代感十足的咖啡館裡公開評戲,開放聽衆參與。十二齣戲、十二次評述,希望在傳統戲曲界激盪出各種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