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曲)

窮劇場與江之翠劇場《感謝公主》 回望複雜交織忠義與情感

文字|張震洲
攝影|張震洲
官網限定報導  2025/07/25
《感謝公主》透過南管與梨園的唱念做打、與當代聲響科技的結合,觀眾將被引領進入一場歷史記憶與心靈精神的交錯旅程。 (張震洲 攝)

榮獲第22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及第35屆傳藝金曲獎評審團獎的《感謝公主》,將於7月25日至27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盛大演出。這齣由窮劇場與江之翠劇場聯手打造的跨界力作,結合南管古音與當代新文本,透過兩段跨越時空的歷史故事,深刻辯證個人在時代洪流中的命運、信念與身分認同。

2025傳藝金曲劇展:窮劇場X江之翠劇場《感謝公主》

2025/7/25-26  19:30

2025/7/26-27  14:30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陳思宏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廣告圖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舞台劇精采片段搶先看廣告圖片

《感謝公主》由高俊耀擔任導演及編劇,並由資深藝術工作者紀慧玲擔任創作顧問。演出團隊陣容堅強,包括魏美慧、陳彥希、鄭尹真、洪健藏、王肇陽、李尉慈等多位優秀演員,以及樂師陳佳雯、廖于濘、賴虹綾、陳曉音、劉孟翎、陳怡璉等。設計團隊也集結各領域專業人才:燈光設計陳冠霖、聲響設計林育德、服裝設計林俞伶、舞台設計林育全……聯手為觀眾帶來極致的劇場體驗。

《感謝公主》是一場關於歷史、身分與人性的深度對話。(張震洲 攝)
PAR廣告買二送一廣告圖片

《感謝公主》創作核心源自於對當代個人化、碎片化社會中,人與歷史脈絡和時代格局之間關係的深思。作品巧妙交織了兩個看似遙遠卻內核相通的故事:其一取自宋元南戲《朱弁》,講述宋朝使節朱弁被金國禁錮16年,卻因金國雪花公主的深情相救而得以存活,然而他心繫故國,最終仍選擇歸返。其二則借鑒當代作家季季的《行走的樹》及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檔案,描繪1950年代一位島嶼政治犯在理想與背叛、自由與犧牲之間的掙扎。

《感謝公主》演繹忠義節操,深刻凝視歷史、記憶與背叛。(張震洲 攝)

劇中,朱弁與政治犯兩條故事線相互呼應,透過一封外公寫給孫女的書信,逐步揭開政治犯的經歷,並與朱弁、王氏(朱弁原配)、雪花公主之間的堅守與遺憾形成強烈對比。劇作深入探討了「名字」與「離散」這兩組關鍵詞彙。名字不僅是身分的指認,也隱含著背棄過往、追尋新生的可能;而時代造成的流離與離散,則成為生命中永恆的課題,引發對家國歸屬和情感依託的追問。演出透過南管古音、梨園科步與當代語境的並置,辯證家國禮教與個體意志的矛盾衝突,反思倫理、信念、認同與抉擇,最終指向離散的精神世界。

《感謝公主》跨越時空,以雙重敘事線探問忠誠、信仰、認同與倫理抉擇。(張震洲 攝)

導演高俊耀表示:「為了成全倫理與政治信念的忠義,人們拋擲多年時光,背後有家國的影子,有個人的意志,有倫理位階,有背節與效忠的角力。犧牲了自由,抑制了欲望,以證明信念和持守誓言,在得失權衡間,誰能夠追問,換來什麼才值得?」這段話點出《感謝公主》所欲傳達的核心議題,引導觀眾思考在劇烈的歷史變遷中,個人如何理解忠誠與背叛及如何堅守或改變自己的生命方向。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