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音樂殿堂博物館正門。(韓國鐄 攝)
美國 藝術之旅/美國

窮鄕僻壤,樂器重鎭

南達科塔州美國音樂殿堂博物館

在美國南達科塔州窮鄕僻壤的小城,竟有一座典藏名貴樂器的寶庫,這座因私人轉贈樂器而成立的博物館,因其豐富的收藏量與典藏的珍貴,而成為名聞遐邇的樂器博物館。

在美國南達科塔州窮鄕僻壤的小城,竟有一座典藏名貴樂器的寶庫,這座因私人轉贈樂器而成立的博物館,因其豐富的收藏量與典藏的珍貴,而成為名聞遐邇的樂器博物館。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博物館是文化中心、知識寶庫,必然設於通都大邑,車水馬龍如紐約、倫敦、巴黎、柏林等大都會,不然也在次一等的城市,更遑論專題如樂器的博物館。然而在美國中西部南達科塔州東南角,一個人口僅一萬、四面不著邊的小城弗米利恩(Vermillion)卻擁有一個有聲有色、名揚世界的「美國音樂殿堂博物館」(The America's Shrine to Music Museum),專門收集樂器。該館歷史雖短,卻發展迅速,已經可以媲美柏林、巴黎、布魯賽爾和維也納各地的同類機構。最近該館由艾佛瑞斯特女士(Margarct Everist)訂製捐贈的一套大型中爪哇甘美朗(gamelan)啓用。筆者應邀講習與主持其首演,得以參觀其展出和儲藏,訪問館長拉森博士(Dr. Andre Larson)並和推廣教育者瑞斯博士(Dr. Deborah Reeves)、擊樂教授史密斯博士(Dr. Sarah Smith)等多人交流,對此嚮往已久的勝地獲得較多的瞭解。

從一個私人的嗜好說起

音樂殿堂博物館現為弗米利恩城南達科塔大學的一個附屬機構,創立於一九七三年。但其來歷則要從其創辦人、管樂指揮家、也是現任館長之父安.拉森(Arne B. Larson,1904-1988)說起。老拉森一九〇四年生於明尼蘇達州南部的農家,六歲開始學樂器,經常參與家庭和教會音樂活動。及長,不願務農而走入音樂之途,先後入明尼蘇達音樂院和西北大學音樂院,專攻銅管樂器及指揮,畢業後在明州中學帶樂團,多次獲獎。他二十幾歲時開始收集樂器。時逢世界樂壇訂定440赫次(Hertz)為標準音,許多老的管樂器失去實用價値,被他一一收購。一九四三年他舉家南遷到南達科塔州,任布魯金斯(Brookings)城中學樂隊指揮,繼續擴大他的收藏嗜好,包括托人在旅行中隨時注意代為收購。到了一九六〇年代,家中上上下下已擠滿了二千件樂器,連出入都有困難,於是他決定捐贈給一個教育機構。當時雖然不乏爭取者,但南達科塔大學托天時地利之福,於一九六六年聘老拉森為音樂系教授,他領著幾部裝滿樂器的大貨車浩浩盪盪地進駐弗米利恩城,到一九七三年為該校成立中心。一九七九年整個收藏正式捐給州政府(該校為州立),當時已增至二千五百多件。一九八三年他將明州老家農地一六〇畝變賣的所得設置永久基金來支持該館,可謂盡了個人的一切力量。這就是一個人的嗜好,點滴堆集,加上無私的奉獻,終於建立了這個樂器中心的故事。目前該館的藏量已達一萬件。

老拉森除教學和指揮樂隊之外,還以演奏和講解所收集的許多樂器著稱,往往為參觀者提供新知,尤其給兒童帶來很大的樂趣。他於一九八八年逝世。

世界級的豐富收藏

音樂殿堂博物館是一座建於一九〇〇年的方形古典建築,有二層樓及地下室。正式的展覽室在一樓有二間、在二樓有六間,但走廊、拐角和梯口也佈滿了展覽櫃。大門外噴水池旁有一個提琴師與三個兒童的銅雕。一走上階梯進入大門是一樓,迎面就是泰北的超長鼓,長一百呎,重一千磅。左為可容一百人的拉森紀念音樂廳,右為小茶室(一支瑞士阿爾卑斯木號橫置於上)和圖畫館(兼館長室)。向右轉的樓梯口則展示人人樂道的柯林頓總統薩克斯風。大家都知道柯林頓會吹薩克斯風,一九九三年當選總統後,某家樂器公司僅製一百五十支薩克斯風作紀念,第一號贈給他,他於一九九四年轉贈給該館。

由於創始人拉森是銅管樂專家,該館的銅管樂器數量極豐,展出的還包括南北戰爭時代的全套軍樂隊樂器,倉庫內排列成行,高達天花板的銅管樂器還難以數計;和管樂隊相配的鼓、鈸自然也比比皆是。而各時代的橫笛、單簧管、雙簧管也不在少數。有趣的是口琴藏量達二千五百支。但為行家所稱道的則是一些極有歷史性,又堪稱世界少有的歐洲古樂器。

以鍵盤樂器為例,該館藏有英、法、荷、義、葡等國古代的大鍵琴、翼琴、鋼琴等。一台一七六七年葡萄牙製和一台一七八一年法國製的鋼琴皆用鋼琴發明者克利斯多富利(Barto1emeo Cristofri)的機械操作方式,都還能演奏。一台一八一五年維也納製的鋼琴具有七個踏板,其中一個可發出大鼓與鈸的音響(土耳其風的影響)。一台一六二〇年左右的小小箱風琴,內置三百六十支音管,具六個音栓,也能發聲,不過要勞駕另一人來鼓風了。

該館藏品最負盛名的則是十六、十七和十八世紀義大利的提琴樂器。名製琴師阿瑪蒂袓孫三代(Andrea, Antonia, Girolamo, Nicolo Amati)、瓜內里(Andrea Guareri)、史特拉底瓦利(Antonio Stradivari)等的名琴一一展現面前。其中有一支名為「哈里森小提琴」(Harrison Violin),是史特拉底瓦利一六九三年之作(頸部稍有加長),可謂無以論價的「鎭館之寶」,光保險費就要二百萬美金。該樂器是一九〇二年版《史特拉底瓦利傳》的封面圖,又在多本專書中被提到。其名來自一八九二至一九〇七年間的擁有者英國人理查.哈利森(Richard Harrison)。相繼擁有者有紐約的何庭根(Henry Hottinger)與韓國小提琴家鄭京和(Kyung Wha Chung),一九八四年進館。據說二〇〇二年將取出公演一次,必定轟動一時。該館還有史特拉底瓦利製作,目前僅存的二支吉他之一和僅知的二支曼陀鈴之一。還有一支名琴是阿瑪蒂(Andrea Amati)於一五七四年為法王查爾斯九世所製的大提琴,背面漆上王室標記與箴言,因而被稱為「國王」大提琴。

另外該館收藏了六百五十個提琴標籤、提琴製作工具等,也是研究歐洲弦樂製作的珍貴材料。

總的來說,該館的非歐、美樂器較少,雖然二樓有一間展覽室專門展出非洲、東亞、西藏、中亞、印度、東南亞與大洋洲樂器。最近大手筆地訂製甘美朗似乎是這一方向的新發展。當然甘美朗的實用價値(供大家演奏)也是其考慮的因素。此套樂器可能是西方世界最大最美的之一,其木架的裝飾還貼金,也可以當作美術品來欣賞。

目前該館藏量已達一萬件,經常展出的不過七百多件;每年進館約一百件。除了本樓的展覽室與地下儲藏室外,也啓用鄰近二棟建築的地下室儲藏樂器、書譜、唱片等;新到的甘美朗太大,有三分之二還放在地下室。他們已經計劃近年內擴大建築,以應所需。

有聲有色的推廣活動

現今博物館的經營早已捨靜態和被動而取動態和主動的策略了,音樂殿堂博物館亦不例外。雖然地僻人稀,他們的推廣活動辦得有聲又有色,決不遜色於大型名館。以下分項簡介:

一、音樂會:

該館以拉森紀念音樂廳為場地,每年舉辦約三十五場音樂會。正式的音樂會在晚上或週日下午,收門票,應邀來表演的多為名家;不正式的午餐音樂會在週五中午,僅一小時,免費,聽衆可自備午餐邊聽邊吃,是比較輕鬆又具教育意義的活動,往往是演講兼演奏。由於場地不大及該館的特殊性質,節目多為室內樂、獨奏,並儘量和館藏樂器有關。

二、研究:

該館已晉身世界之流,故提供所藏樂器給各地來的學者研究。最値得一提的是南達科塔大學音樂系得天獨厚,設有樂器史碩士學位,就是讓學生充分利用該館的資料。這些學生(目前三名)也在館內當義工。這是全美國唯一授樂器史學位的學校。該館的研究員其實也是南達科塔大學音樂系教授,皆各作研究和表演。

三、會議:

美國樂器學會(American Musical Instrument Society)最初就是在該館成立的,也在館內舉辦過數次年會。現在該會已擴大,年會也到處舉辦,但該館仍然是此學會的主要後盾。再者,魯特琴(lute)協會、中西部古鍵盤樂器學會、美國提琴及琴弓製作聯盟、美國小提琴學會、國際柔音提琴(Viola d' amore)學會和美國音樂學會中西部分會也都假該館開過年會,多少也會和其收藏品帶上關係。該館主辦的專題研討會有「蒙台威爾第時代的威尼斯」和「海頓與十八世紀維也納文化」。

四、兒童節目:

除了常有成批的兒童來參觀之外,該館也專辦有創意的兒童節目,尤其是暑假。例如「貝多芬住在樓上」(以館藏貝多芬時代樂器為題材)、「龍,鱷魚與孔雀」(非歐樂器及其裝飾)、「高低、強弱、快慢」(以樂器引導音樂要素)、「音響與振動」(音樂物理)、「擊鼓環球跑」(奏鼓樂)等。大多數兒童節目都讓兒童玩樂器,這也是新購甘美朗的用途之一。

由以上的簡述可知美國音樂殿堂博物館無疑已經是一個很健全的組織,不但館藏豐富,又在許多方面都起帶頭的作用。雖然位處偏僻,交通不便,還是訪客如流,給這個鄕下小城平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悠揚樂音。

作者按:目前該館有館長一人、副館長一人、研究員四人、修護一人、教育推廣一人、助理一人、秘書一人和工讀生及義工數人。他們每年發行四期通訊,又有唱片、明信片和專書出售。一本圖文並茂的紀念冊尤其値得收集,還可以從網路訂購。以下是該館的地址與網址,最後是紀念冊的資料:

Amcrica's Shrino to Music Museum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Dakota  414 E. Clark Street

Vermillion, South Dakota, 57069-2390

Tel. 605-677-5306

http://www.usd.edu/smm

The Shrine to Music Museum: A  Pictorial Souvenir.(1988)

ISBN 0-944197-04-3

 

文字|韓國鐄 美國北伊利諾大學音樂院教授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