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戲曲逐漸式微的今天,一身技藝的京劇演員如何根植專業,更上層樓呢?他們有的帶藝投師,精進流派專長;有的跨足崑曲,吸收藝術養分;也有的演而優則編導,力求轉型;更有企圖旺盛者,自立團體進行戲曲創新實驗。路,是人走出來的,京劇演員的努力,當是傳統戲曲生存下去的契機。
以往,京劇演員在台灣也算是「得天獨厚」的一群,受公家栽培,習得一身技藝,成長過程雖然辛苦,但只要有心鑽研,畢業後留在劇團倒也衣食無虞;如果有幸「祖師爺賞飯吃」,能夠竄升到「名角兒」的地位,那麼同樣能享有明星般的光環,獲得社會的認同。然而曾幾何時,傳統戲曲逐漸式微,職業京劇團無時無刻不面臨劇團裁併、民營化的威脅,處境異常尷尬。所幸,在各行各業都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專業意識抬頭,只要自身「有料」,就有機會「出頭天」。
因此,尋求進修的管道,厚植自身的專業涵養,便成京劇演員自立自強的方針。綜觀當前台灣京劇界,在劇團的運作和演員的覺醒之下,可大致歸納以下幾個努力的方向。
帶藝投師,精益求精
京劇自形成以來,經過歷代藝人的長期摸索,產生了培養演員的幾種模式,如科班學藝、個別傳藝(即手把徒弟)、票友下海等。時至今日,票友下海成爲職業演員已不多見,科班學藝則與教育體制合而爲一,亦即由戲劇學校培養專業人才,然而劇校是採取普遍施教的模式,傳統的流派藝術特色便難以傳承,而藝生的個別特質也須點撥、提化,才能成爲出色、有風格的演員,因此,傳統學徒式的「手把手」教學不容偏廢。
許多演員意識到這一點,在進入劇團後,紛紛依照自己的興趣或特長另行拜師學藝,早期像魏海敏拜童芷苓、梅葆玖爲師,唐文華拜胡少安爲師,吳興國拜周正榮爲師,朱陸豪拜言興朋爲師;近期則有盛鑑拜葉鵬爲師,王鶯華、馬寶山、劉稀榮、盛鑑拜馬少良爲師,陳利昌、謝冠生拜孫正揚爲師等。這其中有些是慕名而自行請益,有些是機緣湊合,有些則是劇團向大陸取「經」、從對岸延攬教師的結果,總之,這些負有傳承使命的流派傳人和一代宗師,使台灣的京劇演員有了劇藝精進的空間。
拜師雖然有一定的程序和儀式,但並沒有只能拜一師的規定,最重要的是演員必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一九九〇年魏海敏拜花衫典範童芷苓爲師,就是因爲有心朝全才旦角發展,而後她親赴北京拜梅葆玖爲師,則確立了成爲梅派傳人的職志。童芷苓當年曾對魏海敏說:「莫尊一師,博采衆華,方能成其大。」而言興朋也曾對朱陸豪說:「千萬別學得太像。」因爲梨園有「學我者生,像我者死」的明訓,只有吸收名家之長,再配合個人條件,方能自成一家。「帶藝投師」雖未必眞的要「手把手」,但有個正式的師徒名份,學習的目標會更加明確。
京崑不擋,薰陶劇藝
戲曲既爲綜合藝術,演員自然也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雖說光是「四功五法」就得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來苦練,然而若只在京劇的領域鑽營,難免畫地自限,無法突破原有的格局。因此,很多人向不同種類的表演藝術學習,以京劇演員來說,從崑曲吸收養分是相當重要的一條路。一九九六年由文建會主辦、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承辦的「崑曲傳習計畫」,在歷經三屆之後,首度招收專業京劇演員、劇校學生和崑曲票友,當時,便有許多國光劇團和復興劇團(國立戲專國劇團前身)的團員如孫麗虹、陳美蘭、王鶯華、鄒慈愛、古中樑等,加入了崑曲學習的行列。事實上,早年優秀的京劇演員往往精通崑曲,所謂「文武崑亂不擋」,即是全能演員的最高評語,畢竟崑曲細膩優美的唱腔身段,對京劇演員劇藝的薰陶有極大的幫助。
誠然,「崑曲傳習班」招收專業京劇演員,是從提振台灣的崑曲藝術爲出發,但相對的,也給京劇演員開了另一扇窗。如今的「台灣崑劇團」,班底就是這一群參加崑曲傳習的京劇演員,他們定期公演,爲自己開拓了另一個表演空間,也爲京劇生涯添加色彩。記得兩年前在蘇州舉行的中國崑劇節上,國光劇團的陳美蘭代表「台灣崑劇團」在清唱會上獻唱了一曲〈尋夢〉,技驚四座,比起大陸崑劇團的專業演員毫不遜色,足見辛勤耕耘已有了不錯的成效。
演而優則導編,力圖轉型
在影視界,「演而優則導」的情形屢見不鮮;而戲曲界也慢慢由「演員中心」過渡到「編導中心」,因此演員依著自己的興趣、能力,轉型爲戲曲編劇、導演或者幕後工作人員者,大有人在。鍾傳幸擔任復興劇團團長時,便提出了建立戲曲導演制度的理想,而她自己,正是由演員成功轉型爲導演的具體例證,這些年從《阿Q正傳》、《羅生門》、《森林七矮人》、《出埃及》到《胭脂虎與獅子狗》,均可看見鍾傳幸的導演成就。
另一個成功轉型的例證是國光劇團的李小平,他原本是三軍劇隊時代陸光劇團的武管事(類似武術指導),因緣際會加入戲劇導演王小棣的「民心劇場」,從初試啼聲執導的《武惡》開始,陸續擔任各種型態的戲劇導演,包括舞台劇《都是當兵惹的禍》、《歡喜鴛鴦樓》,歌舞劇《睡美人》、《小紅帽》,歌仔戲《刺桐花開》,而終於在京劇《廖添丁》、《閻羅夢》大放異彩,可見延伸觸角、廣納衆劇種特長及觀念,可爲京劇演員本身製造不同的發展機會,亦爲京劇這個古老的劇種注入養分。
一九九七年,由文建會主辦、台北市現代戲曲文教協會承辦的第一屆「傳統戲曲編劇導演培養計畫」,便以京劇的編導人才爲優先培育對象。當時導演班的學員,包括了國光劇團的劉琢瑜、杜佩君、孫元成,復興劇團的張天瑞、李國興等,可見許多演員均已意識到轉型的迫切性,並且把握機會繼續進修。
自組團隊,施展理念
—九七八年,郭小莊的「雅音小集」成立,首開個人跳脫原有劇團而自創民間劇團風氣之先。之後尙有「當代傳奇劇場」,以及較晚近的「新生代劇團」、「國民大戲班」、「朱陸豪京劇團」等,意味著演員創團的潮流方興未艾。
演員創團,多半是有某些改革、創新的特殊理念想要執行,因此藉由自組的團隊進行實驗性的京劇革命。例如「雅音小集」率先將國樂團和現代劇場專業人員引進京劇的製作群,而吳興國的「當代傳奇劇場」,則是希望借重西方經典補強傳統戲曲較弱的思想性,並藉由較陌生的、西化的題材刺激轉換現有的表演體系。事實證明他們的成就斐然,甚至儼然有了探索「新劇種」的可能性。有人以團員「出走」的角度來看待此一現象,但筆者以爲並無負面影響,因爲這些劇團的大部分資源(包括演員、製作群)幾乎都靠現有劇團支援,等於爲京劇演員提供另一種學習、觀摩或磨練的機會。
處於傳統藝術工作第一線的京劇演員已經多所努力。不過,演員有心進修,倘若能加上客觀條件的配合,成績會更好。例如,劇團可以多邀請名師前來指導,順便參與演出,師生同台以激勵士氣,像是馬少良、陳永玲參與國光「水滸風情系列」演出、薛亞萍參加九二一賑災演出,而當國光演出《廖添丁》時,陳永玲更親自指導朱勝麗飾演阿圓一角。
傳統藝術要在現代社會求生存已屬不易,傳統藝術工作者更須有肩負文化傳承使命的認知,才能在險惡的藝術環境中無怨無悔地走下去,開創一番新天地。
文字|沈惠如 戲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