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號手洛伊.哈葛羅音樂中充滿古巴熱情。(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Cool & Hot!夏日爵士派對

Jazz爵士,就是玩音樂的樂高遊戲

從美國紅到歐洲 從混血玩出百花齊放

爵士有啥動人魅力,讓這個從美國紐奧良鄉下發源的樂種,不僅紅到大都會還飄洋過海紅到歐陸?關鍵字就是「混血」,混血讓爵士隨時補充新元氣,不停用吸星大法抽來在地音樂特色讓自己青春永駐,永遠讓人如痴如醉!

爵士有啥動人魅力,讓這個從美國紐奧良鄉下發源的樂種,不僅紅到大都會還飄洋過海紅到歐陸?關鍵字就是「混血」,混血讓爵士隨時補充新元氣,不停用吸星大法抽來在地音樂特色讓自己青春永駐,永遠讓人如痴如醉!

夏日爵士派對

派特.馬堤諾爵士四重奏

8/22    7:30pm 

艾多.羅曼諾三重奏

8/25    7:30pm 

迪迪.布里姬沃特演唱會

8/29    7:30pm 

洛伊.哈葛羅爵士五重奏

9/1    7:30pm 

台北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找一個對爵士樂略有涉獵的朋友問問:「爵士樂是打哪兒來的?」大家的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美國東南邊的紐奧良。然後再問:「爵士樂是誰發明的?」這時候或許鋼琴手Jelly Roll Morton(註1)會告訴你爵士樂是他發明的,至於其他人,答案恐怕五花八門。

「爵士樂在紐奧良誕生」這個結論不會動搖,但是誰發明的卻值得討論。

就是從「混血」開始

鋼琴手Jelly Roll Morton的皮膚顏色不黑不白,是黑白混血的「克里奧人」(Creole),而這是殖民政策下的結果。歐洲人鏈著黑奴大量殖民美洲,人種混合下出現了大量黑白混血的「克里奧人」,由於他們擁有一半白人血統,因此社會地位比起黑人高出許多。克里奧人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學校裡,音樂課上容易接受到歐洲古典音樂的陶冶,回到家,黑人母親教育他黑人音樂的傳統。等到某一天,一個愛玩的克里奧小朋友,他在鋼琴上用非洲傳統節奏演奏古典音樂,於是發明了「散拍音樂」(Ragtime,胡亂的節拍,白人起初認為這是開古典音樂玩笑甚至褻瀆的演奏方法)。然後更多的克里奧人用更多的黑人音樂元素讓它逐漸發酵,爵士樂就這麼出現了。

所以,「爵士樂是克里奧人發明的」似乎是頗具說服力的說法。換個角度看,「爵士樂是混血的音樂」更是無庸置疑。不過,「混血」二字便足以讓準備打遺產官司的各方人馬頭破血流。

全世界只有美洲大陸有條件讓爵士樂這種音樂類型誕生,因為它是「民族大鎔爐」。打從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回去通風報信後幾個海權強盛的歐洲國家紛紛跑來劃地為王;人來了,跟著到的就是各自老家的文化。人種開始混血,文化也就開始融合。西班牙的民俗音樂「佛朗明哥」(Flamingo)聽起來是不是和所謂的拉丁音樂有幾分神似呢?阿根廷的「探戈」(Tango)和前述爵士樂的誕生過程簡直如出一轍,差別恐怕只是「黑人vs.法國人」或「黑人vs.西班牙人」而已。換句話說,這些音樂都是混血音樂,也都是文化融合下逐漸形成的東西。他們不僅沒有所謂正式誕生的確切時間點,要爭老祖宗是誰,更好比討論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樣,大家都有一套挺具說服力的說法,但誰也沒法子說服誰。

戰爭的「好處」:催生歐洲爵士樂

「歐洲爵士樂的誕生」這個問題就簡單得多:既然爵士樂是在美國誕生的,那麼歐洲爵士樂當然就是從美國傳過去的。

但,怎麼傳?何時去的?

爵士樂從十九世紀開始醞釀,在廿世紀正式出現。一般來講,文化的傳遞媒介包括了殖民、通商貿易等許多屬於「正向傳遞」的邏輯,但爵士樂去歐洲這件事,理論上來講是一種「逆向輸入」。過去只有歐洲人大量往美洲大陸跑,文化方面也是一面倒地往美洲灌入,畢竟在哥倫布之前這地方似乎是個富饒的蠻荒之地。因此,以上的文化傳遞媒介,在爵士樂逆輸入歐洲這件事上是行不通的。

歌手Edwin Starr聲嘶力竭地唱著:“War!…(huh)…What is it good for?…Absolutely Nothing!”,這是一九七○年的經典反戰歌曲。戰爭有啥好?完全沒有!等一下,或許還是有意外發生的。

西元一九一四打到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眼見德國的「無限制潛艇作戰」擊沉了英國郵輪路西坦尼亞號(Lusitania)並死了一百三十九個美國同胞,在群情激憤下派兵到歐洲戰場上代表協約國參戰,最後戰勝而歸。美國大兵在歐洲奮勇殺敵,也希望看到家鄉的明星前來慰勞。於是當時美國最受歡迎的音樂——爵士樂,找到了登陸歐洲的理由。一次大戰戰後,許多美國爵士樂團受邀在巴黎、倫敦等音樂廳表演,算是正式向歐洲人介紹這源自美洲大陸的樂風。再舉個例子,Alfred Lion是個德國人,一九二五年他在家鄉看到了Sam Woodings大樂團的表演,後來不僅成了爵士樂迷,在移民美國後更籌資開了間舉世聞名的爵士唱片公司。戰爭的確不是好東西,但爵士樂在歐洲的萌芽卻是因為它。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爵士樂同樣循著戰爭管道滲透到亞洲各地,中國、日本、菲律賓等國家也開始有了爵士樂。

爵士吸星大法,快樂的樂高遊戲

說到早期歐洲的爵士樂,三○年代間在法國各大爵士俱樂部裡當紅的「巴黎熱情俱樂部爵士五重奏」(Quintette du Hot Club de France)應該是最具代表性的樂團。這個五重奏的編制非常特別,由三把吉他、一把小提琴和一把低音提琴組成,等於是個絃樂五重奏。樂團主角為小提琴手Stéphane Grapelli和吉他手Django Reinhardt,其中Reinhardt的吉普賽血統讓樂團選擇了吉普賽爵士風。根據樂評人Max Harrison的「元素矩陣」(Matrix of Elements)說法,這種風格就是把吉普賽音樂和爵士樂結合,也像是小朋友玩樂高遊戲時將積木任意組成想像中的圖像(有創意的漂亮組合讓小朋友笑呵呵,沒創意的直接砍掉重練),爵士樂再次混血。換句話說,真要分歐洲和美國爵士樂的不同,必須看爵士樂到歐洲後又跟哪些美國沒有的音樂風格再次融合,而呈現出聽覺上與美國傳統爵士樂的不同。吉普賽爵士是個不錯的例子,不過我們回到「樂高遊戲」的概念上,僅僅二塊積木是無法組成一個很棒的樂高模型的。同理,爵士樂到了歐洲後,能融合的當然不只吉普賽音樂,其中的變化可大著!

「巴黎熱情俱樂部爵士五重奏」稱的上是歐洲爵士樂早期的代表,不過離「最早」還遠的很!早在廿世紀初期,瑞典就有音樂家錄製了紐奧良爵士風的作品(註2)。確切的錄音年代不可考,但一般相信是一次大戰後的錄音(紀錄上說這是一九一○年代的錄音,而大戰在一九一八年結束,故可能的年份僅僅一九一八和一九一九年而已)。嘿!歷史上第一張爵士唱片不過是西元一九一七年的發行。鑑於此,我們甚至可以說:爵士樂在正式誕生後,歐洲和美國的發展幾乎是以同步的速度進行著。

所謂「同步」的說法其實並不精確,但話說回來,在爵士樂複雜的成長背景裡,除了像是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在西元一九三九年讓爵士樂首度登上卡內基音樂廳、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獲頒自由勳章等白紙黑字證據確鑿的事實外,有哪些是精準的定論?比方說,在幾乎所有的爵士工具書裡,都說來自美國德州的薩克斯風手歐涅.柯曼(Ornette Coleman)是自由爵士的第一人,他在西元一九五九年的作品裡拋棄了音樂裡的旋律、節奏與和弦,開啟了自由爵士的先河。但事實上,英國的薩克斯風手Joe Harriott比柯曼還要早上二年便開始進行這種無調性的演奏實驗。為何如此?想想看,在古典音樂裡,歐洲各國的音樂家早在十九世紀便開始裂解調性,德國的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就是著名的例子。或許可以解釋在歐洲的Harriott近水樓臺先得月,畢竟這概念並非首創於爵士樂手。

爵士到歐洲,煥發重生百花齊放

回到前頭以樂高遊戲舉例的「元素矩陣」概念,爵士樂到了歐洲後,幾十年來的發展變化幾乎可以用「百花齊放」來形容。先是歐洲人對這種搖擺樂風的高舉雙臂歡迎,讓自五○年代開始,因搖滾樂崛起而漸次被邊緣化的美國爵士樂手得到新生。薩克斯風手Ben Webster、Dexter Gordon,鋼琴手Bud Powell、Kenny Drew等許多黑人爵士巨星都在丹麥、瑞典、法國等許多地方獲得了此生難逢的尊重。

大批美國樂手在歐洲快樂地演奏爵士樂,歐洲樂手一方面從旁汲取養分,這邊廂更不斷與自己的音樂經驗融合。德國人Peter Brötzmann找來好幾個歐洲薩克斯風手,以機關槍掃射的邏輯完成了前衛爵士的經典Machine Gun。英國的薩克斯風手Evan Parker,把前衛爵士和電子元素當成樂高遊戲來玩。奧地利的Vienna Art Orchestra更以超大型管絃樂團加唱詩班的編製,以幽默、怪誕、出人意表等方式,或說「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詮釋爵士名家的經典作品。荷蘭人更有趣,他們的政府忙著與海爭地,爵士樂手則忙著跟政府爭取爵士樂每年度的統籌分配款(沒錯,荷蘭政府每年都有提撥經費贊助爵士樂發展!)。鋼琴手Misha Mengelberg、打擊樂手Han Bennink和薩克斯風手Willem Breuker三個老傢伙,開始時組了個「即興作曲家池塘大樂團」(ICP Orchestra,Instant Composers Pool),並刻意把爵士樂裡大家常說的「即興演奏家」(Improvisers)改成「即興作曲家」(Instant Composers)。但後來Breuker與另二位在音樂方向上出現歧異,另組了Willem Breuker Kollektief樂團分庭抗禮。看似鬧分家,實則讓荷蘭的爵士樂更為多元化。

不管美國或歐洲,就是要玩出好音樂

到這裡,你看出來歐規和美規爵士樂的差別了嗎?我自己其實看不出來,因為上面講的歐洲爵士樂(僅僅一小部分)是如何百花齊放,相同的事情在美國也同時上演著。在美國,早期一些的有艾靈頓公爵把工作地點棉花俱樂部當成了非洲部落,玩出了所謂「叢林風格」(Jungle)的爵士樂。近代一點的有紐約下城年輕音樂家的倉儲爵士(Loft),窮困的音樂人租不起公寓,大家一起在廢棄的工廠或倉庫裡玩起了自成一格的自由聲音。族繁不及備載,總之不管在哪裡,大家都在玩爵士樂高遊戲,把這個那個堆疊在一起試圖拼湊出新玩意。所謂變是唯一的不變,爵士樂不管在歐洲還是在美國都是音樂家共通的語言(A Universal Language)。他們在意的,其實是如何讓樂高拼圖拼出讓所有人都喜歡並懾服的模型,換句話說,就是玩出最棒的音樂。

最後,你可以藉著兩廳院今年夏天的爵士派對來印證一些事情。好比說歌手迪迪.布里姬沃特(Dee Dee Bridgewater),她是美國人,卻在法國巴黎唱出一片天後紅回美國。義大利裔的法國鼓手艾多.羅曼諾(Aldo Romano)又會給你什麼樣的歐洲爵士體驗?小號手洛伊.哈葛羅(Roy Hargrove)明明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為什麼他的音樂充滿了古巴的熱情?吉他手派特.馬提諾(Pat Martino)經歷了腦部手術失去演奏記憶後,又如何像浴火鳳凰般在音樂裡重生?每一場演出都跟爵士樂百年來你來我往的過招息息相關,請盡情享受。

註:

1.心高氣傲的紐奧良鋼琴名家Jelly Roll Morton自稱自己發明了爵士樂,他確實是最早的爵士樂大師,也對爵士樂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但爵士樂並不是憑一己之力能夠創造的樂種。

2.瑞典是美國爵士樂手最喜歡造訪的國家,是歐洲最歡迎爵士樂的地方之一。瑞典民謠〈Dear Stockholm〉被許多爵士樂手改編演奏,今天儼然已成為爵士樂的經典名曲。

 

文字|沈鴻元 愛樂電台「台北爵士夜」主持人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