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依.富勒的舞蹈身影首次被影像擄獲。(本刊資料室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二〇〇〇回眸「藝」瞥/從娛樂到藝術的舞步/科技影響篇

從舞台舞上螢幕

當代,許多著名的編舞家都藉由影像來助長其舞作的豐富性,或將作品為鏡頭改編,甚至加入導演的行列,藝術結合科技促使舞台成為多媒體的大熔爐,再加上電腦科技的迅速擴張,將影像舞蹈推向另一個巔峰!

當代,許多著名的編舞家都藉由影像來助長其舞作的豐富性,或將作品為鏡頭改編,甚至加入導演的行列,藝術結合科技促使舞台成為多媒體的大熔爐,再加上電腦科技的迅速擴張,將影像舞蹈推向另一個巔峰!

表演藝術在二十世紀末的最後一百年,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巨變。從未來主義、結構主義、達達、超現實主義、包浩斯、行動藝術、觀念藝術,到進入排山倒海的「媒體世紀」中,科技成爲影響藝術與舞台表現的主因之一。生活中的各種物體、事件或發明,諸如水、火、動物、燈光、機械、雷射等,皆不斷地被運用至舞台表演中。藝術結合科技促使舞台成爲多媒體的大熔爐,加上電腦科技的迅速擴張,也將影像舞蹈推向另一個巔峰!

多媒體與科技對舞台表演與藝術交流的影響與日俱增。影像時代雖不是新名詞,但它對藝術文化甚至經濟生活產生了無遠弗屆的影響,透過電腦與電視,人們可以在家讀電子書、看電影、聽音樂、查股市、打高爾夫、購物聊天等,它幾乎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即使像舞蹈這般稍縱即逝的瞬間藝術,也藉由錄影而得以保存。

如果你看過百老匯的歌舞劇,你肯定記得《貓》cats劇裡的太空飛碟,或《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金碧閃爍的吊燈,瞬間由劇院大廳滑進舞台的驚人開場;或者《西貢小姐》Miss Saigon劇末從上空降至舞台的直升機;以及《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的旋轉舞台等。這些高成本的商業劇著實滿足了觀衆聲光色影的視聽需求,在享受載歌載舞之餘還有身歷其境的眞實況味。但是,這些名聞遐邇的演出鮮少在亞洲巡迴,倘若這些歌舞劇能舊作新詮、重新爲電影改編,即便無法呈現同一面貌,也不至於讓未曾遠渡重洋的觀衆望塵莫及。但我們不禁質疑,透過第二媒介,它是否能忠實地記錄原作?這個再現和原作間有何差距?舞蹈與影像是如何開始相互踫觸?影像對舞蹈究竟產生了什麼作用?

舞蹈影片的發展

德國科隆SK文化基金會(Stiftung Kultur Köln)的媒體研究員Ulrike Boecking(註1)指出:舞蹈在影像方面涵蓋的層面極廣,所謂的「舞蹈影片」(Video Dance),我們很難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每個時代出現不同的名稱,像是「編舞影片」(Chorecinema)或「電影舞蹈」(Cinedance),人們經常使用同一名詞卻意指不同範疇。舞蹈影片在當代的定義是:「以動作主導的獨立創作或經過處理的舞蹈影像,而不僅是記錄舞蹈的附庸。」影像與舞蹈的關係明顯地分成兩個界線:爲保存舞蹈所拍的紀錄性質的影片,或專指特別爲影像編舞而攝製創作的舞蹈影片。而一部影片,也可能先用電影膠卷拍攝,但爲達到某些特殊效果,例如採光極暗時,便使用數位攝影機來拍,然後在電腦裡剪輯,最後則是放映在大銀幕上,你已經很難用錄像(video)、影片(film)或數位(digital)來界定它了。

回顧早期的舞蹈電影,我們不難發現,首先將舞蹈呈現於銀幕上的不是編舞家或舞者,而是拍電影的人。若要一探究竟,追溯當初的動機,無非是這些電影從業者認爲:舞蹈動作極適合做爲描繪電影影像的元素。但雖然早期的電影工業快速發展,舞蹈電影卻不被看好,多數芭蕾舞的編舞家認爲,將活生生的舞蹈經由鏡頭拍攝而置於平面的二度空間,不僅破壞動作的美感也無法呈現動作的張力。

最早的舞蹈影像紀錄是一八九七年艾德森(Thomas Alva Edison)所拍的首部影像作品《安娜貝拉》Annabella,它主要是以洛依.富勒(Loie Fuller)的婆娑舞姿做爲影像之表現。它除了忠實地記錄了富勒的舞作之外,並且企圖在影像中再創作富勒的嶄新燈光設計。

今日大多數舞蹈影片還是以記錄性質爲主,但隨著機器與科技日新月益,即使是記錄性質的影片,在採取鏡頭角度的運用上也廣泛地使用各種技術,例如,特寫鏡頭、遠景、慢動作、重疊影像、短暫靜止畫面、變換顔色等,都是簡易器材即可操作的技術。一九〇三年,米樂斯(Georges Méllès)的影片《芭蕾大師之夢》Ballet Master's Dream,便利用攝影機「停格」的功能,大玩時空跳接的把戲,像這樣的影像就不可能在實際舞台演出中呈現。

一九二〇年,許多德國與法國的前衛運動藝術家,將他們的創作與影片結合,成爲今日影像舞蹈的濫觴。例如,侯特曼(Walter Rothmann)在其作品中結合一個框架型的道具,藉由蒙太奇的剪輯手法,將純抽象的流線引進影片中,類似於流動舞蹈的意象。法國的前衛藝術家Fernand Léger、Man Ray與 Dudley Morphy則發掘人體與日常生活用品之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動作,他們將一個老婦人爬階梯的沈重動作,以快速重複的技法,製造了老婦人不費吹灰之力在梯間不斷上下跳躍的趣味。這些影片捨去故事架構,而以動作本身的意象製造張力與意義。

歌舞片時代

雖然,電影的無聲時代已有留聲機或現場的伴奏,但聲音與影像同步卻一直到一九二八年才成功,這也意味著舞蹈結合音樂進入影像的開端。藉此,娛樂工業馬上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在一九二九至三七年期間,好萊塢將美國的音樂劇拍攝成電影,導演與編舞家成爲流行的合作組合,共同將愛情故事結合劇院魅力展現於耀眼的黑白歌舞片中。

但這類型電影直到一九三四年才明顯地受到觀衆的矚目。Busby Beokeley在其影片《貴婦》Demes中,讓女舞者們在鏡頭前跨步踢腿,他不僅「編」了舞,還愼重考慮動作與鏡頭取攝的位置角度等。例如,他從上端拍攝的長鏡(top-shot),便極爲出名,這個從上往下的拍攝角度,讓空間變得虛幻,這些失去地心引力的動作,在鏡頭微妙的移動中產生奇景。

一九五〇年,金.凱利開始與好萊塢的華德.迪士尼合作,卡通畫家不僅讓舞者置身於想像世界中,並且讓凱利與卡通人物共舞。例如五六年《舞會邀請函》的作品中,即利用凱利和女舞伴在工作室所拍攝的影片,以特殊拷貝技術,由卡通人物取代女舞者。當年歌舞片的美學觀與技術創舉,顯然仍影響著今日的影像從業者;不同的是,當今的數位器材與電腦剪接提供了更多驚人的特殊效果。

影像舞蹈在美國

一九四〇至六〇年之間,美、英的獨立片導演,受到二〇年代歐洲前衛電影的影響,拍製了許多小成本或爲少數觀衆欣賞的片子。到一九四〇年,影像舞蹈才首度建立自我的語彙。回溯較早期的獨立舞蹈影片,是由戴倫(Maya Deren)所導的三分鐘影片《爲攝影機編舞之研習》A study in choreography for camera,戴倫曾與編舞家杜漢(Katherine Dunham)工作數年,而她與前衛電影導演Alexander Hackenschmied的工作經驗,教導她如何透過鏡頭去欣賞動作,這是首部專爲攝影機編舞的影像舞蹈。她在作品《在這部影片》In this Film的節目單寫道:「藉著電影技術的開發,空間本身即是參與編舞的主要原動力,在這個認知中,影像舞蹈是一個空間與舞者的雙人舞,而攝影機不僅是個觀察敏銳的眼睛,它更擔負了創造的責任。」

五〇至七〇年代,美國的舞蹈影片發展迅速,爲了將舞蹈構想藉由影像來呈現,許多舞者與編舞家加入電影導演的行列,許多基金會及機構支助舞蹈影片,像公共電視(CPB)、國家藝術基金會等,亦曾補助每個影片計畫兩萬美金。甚至傳統電視節目《舞蹈在美國》Dancing in America,除了將焦點放在古典芭蕾之外,八〇年代以後,也開始吸收新世代編舞家爲電視台改編其舞台作品,並且播放實驗性與獨立製作之影片。但至八〇年末期,美國的公共基金大量刪減後,便停止了實驗性作品的播放。現在,公共電台在收視率與私人電台的壓力下,先前對舞蹈影片的資助也成了過往雲煙。

永遠創新的康寧漢

在衆多的編舞家之中,模斯.康寧漢算是實驗最廣的舞蹈家。在五〇至六〇年期間,他融合舞蹈與電影,並且與舞台設計者、導演共同合作。七〇年代他利用錄下排練的過程的影片來修正舞蹈,在那時期,他發掘了經由鏡頭與攝影,編舞被改變的觀點,他同時預期到以影像發展作品的挑戰性。正當他與音樂家約翰.凱吉及畫家羅森柏格嘗試新實驗時,他也和導演亞特樂斯(Charles Atlas)發掘影像舞蹈的可能性。康寧漢曾說道:「人們看了這麼多年的電影,已經完全習慣它了,沒有理由不去開發它」。九〇年代,他則以電腦軟體編舞,這項創舉又將人體與電子科技帶入新紀元。

在每一次與不同媒材的合作中,康寧漢總有新的發現,他認爲舞蹈在台上與影像中的差異在於:「動作透過鏡頭比你直接用肉眼看時來得更快,當你看到極快的動作,你捕捉的意象也跟著加速。在台上可以數到十秒的動作,你只能在電視上看到兩秒。所以我試著將動作加速,去達到這個技術。但如何將動作變快?不僅是單純的加速,而是如何處理整個作品。我想它也發生在生活周遭中,電影促使電視加快,生活中所有事物都變快了,可能就是因爲電視的關係。我不認爲這一定是好、是壞,但它確實已經存在並且成爲你可以利用的東西。」

歐洲的藝術電視台對影像舞蹈的推波助瀾

一九五〇年,法國導演昆尼(Louis Cuny)便已將莫里斯.貝扎(Maurice Béjart)的舞作搬上電視,但基本上仍以保存編舞的完整性爲主。六〇年以後,貝扎和另一導演曼能(Hans Van Manen)受到電視台的委託,製作了「TV-ballet」的節目,不但加入了故事情節,還拍了台下的實際生活,舞者兼顧了演員的角色。六〇年晚期,德國的WDR電台也製作了系列性的舞蹈節目。曼能在一九七九年與舞者達菲斯(Coleen Davis)合作的《生活》Live,當舞者在現場演出時,曼能將事先拍好的同一舞作,以兩倍大的影像同步投射於舞台背幕上,其效果像個放大的鏡子般。這樣的手法,至今仍廣泛地被使用著,例如,美國編舞家柴德斯(Lucinda Childs)便以分割畫面的方式,同時呈現舞作的各種角度或者並列遠、近鏡頭的多重效果。在短時間內,觀衆還可以維持其專注力,但這種組合多半讓觀者有視覺干擾之嫌。另外,英國的BBC與「第四台」電視台更是扮演著影響全歐舞蹈影片發展的角色(註2)。

八〇年後期歐洲影像舞蹈的第一波盛況

在歐洲,法國算是最早開始發展影像舞蹈的國家。七〇年時,康寧漢的影響漂過大西洋在法國滋長,包括由美移居的編舞家卡洛琳.卡爾森(Carolyn Carlson)及蘇珊.柏吉(Susan Buirge),以及同一時期由美返回的法國新進也加入舞蹈影片的行列;而亞維儂舞蹈節及影像舞蹈節是最佳的呈現處。而最大的功臣乃是法國文化部長Jacques Lang,透過他的大力鼓吹,不僅使舞團林立,更吸引了許多外國舞者到法國工作。政府還特別補助發展舞蹈電影的機構,使許多編舞家能將其舞台作品拍製成影像,可謂盛況空前!

過去十年,英國與荷蘭在影像舞蹈上已有顯著成就,多數新製作幾乎是出自這兩個地方。今日,在此方面發展極爲蓬勃的除了美、英、荷、法等國之外,其他諸如德國、奧地利、瑞士、加拿大等,皆靠特殊的舞蹈電影節或獨立電影獎項推廣。例如,歐洲極爲著名的「國際舞蹈電影節」(International Dance Screen Festival),便是由德國與奧地利合辦,獎項分成舞台原作錄影、爲鏡頭重編之舞台作品、專爲影像拍攝的編舞作品及紀錄片等四類,每項獎金爲三萬馬克,得獎作品並且有機會在美國、澳洲、日本、加拿大及歐洲等多國的電視節目中播出,今年的參賽者就有兩百名,可見競爭之激烈。

當代,許多著名的編舞家,經常藉影像來助長其舞作的豐富性,或將作品爲鏡頭改編,甚至加入導演的行列,例如梅芮迪斯.蒙克、碧娜.鮑許、大衛.帕森斯(David Parsons)、比爾.提.瓊斯及威廉.佛塞等國際知名的編舞家,皆對影像媒體有獨特的創見。其中幾個極爲出色的作品,包括莫米克思(Momix)舞團的舞蹈影片《展覽會之畫》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即融合了音樂、舞蹈、繪畫、裝置與服裝,藉由水底、城堡、畫廊、塔台與田野等場景,將肢體音樂影像化。另外,K計畫舞團(Charleroi/Danses-Plan K)的舞作《移動目標》Moving Target,則以電腦繪圖影像,探討精神分裂的身體動作,並且以鏡面似的建築場景混淆內外空間,以及透過影像讓舞者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中。

舞蹈數位學派(digital school of dance)

將舞蹈學派、電腦科技與數位影像結合的,首推編舞家威廉.佛塞。佛塞曾指出:舞蹈本身無法在它的時代恆久存在,根據歷史只有一般的舞蹈觀念倖免殘存,但它們都不是清晰且實體的記錄。佛塞是最早使用數位媒材(Digital Media)於排練的編舞家,這套特別爲法蘭克福舞團設計的「即興科學技術」(Improvisation Technologies)光碟,主要是爲了讓新進舞者能快速地適應佛塞的獨特技巧而設計的。德國藝術媒體中心(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ZKM)的設計師Ziegler、Kuchelmeister與舞者Haffner,在一九九四年研發了此軟體,它如同電子舞蹈影像辭典,不僅是電腦科技融合舞蹈的一大突破,更是歷史上記錄舞蹈的重大發明。

這套光碟包含四大項目:一、理論(Theory),由佛塞親自解說其舞派原理的一百個理論章節,並有舞者清淅的動作示範圖解。二、例子(Example),經由動作影像的實例學習相關動作,並可跳至「表演」去對照實際舞台演出的組合動作。三、排練(Rehearsal),從點至線、線至面去分析動作,藉由「落下曲線」等基本動作語彙,快速又精確地學習其技巧特色。四、表演(Performance),以舞作《統治自我意欲》Self Meant to Govern爲例,窺其舞派原理至編舞的整個發展脈絡。此光碟的主要特點在於,使用者可以任意點選四個不同攝影角度(如平視或仰角)來觀摩整個舞作,且可以隨時切換,經由連結,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尋得路徑。而且它也可以轉成慢動作,方便分析動作的細節。有了這套光碟,佛塞的學派與著作將可以鉅細靡遺地永久保存、傳承。

科技與商業對藝術的影響是好、是壞,我們終究難以蓋棺論定。今日,人們已可以藉各種軟體來編舞、作曲、拍電影與建築設計等,不久也將能在自家電腦觀賞全世界的舞作或展覽。走筆至此,想起美國A1cor組織裡,希望拜科技昌明之賜可以在未來復活與長生不死的冷凍屍體;以及在英國經過兩百七十七次才複製成的綿羊「桃莉」,看來「拷貝」人類的神話也指日可待了。偉大的二十一世紀,讓人期待又害怕!

註:

1.本文特別感謝Ulrike Boecking接受採訪與提供資料。

2.請參考本刊第六十二期「舞蹈影片在英國」一文,黃琇瑜。

 

文字|俞秀青  人體舞蹈劇場藝術總監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