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珊(左)為葉青講解劇本。(本刊編輯部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電視歌仔戲的流金歲月/編劇篇

說不完三分、道不盡情愁

讓歌仔戲轉入劇本時代的幕後推手

初期我們寫的都是live show,現場演出,每星期播出一小時,平時要花很多時間討論劇本,慢慢摸索編劇的技巧。不只是編導要適應電視,演員也有適應期。本來大家都演幕表戲,現在則要一字一句依照劇本來唸。

初期我們寫的都是live show,現場演出,每星期播出一小時,平時要花很多時間討論劇本,慢慢摸索編劇的技巧。不只是編導要適應電視,演員也有適應期。本來大家都演幕表戲,現在則要一字一句依照劇本來唸。

一九六二年,歌仔戲從傳統的舞台跨向了電視螢光幕。爲了適應這個電子媒體的特性,歌仔戲的表演文化開始產生了重大的改變,而「歌仔戲編劇」這個角色,也因此應運而生。

「幕表戲」的演出型態

在此之前,歌仔戲多半是「幕表戲」的演出型態,即使在廣播歌仔戲的時代,也是如此。剛完成公視歌仔戲《秦淮煙雨》編劇工作的陳永明,年輕時就是擔任電台歌仔戲的錄音工作。「以前在電台錄歌仔戲,一播就是三小時,根本沒有劇本,每次錄音前半個小時,導演才開始講戲,把故事說一說,讓演員自己揣摩,一開始錄音,演員就可以你唱過來、我唱過去,你說過來、我說過去,演完半小時,導演再利用廣告時段的五分鐘,講下一段戲。」

換句話說,過去歌仔戲的劇情發展,通常是導演和演員共同完成的,大多口語相傳,不落文字。陳永明覺得,「傳統的歌仔戲演員眞的很厲害,要有很好的領悟力和組織力,演員之間也要有很好的默契,才可以邊想、邊唱、邊說,還照顧到平仄押韻的曲調要求。」

當歌仔戲進入電視台的攝影棚,過去「幕表戲」的做法再也不適用,因爲電視台規定要先審查劇本。當時,大多數的劇團導演都習慣用台語表達,送出去的劇本一再被退回來,因爲電視台的編審看不懂。陳永明初期參與的編劇工作,就是幫忙將導演的劇本改成國語。

依鏡頭的表現方式

國內資深的歌仔戲編導石文戶,也是因此開始編寫電視歌仔戲。「我本來在電台主持講古節目,剛好天馬歌劇團要進台視演出,劇本送了幾次都沒過,來找我幫忙寫。當時還在白色恐怖時代,劇本審查很嚴格,我就寫了岳飛的故事《精忠報國》,主題很正確,光看劇名就差不多過關了。那也是楊麗花進台視的第一齣戲。」

面對電視這個新媒體,歌仔戲確實經歷過一段摸索和適應期。石文戶承認,他早期的劇本,不是依鏡頭的表現方式,還是用舊型的手法,也就是依照舞台的表演模式。「初期我們寫的都是live show,現場演出,每星期播出一小時,平時要花很多時間討論劇本,慢慢摸索編劇的技巧。不只是編導要適應電視,演員也有適應期。本來大家都演幕表戲,現在則要一字一句依照劇本來唸。有些演員沒讀過書,還要慢慢教他們認字,大家都很辛苦。後來乾脆培養一批新人,像林美照、高玉珊、黃香蓮,都是針對電視歌仔戲的特性,慢慢栽培出來的。」

當時,另一位重要的歌仔戲編導陳聰明,不但拿電影歌仔戲的劇本來改編成電視,還針對電視媒體的表現形式,特別下過一番工夫研究。「陳聰明本身演過話劇,有戲劇經驗,比較容易適應電視台的特性,加上他個性隨和,容易交朋友,有時就跟著道具組的人員到攝影棚去,看國語電視劇和連續劇怎麼拍、怎麼表演,再將一些表現手法引進歌仔戲。」石文戶說,現今電視歌仔戲的寫實形式,就是這樣邊做邊學,不斷摸索、演變而來的。

在一九七〇年代初期,電視歌仔戲的發展邁向高峰,不但三台都有歌仔戲開播,而且變成連續劇的演出方式,劇本的需求量大增,但歌仔戲劇本牽涉到歌詞、曲韻的寫作,並不是一般的電視編劇可以勝任,所以歌仔戲編劇人才的來源,主要依賴兩方面:一類是資深的歌仔戲演員,另一類則是由資深編劇來培植創作的新血。

老幹接新枝

長期跟楊麗花合作的編導蔡天送,就是「演而優則編導」的最佳例子。他的父母都是歌仔戲演員,他從小跟著劇團到處演出,對各種角色和戲碼都相當了解。他進入電視台,最先是當演員,然後當導演,四十多歲才退居幕後,在台視擔任編劇工作。

而目前已經跨足到電視連續劇,因爲「媳婦系列」而炙手可熱的編劇簡遠信,也是出身歌仔戲世家,他的阿媽錦玉己、媽媽小招治、阿姨小櫻雪,在內台戲時代都是當紅的明星。他讀的雖然是機械工程,但從小看戲、聽戲、在阿媽身邊聽講古,點點滴滴所播下的種子,還是讓他走上了編劇之路。他爲楊麗花編寫的《洛神》,不但躍上八點檔,還負有跟瓊瑤連續劇打對台的重任,可說是九〇年代的電視歌仔戲盛事。

因文筆優美而廣受年輕觀衆喜愛的狄珊,則算是由資深編劇家所培植出來的後起之秀。在一九七〇年代初期,爲了應付龐大的劇本消耗量,石文戶、陳聰明、蔡天送等資深編導,開始帶領一群年輕的編劇小組,聯合編劇,再由總主筆來做最後的修改、定稿。狄珊就是當時最早的編劇小組成員之一。「狄珊會寫小說,書又讀得多,對戲劇的結構很有概念,她雖然不會台語,卻很努力、認眞地學,所以成長很快,可以走出自己的編劇特色。」石文戶和蔡天送都對狄珊讚賞有加。不過,他們也不禁感嘆,像當時那樣讓年輕編劇家聚在一起、迅速成長的工作環境,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

英雄好漢各擅勝場

電視歌仔戲表現的劇場是在螢幕,而不是傳統的舞台,因此,在表演程式上必定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從編劇的角度來看,狄珊認爲最根本的差異是,舞台歌仔戲只有兩三個小時,要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場次不宜太多,故事也不宜太複雜,對白與歌曲則多些無妨,以便讓演員盡情發揮;而電視歌仔戲一集扣掉廣告只剩下二十分鐘,所以對白要簡潔,歌曲不能太多,但場次可以頻繁變換,劇情節奏要加快,而且內容要豐富精采,才可以讓觀衆有興趣明天繼續收看。

爲了吸引電視機前面的觀衆,題材的拓展和創新,就成了歌仔戲編劇的重要任務。陳永明認爲,跟其他傳統劇種比起來,歌仔戲本來就是以劇情的創作和多變見長。「平劇很少用新的劇本,老劇本翻來覆去一再搬演,主要是看演員的作工、唱工。而歌仔戲較草根性,唱作工夫向來不如平劇,卻慣以劇情取勝,它會從各類劇種、小說、傳奇、新聞事件……等來源,作爲編劇的素材,尤其是內台戲風行時,各劇團競爭激烈,劇情不斷推陳出新,甚至有些毫無根據的故事,只要可以吸引觀衆,也被拿來編成劇本。豐富的取材範圍,形成歌仔戲的特色之一。」

一般來說,電視歌仔戲的編劇題材,可以大分爲兩類,一類是古冊戲,另一類是新編劇本。不同的編劇家,都有自己的偏好和長處,形成各自的特色。

譬如,有的編劇是三花出身,擅長寫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以及詼諧逗趣的甘草人物;而石文戶有京劇的老生唱作工底,又精通講古,就偏愛古冊的大戲,如《三國志》、《楊家將》、《吳三桂與陳圓圓》、《七俠五義》等,都曾贏得過無數好評。而陳永明則曾跟石文戶合作,依照古例,以高難度的「四句連」方式,爲華視「神仙歌劇團」編寫《陳三五娘》,呈現韻白的說話藝術,也讓許多觀衆驚喜讚嘆。

狄珊則不斷嘗試創新的路線。她將自己八〇年代之後的作品,分爲三個創作階段,第一階段是受到電視武俠劇的影響,新編了一系列的新潮武俠歌仔戲,如《俠影秋霜》、《鐵扇留香》等。第二階段是受到新興媒體技術所吸引,在傳奇故事中加入特殊的神奇特技電子效果,如《描金扇》、《巫山一段雲》等。第三階段則回歸復古風潮,新編傳統劇目如《趙匡胤》、《陸文龍》等。每個階段的嘗試都曾引起觀衆的熱烈回響,至今在網路上,還有忠心的戲迷在討論狄珊的作品呢!

正在迅速流失觀衆

電視歌仔戲發展至今,已經有近四十年的時光,期間經歷過盛況空前、紅極一時的美好歲月,也曾體驗過蕭條式微、辛苦經營的慘澹心情。陳永明認爲,電視歌仔戲的發展經歷過兩次嚴重的低潮,第一次是因爲政府的語言政策,一九七二年「廣播電視法」通過,開始限制台語節目的播出時間,將原本三台鼎立、蓬勃發展的電視歌仔戲節目,一下子打落谷底。第二次的低潮則是近幾年,雖然語言政策鬆綁了,但演員卻出現嚴重斷層,缺乏新秀的傳承接替,電視歌仔戲正在迅速流失觀衆。

失去了鼓勵演出的環境,編劇人才也同樣出現斷層。從編劇的角度來看,石文戶認爲語言政策的遺害,比想像中嚴重許多。「歌仔戲是地方戲曲,一定要植根在當地的文化中,可是現在的年輕一輩,已經失去運用母語的能力,大家只會說國語,台語講得零零落落,這怎麼能編好歌仔戲呢?」對石文戶來說,一個優秀的歌仔戲編劇,一定要有文學的基礎、社會的閱歷,還要能夠靈活展現鄕土語言的特色和美感,因此,對歌仔戲未來的發展,他的心情顯得悲觀。

石文戶的悲觀,來自於他對歌仔戲的高度期許。在他的理想中,台灣歌仔戲應該要有最優秀的藝術家,共同來參與創作,譬如,要有頂尖的舞蹈家,來貢獻新的表演程式和身段動作;要有一流的文學家和音樂家,來參與劇本的寫作;要有優秀的史學家,不斷挖掘台灣的史料,提供戲劇創作者豐富的素材;還要有一流的演員和導演,將所有美好的元素呈現出來。這才是文化扎根的長期工作。

下一個春天何時到來?

復興劇校歌仔戲科的成立,倒是讓陳永明看到了樂觀的契機。「劇校的學生如果肯好好學,有可能變成台灣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歌仔戲表演者,因爲他們的作工和身段,直接傳承自平劇的老師,唱工則是傳自歌仔戲界的一流之選,廖瓊枝、王金櫻、唐美雲等等。我們這一輩年紀都大了,不可能再爲歌仔戲做太多事,頂多只是將經驗傳下去。將來歌仔戲的復興,就要靠這些孩子了。」陳永明說,目前劇校只有表演科,沒有編導科,有心的學生如果能在表演的基礎上,多充實戲劇的觀念、文史的涵養,未來應該就可以「演而優則導、則編」了。

簡遠信認爲,歌仔戲的觀衆市場一直是存在的,問題是歌仔戲的製作成本比一般電視劇高很多,電視台不太願意投資,戲少了,就不容易吸收優秀人才投入,這變成一種惡性循環。「歌仔戲是最能代表台灣文化的大衆戲劇,以前,台灣歌仔戲可以紅遍東南亞,到世界各地演出,現在任它消沈眞的很可惜。目前所缺乏的,就是教育和投資的眼光,以及整合的人才,如果有適當的支持和演出機會,讓新人輩出,電視歌仔戲還是很有可爲的。」

雖然有人認爲電視歌仔戲已失去傳統歌仔戲的韻味,但是無可諱言,電視是個影響深遠的大衆傳播媒體;電視歌仔戲四十年來,造就了許多的編導人才和明星演員,替歌仔戲保住了觀衆與生存契機(不致像北管、高甲、一樣消失),也爲歌仔戲轉入劇本時代,提升了歌仔戲的水準,穩定了歌仔戲發展的路徑和文化地位。而在台灣經濟起飛與轉型的四十年間,相關從業人員貢獻了自己的青春跟才華,帶給電視機前千千萬萬的觀衆許多美好的回憶,這一頁歷史,更是無法抹滅。

如今電視歌仔戲彷若式微,我們衷心期盼它的下一個春天早日到來。

 

文字|莊慧秋  心靈工坊文化網站總監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電視歌仔戲大事記

1962

10月 台視開播;台視製播第一齣電視歌仔戲《雷峰塔》(廖瓊枝、何鳳珠主演)。

1966

5月 楊麗花首次參加台視歌仔戲演出,在《精忠報國》劇中飾演岳飛(楊麗花、小幸子主演)。

10月 台視成立「台視歌仔戲劇團」,楊麗花任團長,製播《西廂記》(楊麗花、吳梅芳主演);中視開播。

11月 中視製播第一齣歌仔戲,由「中視歌劇團」演出《三笑姻緣》(柳青、王金櫻主演)。

1971

9月 台視製播第一齣彩色歌仔戲,由「台視歌仔戲劇團」演出《相思曲》(楊麗花、小艷秋主演)。

10月 華視開播。

11月 華視製播第一齣歌仔戲,由「瑟霞劇團」演出《精忠報國》(洪明雪、廖憶如主演)。

1972

9月 台視整合三台歌仔戲團,成立「台視聯合歌劇團」;「台視聯合歌劇團」製播第一齣歌仔戲《七俠五義》(楊麗花、葉青主演)。

1976

5月 「台視聯合歌劇團」赴新加坡演出一個半月(由楊麗花領軍)。

1977

9月 「台視聯合歌劇團」再度前往新加坡公演(由葉青領軍);同年年底,劇團解散。

1979

2月 台視恢復製播歌仔戲,由「台視歌仔戲團」演出《俠影秋霜》(楊麗花、許秀年主演)。

1980

2月 華視恢復製播歌仔戲,由「華視歌劇團」演出《粉粧樓》(小明明、小艷秋主演)。

1981

3月 「台視楊麗花歌仔戲劇團」參加『第二屆新象國際藝術節』,於台北市國父紀念館公演《漁孃》(楊麗花、許秀年主演)。

1982

9月 葉青在華視組「神仙歌劇團」,製播《瀟湘夜雨》(葉青、郭美珠主演)。

1987

4月 台視製播楊麗花歌仔戲《王文英與竹蘆馬》(楊麗花、許秀年主演),獲頒第二十三屆金鐘獎,為電視歌仔戲贏得第一座金鐘獎。

1988

2月 華視製播葉青歌仔戲《春江花月夜》(葉青、狄鶯主演),獲頒第二十四屆金鐘獎。

1989

10月 中視製播黃香蓮歌仔戲《大漢春秋》(黃香蓮、易淑寬主演),獲頒第二十五屆金鐘獎。

1990

9月 華視製播葉青歌仔戲《孔明三氣周瑜》(葉青、楊懷民主演),獲頒第二十六屆金鐘獎。

1991

7月 華視製播葉青歌仔戲《秋江煙雲》(葉青、狄鶯主演),獲頒第二十七屆金鐘獎。

10月 「台視楊麗花歌仔戲團」首度進入國家戲劇院公演,演出《呂布與貂蟬》(楊麗花、司馬玉嬌主演)。

1993

3月 楊麗花以對電視歌仔戲創新與發揚的貢獻,獲頒第二十八屆金鐘獎特別獎。

10月「華視葉青歌仔戲團」首度進入國家戲劇院公演,演出《冉冉紅塵》(葉青、連明月主演)。

1994

1月 台視製播八點檔楊麗花歌仔戲《洛神》(楊麗花、馮寶寶主演)。

8月 「中視黃香蓮歌仔戲團」首度進入國家戲劇院公演,演出《鄭元和與李亞仙》(黃香蓮、小咪主演)。

2000

2月 公視製播第一齣歌仔戲,由「明霞歌劇團」演出《洛神》(小明明、石惠君主演)。

(許林益 整理)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