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凱吉(上揚唱片公司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20世紀藝術雙響巨炮/音樂/凱吉新觀念

「觀念」挑戰者,「音樂」發現號

二十世紀藝術先鋒約翰.凱吉

約翰.凱吉(John Cage)是當代最富爭議性的作曲家。他背棄傳統西方音樂的理論架構,重回原點──即「音樂」的定義──以開發創作的可能性。由凱吉發明的「機率」創作法,不但在音樂界引起相當大的震撼,與他合作超過半世紀的模斯.康寧漢也深受他的影響。因此,在介紹康寧漢的藝術生涯之前,我們先來懷念他的亦師亦友──約翰.凱吉──一生對音樂,甚至整個前衞藝術的貢獻。

約翰.凱吉(John Cage)是當代最富爭議性的作曲家。他背棄傳統西方音樂的理論架構,重回原點──即「音樂」的定義──以開發創作的可能性。由凱吉發明的「機率」創作法,不但在音樂界引起相當大的震撼,與他合作超過半世紀的模斯.康寧漢也深受他的影響。因此,在介紹康寧漢的藝術生涯之前,我們先來懷念他的亦師亦友──約翰.凱吉──一生對音樂,甚至整個前衞藝術的貢獻。

預置鋼琴演奏會

3月18日 19:30

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約翰.凱吉於一九一二年(民國一年)出生於洛杉磯。他早期和舞蹈的結緣是從擔任洛杉磯大學(UCLA)舞團的鋼琴伴奏開始。他和編舞家模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也於三〇年代末開始長久的合作關係。

凱吉不是學院系統出來的,學習過程中有豐富的參與經驗、不墨守成規的思考模式,與長時間的自我開發及創作,於是創造出令人驚奇喜悅的作品。這位國際公認最具影響力的二十世紀前衞作曲家是個很平易近人,且外表平實樸素的人,與其說他對人們在藝術上的影響,不如說他給予人們在藝術創作及欣賞可能性上的啓發。

對音樂的質疑引發革命

凱吉改變了人們長久以來對音樂所下的定義及內涵。他的作品引發了人們對“What is Music”的重新討論。凱吉認為所謂音樂,其實就是用聲音去塡補空間及時間的結果;亦即,在幾分幾秒到幾分幾秒間,什麼聲音將充斥於什麼空間的決定與安排便產生了音樂。凱吉著手一連串的音樂實驗來證明其理論,其中,「無聲」(silence)的概念及裝置鋼琴(prepared piano)對當時造成的衝擊頗深,與其後產生的機率作曲法(chance operation)和新的記譜法(free notation)對二十世紀音樂創作均造成重大影響。

如同畫家在畫布上有意無意的留白,在音樂上的留白即可解釋為無聲(silence)的部份。對於無聲,凱吉認為絕對的寂靜是不存在的。凱吉曾拜訪過哈佛大學裡的一間無聲室(silent room),當凱吉進入這個號稱沒有任何聲音的實驗室後,仍舊聽到二個一高一低的聲音,於是凱吉便詢問該實驗室的工程師到底聲音何來。工程師聽了凱吉的描述後說,那是他體內循環所發出的聲音,高音的部份是人體神經系統的運作,而低音部份則是血液循環的聲音。凱吉由此得到證明說「當我不刻意時,我的身體卻自己製造一些在我意外的聲音。」(when I don't have any inten-tions, my body is making this sound that I don't intend to make),由此,凱吉發現了「無意圖」(The absence of intention)創作的可能性,加上他對東方哲學、易經,及禪宗的涉獵,更助於他在音樂創新思考上暢行無阻,奠定了後來「機率作曲」的重要根基。

《4'33"》無聲勝有聲

凱吉這種「一視同仁」(anything and everything is music)的平等態度明顯地表現在他的作品中,最極端的代表作品要算是《4'33"》(四分三十三秒,1952)。這首作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三十三秒,第二部分二分四十秒,第三部分一分二十秒,合計四分三十三秒故得其名。譜上對每個部分的演奏指示是“Tacet”,即保持安靜(silent for a whole movement)。此曲的創作理念相當開放並遠離傳統作曲形式,除了時間的長度有所限定外,其他包括樂器種類及數量都不加以限制,所有元素的決定都交由機率(可藉由擲銅板、卜卦等等其他方式)去運作。

此曲首演時是由一位鋼琴家大衞.都鐸(David Tudor)和一台鋼琴(也可用其他或任何樂器)演出。祇見鋼琴家走上舞台,向觀衆敬禮致意、坐下、打開琴蓋及琴譜、靜坐四分又三十三秒、蓋上琴蓋及琴譜、起身、然後下台一鞠躬。依照凱吉的想法,任何在這段時間(指四分三十三秒)內所發出的聲音都是《4'33"》的一部分,如觀衆的咳嗽聲、移動椅子的聲音、室內空調的運轉等。也就是說,這首作品在每次演出的時候,都是不一樣的內容,而迫使觀衆由被動的欣賞者變成參與者,而那些原本被漠視的聲音,也跳昇成為獨立的可應用元素。演出地點也不限於音樂廳內,無論室內室外,任何地點都可演出,使得凱吉的音樂和另一類表演藝術──戲劇間的劃分界線變得模糊不淸,而這疆界間的重疊區域,正是凱吉所樂見的未來方向。

紐約派突破五條線束縛

凱吉將這種不受疆界限制的想法,亦運用在開發傳統樂器音色的可能性及樂器角色的轉換。最著名的例子是他的「裝置鋼琴」(prepared piano)。一九三八年,凱吉受邀為一支舞作Bac-chanale作曲(凱吉從1937年開始以舞團的琴師為業),凱吉覺得這支舞很適合以打擊樂來表現,但演出場地很小,祇能放得下一台鋼琴,無法容納一組打擊樂團。凱吉於是走入廚房,找出一堆金屬片及木頭類的東西,將它們放到鋼琴琴弦間,用來試驗鋼琴可能變化出的聲音。四天後,凱吉音樂完成,並將鋼琴變成一個打擊樂團。

在多次的音樂實驗中,凱吉把決定音樂內容及組合順序的人為因素降到最低,完全交由隨意(random)和非理性(irrationality)去決定,從而提出機率作曲的新觀念。由於機率作曲的理念完全不同於傳統作曲理念,使得傳統的五線譜記錄方式無法使用,凱吉便以偏離傳統的記譜法(free notation),即運用圖象/圖表來取代傳統的記譜。當時,許多作曲家也熱衷於發展不同的音樂型式,並使用free notation的記錄方式,如Morton Feldman、Christian Wolff,及Earle Brown,這三人與凱吉在五〇年代被稱為「紐約派」(The New York School,因當時四個人都住在紐約),隨後,鋼琴家大衞.都鐸加入,成為凱吉長期工作夥伴。

許多學者都同意凱吉在現代藝術界的全面性影響。不管是現代文學詩、視覺藝術、或表演藝術(舞蹈、戲劇、音樂),仍或多或少都可以見到凱吉派(Cagian)思想的影響。未來的表演藝術(或總稱「整體藝術」)將會是個多元(multi-dimensional)、多文化(multi-cultural)、及無疆界(multi-disciplinary, cross-disciplinary)的局面。

 

文字|范菁文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音樂系與人類學系學士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