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屆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海報。(主辦單位 提供)
布魯塞爾 藝術節/布魯塞爾

第一屆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

比利時的首邑布魯塞爾,正位於拉丁文化的最北端和日耳曼文化的最南端。 這樣一個文化交滙點,一方面接受地中海文化和東歐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作爲西歐文化的地理中心,又發展出多語言(法、英、德、荷等語言)的國際性視野。職是,第一屆「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即將呈現出一個跨種族、國籍、文化、語言的當代都會藝術文化。

比利時的首邑布魯塞爾,正位於拉丁文化的最北端和日耳曼文化的最南端。 這樣一個文化交滙點,一方面接受地中海文化和東歐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作爲西歐文化的地理中心,又發展出多語言(法、英、德、荷等語言)的國際性視野。職是,第一屆「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即將呈現出一個跨種族、國籍、文化、語言的當代都會藝術文化。

由於台灣的敎育和資訊系統向來慣於接受美式文化,歐洲的藝術節相較之下,顯得陌生而較少被注意;但是,今年五月將於比利時舉行的「第一屆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Kunsten Festival des Arts)將一改「紐約作爲前衛藝術唯一陣地」的因襲觀念。

多面性的都會文化

「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是歐洲嶄新、大規模的文化盛事,係以表演藝術(包括戲劇、舞蹈、音樂等)爲主的活動,但亦將視覺藝術、文學及電影納入藝術節的範疇。自四月底起至六月初,一連五個星期,布魯塞爾二十個表演場地,將有來自十二個國家三十多個表演團體,呈現超過一百二十場的精湛演出。

異於以往對歐洲繼承歷史傳統爲主的藝術文化概念,「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的焦點在於當代的創作。藉由作品的呈現,以及藝術家們相互之間創作經驗和文化的互動、交流,正突顯出「地球村」的國際文化性格。

「本文」與政治議題

在此次藝術節中,本文(text)再度成爲戲劇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帕索里尼(Pasolini)、杜哈(Duras)、布赫納(Büchner)、易卜生(Ibsen)、馮.克雷斯特(von Kleist)等人的作品,透過朗可尼(Roconi)、盧帕(Lupa)等新導演的手中重新被詮釋。

至於新的作品中,阿伯度(Reza Abdoh)的《嚴厲的右派保守者》Tight Right White中,對無情世界有淋漓的詮釋。「荷蘭人劇團」(Theatergroep Hollandia)的作品呈現強烈的女性主義風格,在改編自杜哈的原作《第二樂章》La Musica Deuxième中,呈現一對男女於離婚生效後,陷入狂熱殘酷的言語鬥爭中。

而瑞士導演克里斯夫.馬沙勒(Christoph Marthaler)的Murx!……則以無與倫比的音樂和諧之美,刺中陳腐以及狹窄視野危機的要害。

超越極限

藝術節的音樂、舞蹈節目亦是重點之一。模斯.康寧漢舞團(Merce Cunningham Dance Company)的《海洋》Ocean原出自甫過世的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和康寧漢的構想,由大衛.都鐸(David Tudor)和安德魯.庫佛(Andrew Culver)合作音樂編作,康寧漢編舞。

集編舞者、導演、演員、攝影師於一身的文.凡德凱布(Win Vandekeybus),擅長爆發性的肢體動作,此次的《犬吠之丘》Mountains Made of Barking將結合電影、音樂等多媒體創作,呈現影像紛陳的神奇舞台。

漢納.高貝爾(Heiner Goebbels)的《何處災難登陸》Ou bien le débarquement désas-treux將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黑暗之心》,海納.穆勒(Heiner Müller)的Herakles 2和法朗西斯.彭吉(Françis Ponge)的《松林中的小屋》Le Carnet du bois de Pins改編而成,透過音樂和劇場結合,充滿聲響、語句、肢體律動的氛圍。

中台港計畫

針對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三地的當代藝術創作,藝術節企劃了「中台港專題」,透過利用不同媒體創作當代藝術的非主流藝術家,傳達中、台、港三地都會文化的嶄新風貌。饒具意義的,這將是歐洲藝術節中第一次完整呈現東方中文世界的當代藝術,使歐洲人得以接觸長久隔閡的彼端文化,對於東西方的文化交流溝通將有重大影響。

「中台港專題」包括一場舞蹈、四個劇場表演、一個結合詩與攝影的展覽、一個裝置展、九位導演的電影及錄影作品,以及兩部短篇小說集。

台灣受邀的包括前衛劇團「臨界點劇象錄」,詩人鴻鴻及攝影家何經泰,電影導演侯孝賢、楊德昌,實驗電影創作者高重黎,身體氣象館的王墨林。

香港則有舞蹈家梅卓燕將演出四支獨舞,及「進念二十四面體」的多媒體作品,詩人也斯和攝影師關本良,榮念曾的大型裝置,電影導演王家衛、張之亮,影評人黃愛玲。

北京則有「戲劇車間」,詩人于堅和攝影韓磊,獨立電影導演張元,及紀錄片製作者吳文光的作品,及評論家林克歡等。

「布魯塞爾藝術節」不同於以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獨愛,而比較偏向當代都會(北京、台北、香港)的文化狀態。除此之外,香港「越界文化機構」及台灣「身體氣象館」亦策劃一連串的「越界計畫」,包括以中港台「當代藝術與文化身份」爲題的硏討會、講座、出版兩本中英對照的介紹中港台當代藝術的專書及紀錄片、中港台藝術資訊站、靑年藝術家駐節計畫等。由於「越界計畫」係一非官方活動,經費籌措困難,此一計劃可能擱淺。

「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是台灣對歐洲前衛藝術的嶄新接觸,並且與各領域的不同國籍、語言背景藝術家的直接互動,對於台灣前衛藝術可說是極佳的交流機會。此外,對於原本只了解台灣的布袋戲、歌仔戲、京劇、民族舞蹈的國際藝術界,此次藝術節正可作爲台灣當代藝術的展示櫉窗。

本土藝術因政治、社會情境的改變,而逐漸爲文化部門重視;相對的,前衛藝術仍淪爲只有少數藝術工作者和文化知靑的關注。對本土藝術(傳統戲曲、民俗文化)的重視是無可厚非的,但若只爲政治承諾的作秀性質,則永遠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文化政策。在中文世界逐漸受到西方國際注目的今日,「中港台」將會常常被相提並論;特別在重視文化的西方,「藝術」更被視爲一國精神力量之展現。如果我們的政府和「有力人士」,持續漠視國內表演藝術活動的困窘,任由其自生自滅,那麼,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在國際藝術活動的交流上,就只好扮演一個「永遠的缺席者」的角色了!

 

文字|林宜芳 新聞工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