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會訊業已停刊。圖為該會出版的《一九九五年香港演藝評論年報》。(本刊資料室 提供)
回應與挑戰 回應與挑戰

打破停刊的文化宿命

《(牆/場)外音》及香港劇場刊物槪況

與其等待一份具領導地位的劇場刊物出現,我們選擇了先行製作一份雛形版,至少在這個劇場刊物的真空期,提供空間渠道給觀衆寫下劇場二三事,並為劇場工作者提供溝通及理解的機會。

與其等待一份具領導地位的劇場刊物出現,我們選擇了先行製作一份雛形版,至少在這個劇場刊物的真空期,提供空間渠道給觀衆寫下劇場二三事,並為劇場工作者提供溝通及理解的機會。

我把手上的第一百期的《表演藝術》雜誌從頭翻閱數回,始終無法在「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特別企畫中找到任何有關香港出版物的介紹文字,頓然失落。再深想,我們香港又出現過什麼表演藝術類雜誌,値得鄰市台北藝術圈參考借鏡?也正是因為香港表演藝術類雜誌的缺乏,自去年十二月起,我們自資出版了一份名叫《(牆/場)外音》的劇場刊物,希望能夠在衆多表演藝術範疇中,至少為香港的戲劇活動留下一點點記錄。

先在此聲明,《(牆/場)外音》只是一個雛形,劇場刊物未成氣候的一場前戲,我們沒有受過正式的戲劇訓練,也沒有計畫或能力為本土劇場製造一份如《表演藝術》這樣具代表性的刊物。然而,我們希望鼓勵更多觀衆、讀者提起筆桿,摘下對於劇場內外的種種感覺,交給我們,讓我們把它印刷出來,到達更多人的手中。我深信,廿一世紀的印刷媒體,大概仍會傳播著一種紙墨的氣味,把寫字者與閱讀者奇妙地聯繫在一起。

劇場刊物的真空期

近年,香港在這方面較具規模的刊物有《越界》及《打開》,雖然他們在內容方面各有取向,但最後都因為種種原因停辦了。此外,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與灣仔劇團都曾經製作每月出版的會員通訊,把該月在各報章雜誌上的劇評文章剪輯起來,加上少量原載稿件,成為一份劇場評論參考範本。即使灣仔劇團的《劇訊》創刊至今達十三年之久,但最後都是不敵資金的問題,緊接著評論家協會的會訊,於去年十二月出版了停刊號。從比較樂觀的角度來看,則有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戲劇工程」,先後於一九九八年及二〇〇〇年下旬出版了兩期《香港戲劇學刊》,收集一些原創劇本、舞台設計服裝設計圖片及較具學術、理論性的專業文章。雖然從第二期開始,《香港戲劇學刊》已有計畫每年出版兩期,但是讀者常因它的探討主題與學術性內容,而將它歸類爲書籍,而非一份雜誌。此外,《青年人雙周刊》亦於每期騰出一至兩版位置,刊登年輕劇評人及讀者投稿的劇評文章。雖然《青年人雙周刊》能夠吸引劇評新秀發表作品,但礙於它缺乏對劇場文章的發展定位、以及它在美術排版方面的先天失利,《青年人雙周刊》始終未能成為劇場界備受肯定的定期刊物。

接著就是我們的《(牆/場)外音》。

我曾在無數劇場謝幕時聽到演員懇求觀衆寫下對演出的意見。我在想,多少劇場刊物先死而後生、先生而後死,然而劇場工作者依然處於這樣無奈的位置,為觀衆的一點意見而著急,繼續這些治標的謝幕勸諭。與其等待一份具領導地位的劇場刊物出現,我們選擇了先行製作一份雛形版,至少在這個劇場刊物的眞空期,提供空間渠道給觀衆寫下劇場二三事,並為劇場工作者提供溝通及理解的機會。那怕我們缺乏編輯雜誌的經驗,香港始終需要一份這樣的刊物,即使這份刊物只是暫時性、過渡性的。

請容許我在此推銷一下這份《(牆/場)外音》吧!《(牆/場)外音》英文名稱爲VOICE OVER,其實是借用了電影的技巧「畫外音」與畫面的關係,來形容劇場和劇場評論的交流狀況。我們在試刊第一及第二期中加上副題,為「未定位劇場刊物」,旨在告訴大家,只要與劇場有關的,都可以在這裡出現。我們透過徵稿啓事、徵文運動、「小劇場愛評論」計畫(註),不斷鼓勵讀者就劇場的各種事情各種感覺寫下文字。我們本是一群熱中看戲、討論戲的朋友,我們的動機其實最淺白不過,就是希望讀者能用文字思考劇場。我們當然歡迎劇場評論,但第一步,我們希望更多人願意使用文字,表達對劇場的種種想法。如果這步走對了,劇場評論便會自然出現吧!曾經有讀者查詢投稿文章字數上限,我們的答覆是:「你只管寫,我們無論如何也刊登出來。」我們投資的,只是一點耐性,聽聽讀者有甚麼話要說。我想,這就是現時報章雜誌不能做到的。

對華文表演雜誌的期待

在這兩期試刊號當中還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我們有很多文章都有談及台灣的劇場經驗。我想,無人能夠阻止香港觀衆對台灣劇場的鍾情及仰慕,至少,《表演藝術》在頗艱難的環境下都生存到第一百期,《破》又憑免費派發這模式成功經營下來,反觀香港現時也有類似《破》的英文雜誌HK、BC Magazine 及24.7,都是以介紹香港即將上演的音樂、舞蹈、展覽、劇場、電影節目為主,並附有城中高級餐廳的推薦介紹。但是,我們要那麼多英文雜誌幹嘛?況且,這幾份刊物始終是在消費主義大前題下的印刷品,並未有跡象為香港文化藝術留下筆墨。

此外,香港藝術發展局於今年四月推出「雜誌委約計畫」,用以資助有經驗人士出版文學雜誌。然就其申請指引所言,似乎是項計畫並非為表演藝術而設,到底獲資助的刊物將會有多少篇幅預留給劇場,此刻猶是未知之數;況且,在藝術發展局的定義中,表演藝術評論是否歸類為文學作品,仍是最大的疑問。

說到底,在可見的將來中,我們仍然看不見有任何主導性的劇場雜誌或刊物的冒起,至於《(牆/場)外音》,在六月出版的試刊第三期後能否生續下去,仍然是個問題。直至現時為止,我們並沒有為《(牆/場)外音》的市場問題動過腦筋,在試刊第三期後,我們必需努力考慮如何生存下去,至少要定下固定的出版日期,我們才能嘗試靠廣告或贊助維持免費贈閱。我必需承認,在這份《(牆/場)外音》中,的確反映了我們對香港劇場文化的單純及無知,所以,我們亦同時在等待另一群更有經濟更有熱誠的人,把本土劇場刊物搞得更好。

無論前面的路是怎麼樣,像《(牆/場)外音》這樣幼嫩的刊物,極需要像《表演藝術》這樣資深的前輩提供意見及支持,好讓華文表演藝術類刊物能夠健全地發展下去,打破「在停刊的煙硝中」(《表演藝術》第一百期語,或如咱們香港的俗語「買少見少」)這個文化宿命。

謹代表《(牆/場)外音》工作人員感謝《表演藝術》在鄰岸熾熱地照耀著。

註:

「小劇場愛評論」是一個由《(牆/場)外音》策劃的單元,用以鼓勵觀衆寫下對劇場演出的感受。《(牆/場)外音》會聯絡有戲上演的團體送出小部分門票給我們的讀者,有興趣索取門票的讀者必需承諾在看畢演出後提交一篇不少於四百字的文章,刊登在下一期《(牆/場)外音》内。這樣一來,劇團達到宣傳的效果,我們亦鼓勵了讀者寫劇場評論,最重要的是,一些較小型的戲劇演出可以藉此聽到更多的評論聲音,作為演出的總結及檢討。

 

文字|莊國棟 香港《(牆/場)外音》發起人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