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帕拉契博物館穀倉式入口(韓國鐄 攝)
藝術之旅 藝術之旅

阿帕拉契之音 美國南方傳統的再現

對民間藝術,尤其音樂的愛好者來說,阿帕拉契博物館的最大誘惑是一年一度的田納西秋季團圓節,除了一百多個手工藝品攤位和一些早年南方歷史再現的帳棚之外,整個農場幾乎是遍地音樂,有如蜂窩,各地英雄好漢全都齊集到這裡會師奏樂。

對民間藝術,尤其音樂的愛好者來說,阿帕拉契博物館的最大誘惑是一年一度的田納西秋季團圓節,除了一百多個手工藝品攤位和一些早年南方歷史再現的帳棚之外,整個農場幾乎是遍地音樂,有如蜂窩,各地英雄好漢全都齊集到這裡會師奏樂。

從民俗學的角度來看,美國的民俗文化重點可以分爲新英格蘭(東北)、南阿帕拉契(Appalachia)、奧沙克(Ozarks)、中西部和西南五區。最有「本土」風味,又最能代表「古早」傳統的是奧沙克和南阿帕拉契山區。後者不但是尋幽探勝的桃園,還是硏究發掘的寶庫。

和大西洋大致平行的阿帕拉契山脈北起加拿大魁北省,南達美國東南,全長一五〇〇英里。其南支通過或毗鄰維吉尼亞、西維吉尼亞、肯塔基、北卡羅萊納和田納西諸州。屬於此山脈南支,介於北卡羅萊納與田納西之間的大霧山(The Great Smoky Mountains),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最高峰六千六百四十三英尺,已闢爲國家公園,是旅遊勝地。

這整個南阿帕拉契山區以保存美國早期文化著稱。二十世紀初英國音樂學者夏普(Cecial Sharp)不遠千里,來到這一帶收集在英國已瀕臨消失的敘事歌(ballad),獲一千多首。當代美國民族音樂泰斗洛馬客斯(Alan Lomax)則專程上山錄製了記錄片《阿帕拉契之旅》Appala-chian Journey。

山地人和他們的音樂

十八世紀時,歐裔移民陸續來到南阿帕拉契山區,篳路籃縷,開墾定居。由於交通不變,少與外界接觸,他們從英倫三島帶來的習俗因應這裡的環境,孵育出一個具有地方性的新文化,即一般所稱的阿帕拉契文化。

這些開天闢地的先民以農爲主,兼營小畜業;後來時代環境變遷,也有一些加入開礦和造鐵路的行業。他們的經濟條件偏低,但生性樂觀,堅忍耐勞,熱情好客,珍惜傳統。在廣播和電視尙未發明或傳入之前(連電都沒有),他們工餘最大的娛樂就是講故事、說笑話、唱歌和奏樂。音樂在他們的生活中是很自然的活動,幾乎人人參與。二〇年代,山區男子下山入城尋找較優厚的工作,被城市人稱爲山地人(Hillbillies),帶有一點嘲笑的意味。他們帶來的音樂就被稱爲山地音樂(hillbilly music)、鄕村音樂(country music)、或老調(old-time music)。從一九二〇到三〇年代,唱片公司看上了這類音樂的潛力,大加錄製發行,形成潮流,直接影響到大衆化和商業化的鄕村音樂、鄕村西部音樂(country-western music)和靑草音樂(bluegrass)。時至今日,這種早期的山地音樂也被公認爲最能代表美國的正宗民間之音了。

一般來說,山地音樂繼承英倫,尤其英格蘭和克爾特(Celtic)的敘事歌傳統,樂曲有整齊的樂句,穩定的節奏,大調爲主,旋律合於功能和聲;其歌詞平易土俗,多和愛情、幽默、冒險、天罰等主題有關。所用的樂器以弦樂居多,提琴領先,其演奏的風格和技巧傳自蘇格蘭和愛爾蘭;吉他和班爵次之,曼陀鈴是後來下山之後才加入的。還有兩件樂器十分重要,即阿帕拉契叨絲摩(Appalachian dul-cimer),也叫山地叨絲摩(mountain dul-cimer)及錘擊叨絲摩(hammered dulcimer,揚琴)。但是這些樂器後來沒有被引入演變出流行的樂種,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另外,兒童們參與的小節奏樂器有靈活小人(limber-jack)和樂杓(spoons)。樂弓和口弦也時有所聞。

阿帕拉契博物館

美國南方的人一般比較守舊。和南阿帕拉契文化接近的人們更以這個傳統爲榮。所以在肯塔基、北卡羅萊納和田納西州都有阿帕拉契博物館,以保存及發揚該區的特色文化。田納西的阿帕拉契博物館(Museum of Appalachia)就是其一。它並不十分著名,但卻能代表當地人的一份心意和榮譽。

阿帕拉契先民的後代艾文(John Rice Irwin)有鑒於山地文化之日漸凋零,又回想到祖輩開墾的艱辛,和他祖父要保存傳統的叮囑,花了二十年的時間走訪山地,收集世代留下的遺物,於六〇年代在田納西州東部人口僅一千三百的小鎭諾雷斯(Norris)開創了一個阿帕拉契博物館。該鎭位於田州第三大城納克斯維爾(Knoxville)之北十六英里,距大霧山區也不過五十多英里,可以說地靈人傑,是傳統植根較深之處。大家所熟習的鄕村音樂中心則在田州西部的納許維爾城(Nashville)。

剛成立時,這個博物館佔地二畝,僅有兩間木屋。幾十年下來已擴充到六十五畝,大小木屋三十間,包括一棟大展示館,其內兼作聚會所和紀念品店,還有一棟典型南方二層的名人樓。

整個博物館的設計就是一個農村,背依山林,旁繞小溪,木屋此起彼落,牛羊點綴其間。每一棟建築都代表早年墾荒生活的一面,例如磨坊、鐵工、製革、紡織、畜棚、倉庫、敎堂、小學等等。其中的一些木屋建於十九世紀,從原地原封不動搬移過來。有一些老人隨時在工作和示範,包括現代生活也有的餵家畜、整花園等等。當然也少不了門前簷下的鄕土音樂演出。

新添的名人樓是一棟展覽館,展出早年生活的用品、工具、玩具、樂器和圖片或照片。誠如創立者艾文說的,「除非瞭解我們的過去是怎麼來的,我們根本不能珍惜今天的環境,或知道將來何去何從。」那一整間的樂器和民間樂人圖片令人留連忘返,也顯示了音樂在早期生活的地位。

《紐約時報》說這個博物館「令人領略到一種生活的方式」。《洛杉磯觀察報》則稱它是田納西州「最有力的武器」。難怪它雖然不聞名遐邇,也還是訪客如流,一年四季皆開放,只關聖誕節一天。

秋季團圓節

對民間藝術,尤其音樂的愛好者來說,阿帕拉契博物館的最大誘惑是一年一度的田納西秋季團圓節(Tennessee Fall Homecoming),定於十月中旬舉行,從星期三到星期天,但星期三是專門開放給學生團體、作爲敎育後代之用。除了一百多個手工藝品攤位和一些早年南方歷史再現的帳棚之外,整個農場幾乎是遍地音樂,有如蜂窩。原來各地英雄好漢全都齊集到這裏會師奏樂。大會提供幾個舞台作爲定期表演,其實有的就在牛棚之前臨時搭起。但更有趣的是「流動樂站」,即人們隨地聚集就合樂,有坐有立,盡情陶醉於古曲老調之中。有一個這樣的情景:一個路過的人不邀自來,取出提琴,半途加入,等到曲終才自報姓名,先來者也一一表示歡迎。

巡廻各「音樂站」,最常聽到的當然是鄕村音樂和靑草音樂。上述的各種樂器都看得到。由於位處南阿帕拉契,所以阿帕拉契叨絲摩出現的機會尤多,包括敎學的一角。玩具樂器如樂杓也有大人在玩。環顧一下,參與者男女老幼皆有,還有全家人人奏樂的。山坡上傳來蘇格蘭風笛之聲,羊棚前遇到北歐帶鍵提琴,似乎加錯了行列。總之,整個會場那種以樂會友,合樂齊歡的場面,令人感動。誰說美國沒有民間音樂文化?

不可否認,這個博物館的開設正如台中的九族文化村、彰化的民俗村等,有其觀光營利的目的。但正如台灣的例子,它再現故舊習俗,帶給人們緬懷過去的悠情,是應予以肯定和推介的。而其提供民間藝人歡聚合樂的機會,則更勝一籌。對於嚮往民間音樂的人,這個以樂爲主的團圓節簡直有如仙境。柯普蘭(Aaron Copland)的《阿帕拉契之春》Appalachian Spring是美化了南阿帕拉契的芭蕾舞曲,親臨其境之後才體會到眞正的阿帕拉契之音!

 

文字|韓國鐄 美國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教授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