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陰身》結合live band與環境劇場演出,帶來一場跨越禁忌的搖滾喪禮。(䰱樂隊 提供)
檳城

《中陰身》結合民俗與搖滾 一場跨越禁忌的另類喪禮

來自檳城的高永杰是獨立音樂場景中的一個傳奇,他除了是搖滾樂隊的鼓手,本身也是一名繼承家族事業的紙紮師,平日亦擔任華人喪禮的禮儀師。年輕時組團參與各類音樂場景,從Swearwood、灰色地帶、COMA演變到如今的䰱樂隊,20多年來初心不變。他從麵包師回歸家傳的紙紮店,白天忙工作晚上練團,一有機會就接演出,兩年前應舞蹈家李瑞強邀請參與《曇花堂:非典型之旅》的正念劇場演出時,首次把本身對生死輪迴的觀念實踐在創作上,於是便有了《中陰身》的雛形。

「中陰身」是佛教觀念,指人的意識離開肉身後至投胎之前的一個狀態,沒有實體但感受強烈。可以瞬間移動,最終會受到生前業力的牽引,投生到六道輪迴中的其中一道。了解中陰身,可以幫助人們更加理解生死輪迴的意義。䰱樂隊的「䰱」是一個古漢字,是指古代一種人面獸身的神明,䰱樂隊擅長後搖(Post-rock)、龐克、迷幻和死亡金屬等暗黑音樂風格,完全契合中陰身脫離肉身的撕裂氛圍。

鼓手高永杰本身是一名搖滾紙紮師,充分了解華人喪禮細節,為演出提供豐富內容。(䰱樂隊 提供)

䰱樂隊隨後把當時的表演環節發展成7個樂章,今年初出版了同名的概念EP,吸引了剃刀實驗劇場劇組的關注,兩個單位都曾在曇花堂系列同場演出,這回一拍即合,決定把《中陰身》做大做深,化身為環境劇場,於8月8日至10日回到當年演出誕生的COEX文創園區,攜手營造靈堂、奈何橋、地府等特殊場景。演出以7人樂隊配搭兩位劇場演員呈現,一共分成7章,全長70分鐘:一、誦經超度召來中陰身。二、發現肉身後感到迷惑試圖尋找方向。三、進入冥想回憶各種因果。四、多方嘗試進入肉身不果,因投胎大限將至而產生恐懼。五、受到生前業力牽引走上奈何橋,陷入六道輪迴的掙扎。六、來到地府尋找答案。七、為喪禮進行焚燒儀式。

PAR廣告買二送一廣告圖片
䰱樂隊擅長後搖、朋克、迷幻和死亡金屬的音樂風格,十分契合中陰身脫離肉身的撕裂感。(䰱樂隊 提供)

高永杰充分了解華人民俗的細節,提供了《中陰身》豐富的演出內容。由他製作的紙紮品別出心裁,尤其在人物創造方面下了一番苦功,表情比模型玩具還要傳神,還曾受邀在畫廊舉辦《Oblivion》紙紮個人展。這次高永杰親手製作8尺高的大士爺坐鎮現場,把中元節民俗特色融入劇場,演出將從戶外演到室內,然後再重新回到戶外進行焚燒儀式,為參與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體驗。

《中陰身》不是一般的音樂會或戲劇演出,而是用現場演奏取代對白,肢體表演帶出音樂內容,結合樂隊與演員的一次大膽實驗。劇組期望聽團與看劇的觀眾可以從《中陰身》看到更多新元素,喜歡看Live Band的朋友可以在現場感受劇場表演的特色,劇場觀眾也可以同時接觸平時不容易看見的音樂場景。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8/24 ~ 2025/11/24
Authors

作者

演出評論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