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對中國人來說,因為有了七夕情人節而格外浪漫,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跨越銀河相見的愛情,打動了天下有情人的心,也讓兩顆心緊緊結合在一起。所以,兩廳院這個月的音樂節目處處可見「愛」與「融合」的主題,像是七夕情人節音樂會的《瑞士七鋼琴》、超越仙凡與貧富差距的中國愛情歌劇《瑤姬傳奇》,以及融合古今文化、呈現反差趣味的《黑盒子講座音樂會──東京》,讓你深刻體會──距離不是問題,只要有愛,什麼都辦得到!
PROGRAM 《七夕情人七鋼琴》—2004兩廳院七夕情人節戶外廣場活動
TIME 8.21
PLACE 兩廳院藝文廣場
INFO 02 33939888
PROGRAM 原創中國歌劇《瑤姬傳奇》
TIME 9.4.5
PLACE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 33939888
PROGRAM 黑盒子講座音樂會「時尚東京自由行」
TIME 9.4.5
PLACE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2 33939888
瑞士七鋼琴,搭起爵士的鵲橋
兩廳院藝文廣場今年的七夕音樂會很不一樣,遠自瑞士翩翩飛來的七位鋼琴高手,就像七隻銀河喜鵲,將以優美的音符串起情人鵲橋,在歌手順子的客串演唱及主持人湯志偉的穿針引線下,讓七夕夜多了一點現代與爵士的味道。
成立於一九八六年底的「瑞士七鋼琴」,由兩位雙鋼琴演奏家Francois Lindemann 及Sebastian Santa-Maria所創。為了替鋼琴音樂找尋新的表演方式,他們突發奇想,集七位鋼琴家於一堂,各自同時演奏自己的樂曲,並量身訂做新的曲目,首次表演的熱烈掌聲立刻證明了這項實驗的成功。他們的演出帶有不可思議的氣氛,每首樂曲皆企圖呈現出迷你協奏曲的風味,在每位演奏者各具特色及拿捏得宜的即興演奏下,主奏與協奏間恰如其分,沒有一絲多餘。
「瑞士七鋼琴」的每位成員皆為受古典音樂教育的爵士樂演奏家,團員同時可兼任大提琴和手風琴的演出,舉凡浪漫主義、新古典樂派、現代爵士,甚至探戈、馬戲團音樂,都難不倒他們,而流行音樂再添加幾許即興創作的配方,更能滿足聽眾的耳朵;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出自團員之手的交響曲組曲,獨特的創作技巧,使七部鋼琴竟能演奏交響曲,讓人嘖嘖稱奇,堪稱為瑞士七鋼琴的「煉金術」!
「瑞士七鋼琴」近年來亟思突破以往演奏形式,此次七夕音樂會的演出曲目便是「瑞士七鋼琴」在此一重要創作期的作品集錦,樂曲編制上增加打擊及三位銅管演奏家,呈現磅礡氣勢及多元化的面貌。融合New age、Jazz、現代音樂彈奏技法的特殊曲風,大家可以在他們的演奏中獲得爵士樂自由即興的釋放感,也聆聽到不同於一般的特殊現代音樂彈奏技巧下的奇妙音響效果。例如:演奏家們站立於鋼琴前彈奏鋼琴絃,搭配彼此間良好的默契,以七台鋼琴的聲響製造出前所未聞的演出效果!
歌手順子在這場音樂會上客串演唱,媽媽是鋼琴家,因此順子從四歲開始就被要求嚴格學習古典鋼琴,十七歲時轉往瑞士主修音樂製作。她聽大量的黑人音樂,R&B、JAZZ、SOUL、HIP-HOP,在面對東、西文化和種族差異的衝擊時,她將這些聽音樂的經驗,吸收並且融合成自己日後創作和演唱的靈感根基。一九九六年她隻身來到台灣,繼續實踐她自小決定一輩子做音樂的決心,而她對人生的不安和孤獨,都在音樂中得到了解脫與釋放!此次她將與「瑞士七鋼琴」壓軸演唱My Funny Valentine。
化小愛為大愛的《瑤姬傳奇》
由兩岸三地藝術家共同合作,耗資六百五十餘萬港幣,被國際媒體譽為「中國歌劇里程碑」的鉅製《瑤姬傳奇》,去年被選為「香港亞洲藝術節」的開幕大戲,深受海內外喜愛音樂與戲劇的觀眾矚目;今年九月,這齣原創中國歌劇將搬到國家戲劇院舞台上演,讓台灣的民眾一起感受它的魅力。
《瑤姬傳奇》由王斯本原創、導演與製作,是王斯本繼《西施》之後的另一鉅獻。故事起始於天女瑤姬在人間行館見到大禹為討息壤,與天帝滔滔辯理的勇氣,瑤姬感動於人類與洪水搏鬥的精神,在患難中彼此關懷的情義,而從對大禹的「情」,擴展為對全人類的「愛」,不惜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力劈巫山後,化為巫峰之巔守護人類的山石。
王斯本認為,瑤姬與大禹超越了仙凡阻隔與貧富差距,化小愛為大愛,扭轉了人類命運,並揭示天下九州都是同源同種的觀念,展現了「地球村」和平共存的精神及族群融合的崇高意義。《瑤姬傳奇》由陳鈞潤和樸月編劇、填詞。陳能濟作曲,曾並被媒體讚譽為「台灣藝術家大放異彩」,此次由盧瓊蓉領銜主演瑤姬,范競馬飾演大禹,廖聰文飾演天帝,陳榮貴飾演海龍王等,並由長榮交響樂團伴奏。
暨傳統又現代的東京時尚
兩廳院八月的「黑盒子講座音樂會」本月帶你到東京,一覽這融合傳統與現代、時髦與復古的日本社會。此次音樂會,將由東京出生台北發芽的音樂人櫻井弘二、東京建築偵探李清志與日劇評論作家黑鳥麗子,帶您順著JR鐵道來趟東京時尚之旅。
東京的青春地圖,流行趨勢從原宿、涉谷、新宿到六本木hills,從「卡娃依」(即可愛之意)到「歐夏蕾」(即流行時髦之意),席捲全球的凱蒂貓早就不是兒童概念商品,已經全民化了。隨著國內近年日劇影集的固定放送,日本流行文化似乎在無形之中,持續滲入民眾生活,甚至有人飛到東京造訪拍攝景點,如台場的彩虹大橋、六本木的東京鐵塔等,藉以感受劇中人物的心情寫照。
東京地區原名「江戶」,原本並非首都,明治維新時宣佈遷都東京,使得東京從此成為一種「進步、前衛、流行」的象徵。走在現今的東京街頭,穿著傳統和服的女子在月台上等著高科技的地鐵,一舊一新之間,巧妙描繪出東京傳統與現代並存的有趣場景。而為了延續日本傳統的「東京音頭」,時下年輕人酷愛的「Play Station 2」竟也推出「太鼓達人」的遊戲,藉此讓鼓的文化接棒下去,由此不難窺見日本人將傳統元素融入流行的巧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