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俞秀青

發表文章 70 篇
  • 奧立佛.杜柏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專訪法國編舞家奧立佛.杜柏 當你可以閱讀身體,你就懂得這個世界

    非科班出身的法國編舞家奧立佛.杜柏,廿三歲才決定投入舞蹈成為舞者,沒有典型舞者身材但極具個人特色的他,曾與多位歐陸大師合作,更以編創作品《殘暴》備受矚目。即將來台的作品《悲.慾》,由十八名男女舞者同台全裸演出,藉由最直接的赤裸,演繹人類肉身之苦,杜柏說:「透過赤裸體現,觀眾反而會反觀自我、透視自己的內在肉體如同一張世界文明史的地圖,當你可以閱讀身體,你就懂得這個世界。」

    文字|俞秀青、高雄春天藝術節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 田采薇《The Man》以非常細微的方式表達了兩性主從又壓抑的關係。
    舞蹈

    浪跡天涯的困頓與反芻

    簡麟懿的《囚》呈現簡潔有力的肢體,將動作細膩地切入音樂旋律,頗有禪風意味。田采薇《The Man》融合歐陸劇作裡Dramaturgy思維,以非常細微的(subtle)方式表達了兩性主從又壓抑的關係。洪綵希改編自童話的《藍鬍子》則是以概念方式表現人類權力慾望的抽象作品。透過作品,舞者將國外經驗反芻呈現

    文字|俞秀青、林政億
    第285期 / 2016年09月號
  • 舞台設計以阿拉伯建築的圖騰剪影,搭配具透視性又立體的漸層燈光,創造出豐富視覺。
    舞蹈

    情慾流竄的《一千零一 深夜》

    編舞家為了強調很多的「夜」,整齣舞作極為側重情慾誘惑與性愛動作之展現,不論是男女、女女、男男之雙人肢體的編排上,都有明顯且露骨的肌膚之親。普雷祖卡在群舞的處理上,重複了較多類似模組的編舞手法,如將舞者分成不同群組,但做一模一樣的組合動作,變化及層次顯得薄弱。

    文字|俞秀青
    第270期 / 2015年06月號
  • 《熱情馬祖卡》中,舞者用塑膠布裝水,像是在游泳池裡面玩耍。
    特別企畫 Feature

    高牆、泥土、大瀑布 舞動人生的魔幻旅程 瘋狂、刺激又極致的鮑許美學

    舞蹈大師碧娜.鮑許的舞台風景,總是讓觀眾瞠目結舌、驚嘆稱奇,不管是水汪汪的一方池塘,隨舞者激舞飛揚的一台泥土,或是潺潺流動的一泓瀑布,以及即將在國家戲劇院舞台上、轟然倒下的一堵空心磚高牆鮑許的創作美學超越美醜,突顯人類底層的情感,也尖銳批判人性的荒謬,透過自然、生活真實的舞台再現,超越想像的舞台景觀,鮑許的作品給予觀眾深入刻寫人性的魔幻旅程。

    文字|俞秀青、林鑠齊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 瓊斯創造了一百八十幾個由其自身生命經歷所挑選的故事,再從中隨機演出。
    舞蹈

    隨機獨立演出 挑戰觀眾習性

    長期以來,多數觀眾已習慣舞台上的演出元素,都是環環相扣的。此作直接顛覆觀者的刻板印象,並斬釘截鐵的告訴觀眾這場表演是各自獨立,且內容故意不相干,無疑震盪了許多人重新看待表演藝術。

    文字|俞秀青、PaulB Goode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高雄春天藝術節─歐卜劇團《蘿絲小玫瑰》

    文字|俞秀青
    第255期 / 2014年03月號
  • 俞秀青以芙烈達.卡蘿的一生為靈感編創《激 戀》。
    舞蹈新訊

    以芙烈達.卡蘿一生為靈感 俞秀青《激 戀》 探索激烈苦痛的生命本質

    文字|鄒欣寧、俞秀青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阿喀郎.汗 DESH

    文字|俞秀青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 一雙投射在床前的眼睛,如窺探之眼端詳躺在床上的女舞者。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光影與身體 鋪陳非常「床笫關係」

    在澳門藝術節看以色列多媒體舞蹈《同床異夢》

    由兩位以色列藝術家舞台導演兼燈光設計尤然.摩勒與編舞家約南.卡爾米聯手打造的《同床異夢》,多種燈光變化加上豐富的肢體動作、音樂,並結合影像及舞者、操偶等元素,呈現錯綜複雜的男女關係。兩位創作者表示,最大的挑戰就是不能因為技術問題而影響動作、氛圍,一定要找到平衡點,絕對不可妥協!所以整個製作非常耗時,過程中舞者們也極為艱辛。

    文字|俞秀青
    第247期 / 2013年07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十鼓擊樂團《十鼓橋糖水劇場定目劇》

    入圍五十二屆葛萊美獎最佳民族音樂專輯、二○一○美國獨立音樂獎、及兩度入圍金曲獎的十鼓擊樂團,從二○○○年成立至今,足跡遍及澳洲、美國的拉斯 維加斯、紐約、羅德島與加拿大溫哥華等地,並受邀參與無數國際鼓樂節及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等演出。二○一○年十鼓擊樂團承租高雄橋頭糖廠的北邊閒置倉庫,投 注創意巧思、結合糖廠閒置空間,首創定目劇夜間煙囪水劇場,將藝術、文創產業與觀光合併,打造全新糖廠新風貌為「十鼓橋糖文創園區」。此定目劇藉在地宋江 陣與台灣各地風俗民情為創作主題素材,以打擊樂的演奏形式,搭配大水幕、烽火台、4D投影及奇幻水景,頗令人期待! 觀眾可以輕鬆地到高雄二日遊,達到觀光娛樂又可欣賞難能可貴的高科技製作定目劇。

    文字|俞秀青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 早在一百多年前,現代舞之母依莎朵拉.鄧肯就已把建築空間納入她的舞台及源源不斷的創作泉源。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以身體詮釋建築 與空間共舞創意

    空間對編舞家來說,一直是首當其衝的課題。舞蹈藝術與空間、建築的對話,從古至今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論是在舞台上所設計建構的建築實體,或是舞蹈和現成建築物產生的聯合演出等,這兩者皆激發了編舞與建築極多的創意與革新。

    文字|俞秀青、本刊資料室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 俞秀青(右)與Samuel Harp在公寓中演出,為了在狹小空間製造身體爆發力,他們發展和牆面的互動。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窮中求變 處處劇場

    以身體、舞蹈與空間對話的創作方式,在台灣舞蹈界的例子也不少:從早年的俞秀青在公寓中的展演,近年周書毅在各個公共空間發展的舞作,到稻草人舞團、驫舞劇場等在非劇場空間的演出等,都可看到編舞家與空間對話的足跡。選擇非劇場空間表演,或有因找不到正規劇場空間的無奈,而「窮則變、變則通」,但對「表演」的重新質問,或許更是新一代台灣舞蹈人的創作立意。

    文字|鄒欣寧、俞秀青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 蔡瑞月舞作《牢獄與玫瑰》,2000年重建演出,由吳素君(右)詮釋。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Can Dance Talk About This?

    政治與生活息息相關,創作更與生活息息相關,那麼古今舞蹈創作者又是以何種方式與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政治對話呢?他們或是以隱喻手法呈現批判觀點,或是坦率直指政治真實,正因為「身體無法說謊」,創作者以身體為利器,發出內心的吶喊!

    文字|俞秀青、許斌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 Can We Talk About This?深入探討英國所發生的伊斯蘭教法問題,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課題。圖中舞者Hannes Langolf。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深入探討伊斯蘭教 就是要「事實」!

    繼二○○五年首度來台演出,向來不畏挑戰禁忌、顛覆世俗美感的DV8肢體劇場,將在五月份帶來最新力作Can We Talk About This?。編舞家洛伊.紐森藉此作探討伊斯蘭教的言論自由、審查與著作自由等議題,舞作名稱一語雙關;表面上像口語話的「我們可以聊聊」;但也反諷著,這事我們能談、可談嗎?

    文字|俞秀青、Fiona Cullen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 在對稱式的雙向白色X型伸展台上,幾位舞者不斷在來回catwalk上展示重新拆解、並置的黑色西裝。
    舞蹈

    高度風格化的跨界表演

    《介.入》是一齣高度風格化的跨界表演,從主題鋪陳、服裝、舞台、燈光、音樂、肢體動作到造型等所有設計,皆一體成型!每個元素、細節都被慎思考量,特別是動作編排,更切入意圖與內容去發展,而非套用現代舞領域的學院派技巧

    文字|俞秀青、劉人豪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 《出遊》中,眾生挑選那位悲泣顫抖的犧牲者,以衣物穿脫作為影射並藉著外力迫使女子就範,將群體的制壓層層地套在她身上。(林韶安 攝)
    舞蹈

    在精湛之後 期待不可取代的靈性

    雲門舞集2的舞者們,在長期的專業訓練下,身體的技術層面當然無庸置疑,但對於生命深度的詮釋仍有待加強。特別在《屬輩》中,舞者們仍停佇於「模仿」而無法將異己的撕裂精神與抽空情緒,完整地傳達!這也是作為一個表演者亟需思考的議題。

    文字|俞秀青、林韶安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 莎夏.瓦茲
    特別企畫 Feature

    莎夏.瓦茲 主宰空間的編舞大師

    莎夏.瓦茲是眾所公認繼碧娜.鮑許後的德國舞蹈劇場接班人,雖然兩人的風格截然不同。不到五十歲的瓦茲已交出令人驚嘆的成績,自一九九三年成立舞團以來,她已發表卅齣鉅作,和來自廿五個國家,超過一百五十名各界藝術家合作,除了每年不斷地推出新作以外,舞團一年演出超過一百場次,經常在國內外巡迴的節目高達十七個製作。這顆德國舞壇最璀燦耀眼的編舞巨星,無庸置疑已名列大師!

    文字|俞秀青、André Rival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鞏思袒莎.馬蔻絲
    特別企畫 Feature

    鞏思袒莎.馬蔻絲 百無禁忌的年輕人新寵

    來自阿根廷的鞏思袒莎.馬蔻絲,以其來自南美洲獨特的狂暴熱情打動了德國舞壇。她的作品瘋狂火爆、特立獨行且形式不拘,風格具強烈娛樂性,而且內容幽默、真切、大膽又百無禁忌。馬蔻絲曾在一次訪談中直言無諱地說:「我無法忍受時下的觀念性舞蹈,好像在對觀眾說,你們蠢到看不懂台上發生的事。我認為舞蹈可以同時兼具聰明、好看又令人易懂,讓觀眾在作品中找到共鳴!」

    文字|俞秀青、Marco Caselli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視窗 News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開

    【台灣】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開 透過專業委員的提名、觀察與學術論述等嚴謹之評選過程,「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從2010年近千檔展覽與表演中精選十五項入圍作品,兼具多元與創新的挑戰,帶您綜覽台灣當代藝術的獨特風貌。入圍特展並於即日起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同時也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誠品高雄夢時代店、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地舉行演講座談,有意參與者可查詢台新藝術獎網頁:http://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1_about/history_detail.php?MID=4ID=418 全台首座定目劇場「水源劇場」誕生 為了推動台北市的文創產業,台北市政府將羅斯福路公館商圈的水源市場大樓十樓規劃為「水源劇場」,計畫仿效百老匯的定目劇,打造全台首座「定目劇」劇場空間,未來水源劇場進駐的每一齣劇目檔期至少兩個月以上,劇場預計將於今年10月份完工啟用。水源劇場的總樓地板面積約2,182平方公尺,包括500席次實驗劇場、演員後台化妝室、燈光音響控制室、46席多功能小劇場、行政辦公室與公共服務空間等。市長郝龍斌表示,台北市每年的觀光客人數不斷成長,希望未來推出定目劇以吸引觀光客。文化局長謝小韞表示,北市府會邀劇場人士集思廣益,討論水源劇場未來營運模式,目前先行試辦,由文化局以三年時間完成委外為目標。 六校九科系投入「2011傳藝鳳凰花畢業聯演」 由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辦的「滿堂彩-2011傳藝鳳凰花畢業聯演」,將於5月的每個週末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登場,進行九場演出。此次聯演將全國傳統藝術相關科系畢業製作整合於宜蘭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接力演出,今年共有六所學校、九大科系投入,由超過四百位傳統藝術科系畢業生,呈現戲曲、傳統音樂、民俗技藝領域的

    文字|耿一偉、俞秀青、鄒欣寧
    第221期 / 2011年05月號
  • 《亂碼》的每個段落都不長,且畫面一直在流動、更換,讓觀眾處於一定的新鮮感中。
    演出評論 Review

    《亂碼2010》 南台灣觀眾的意外收穫!--評古舞團《亂碼2010》

    編舞家古名伸簡單說明:這場表演沒有結構、也沒有遊戲規則;《亂碼》看似亂跳、沒有規範,但排練很久,卻可以自由發揮。雖然每一齣現場演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亂碼》卻在每一場的內容、結構與細節大不相同,甚至截然不同。

    文字|俞秀青、林榮祿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1234下一頁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