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期祭典儀式的表演到今天各類型式的演出,不妨由歷史發展的觀點來審視表演場地、表演型式與表演內容彼此之間鬆緊環結的關係,不難發現劇場建築結構的再變化與舞台視覺設計的再創新,每一世紀的「新」可以說是一種歷史演變的現象,從過去到現在形形色色,未來更是有不可預期的展望。
彼特.布魯克認爲:一個空的空間就是舞台。
從早期祭典儀式的表演到今天各類型式的演出,不妨由歷史發展的觀點來審視表演場地、表演型式與表演內容彼此之間鬆緊環結的關係,不難發現劇場建築結構的再變化與舞台視覺設計的再創新,每一世紀的「新」可以說是一種歷史演變的現象,從過去到現在形形色色,未來更是有不可預期的展望。回顧劇場歷史的發展,從純文學的戲劇展演至層面較廣的表演藝術,舞台視覺藝術美學和文字一樣牽引著觀衆思緒。
因戲劇而建構劇場
古希臘時期,觀衆在蔚藍的天空下欣賞震撼人心的酒神節戲劇演出,劇場利用山坡和山坡下的一塊平地組成,觀衆在山坡上或站或坐著欣賞,而平地則供演員表演。希臘與羅馬的永久劇場都是在偉大劇作完成後才建構。羅馬的宗敎節慶爲了各種比賽而搭建臨時場地。西元前七十五年,在龐貝建構第一座永久性劇場取代臨時場地。羅馬劇場與利用山坡爲觀衆席的希臘劇場不一樣,它是建在平地上,表演舞台和觀衆席的高度是一樣而且相連。在當時,建築師爲了配合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煞費苦心設計建築體,甚至考慮觀衆免於日曬雨淋之苦,如何加蓋屋頂,才慢慢發展出各種不同的表演空間及建築,如圓形劇場、馬戲團表演場地與競技場等。
到了中世紀,基督敎會的宗敎劇大量釋出演出,這一點和希臘戲劇有一點雷同,都和宗敎儀式有關,後來演變漸漸脫離宗敎而世俗化。中世紀宗敎劇演出中,大型佈景出現,代表天堂、地獄等地方的景物搭建在舞台上,敍述聖經故事,有時爲了表達神蹟顯靈,演出中還有特殊效果的表現,例如噴水的井、突然崩裂的墓石、噴火的魔頭、房屋倒塌等,這些都牽涉到機械傳動技術原理。
十六世紀之間,英國劇場之發展在伊麗莎白女王的支持下,大放異彩,不論重建或改造的劇場大小均不一,形狀也不同,有五邊的、圓的、方的、八邊的,但都是相類似的建構:中央無頂空間,稱爲「場」,四週圍繞三層有屋頂的廻廊,是觀衆區形成劇場之外圍部份;有一個高約四至六英尺的平台,伸向「場」的中央,這個平台則爲表演區。觀衆可圍繞在舞台的週邊,廻廊內的觀衆也可以從三邊看到舞台區演出。舞台上下都有機械裝置,包括起重機、繩索、升降東西的滑輪等,可供特殊效果及演員出入用。伊麗莎白時代劇場把源自希臘、羅馬、中世紀的劇場個別擁有的長處結合在一起,在一個劇場裏同時有各種功能。
鏡框式舞台的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演出活動也由戶外移進室內。一六五八年,義大利建構了一座世界上第一個擁有鏡框台口(Proscenium)的劇場──法爾納斯劇場,將演員表演區和觀衆區明顯地分開,舞台的設計較之以往得到更多的發揮,也漸漸形成一種專門的學問。許多畫家和建築師熱衷於透視佈景,利用舞台兩側經過加工繪製的景片,一道一道地呈現整體深遠壯濶的場景,如:廣場、廊柱、森林洞穴等,利用透視美學達到逼眞視覺效果。薩巴堤尼(Nicola Sabbattini)是一位建築師、舞台設計師及機械師,寫了一本關於「舞台佈景和機械結構手册」,算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舞台技術硏展總結。這本書是硏究十七世紀劇場的主要資料。
十七世紀中期,鏡框式舞台已發展相當成熟:兩側邊翼幕、大幕、透視法佈景、換景的機械結構及製造特效的機關。這種劇場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一直延用至今。
進入到十九世紀,當戲劇理論出現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時,這種透視法佈景就無法存在。因爲要符合寫實場景之需求,「第四面牆」(註)的理論出現,盒型封閉的佈景衍生而出。如果只靠翼幕和景片就難達到寫實效果。因此特殊用途的佈景愈來愈多,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利用機械換景的方法很多,新的換景方式也一一產生──旋轉式舞台、升降式舞台、滑動式舞台。
二十世紀的劇場與舞台擺脫了以往自然主義狹隘的寫實觀念,加上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走向更寬廣的境界。劇場只要依據劇場的演出功能設計所有可能輔助演出的劇場機械結構,安全無虞,特效完美。舞台設計只要按照戲劇的要求去設計創造外在的環境,以求更貼切地表現戲劇的精神內涵、人物的心理活動。利用可變化的戲劇空間,視覺想像的美學符號、場景調度的手法,現代科技的新技術、新材料,所有一切客觀條件的搭配,創造寫意和寫實的表演藝術。圓形劇場、開放式劇場,甚至走出劇場到街頭、公園,任何場地都可以進行演出,所有呈現的方式便非常多樣化。在未來,劇場(表演的場地)與戲劇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多樣而不可測的。
註:法國的André Antoine(1858〜1943)於1887年創立自由劇場,曾說:「舞台前沿應是一面牆,對觀衆而言是透明的,對演員是不透明的。」
文字|容淑華 國家劇院演出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