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利哥的故事》雖然具有羅伯.威爾森的燈光與舞台設計外貌,但表演本身,還是來自印尼的傳統。(2008台北藝術節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北藝術節/《加利哥的故事》/作品剖析 從歷史殘頁中起造的劇場神話

羅伯.威爾森與《加利哥的故事》

《加利哥的故事》雖然具有羅伯.威爾森的燈光與舞台設計外貌,但表演本身,還是來自印尼的傳統,而他給予這些部分,非常大的尊重。此外,印尼知名作曲家Rahayu Supanggah所負責的配樂更在國際上受到許多好評,像英國格拉斯大學戲劇系的Matthew Isaac Cohen就稱讚:「《加利哥的故事》最成功的元素,就是它的音樂。」

《加利哥的故事》雖然具有羅伯.威爾森的燈光與舞台設計外貌,但表演本身,還是來自印尼的傳統,而他給予這些部分,非常大的尊重。此外,印尼知名作曲家Rahayu Supanggah所負責的配樂更在國際上受到許多好評,像英國格拉斯大學戲劇系的Matthew Isaac Cohen就稱讚:「《加利哥的故事》最成功的元素,就是它的音樂。」

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為何會想做《加利哥的故事》I La Galigo,這件事本身,就有些接近神話。依照他本人的說法,大約是一九九八或九九年,他在峇里島發現一個用木頭製成的書頁,上面寫滿了奇怪的文字。導演問:「這是蘇門達臘語嗎?」賣書的人回答:「不是。」「這書有多舊了?」「大約是十七世紀的東西吧。」於是羅伯.威爾森買了這書頁,接著將它寄給在日內瓦的一位好友,對方是印尼研究的專家,精通蘇門達臘語。羅伯.威爾森曾經見他展示過一些類似的舊書,所以他在信上問對方:「你覺得這是不是蘇門達臘語?」「是很像。但我確定這不是蘇門達臘語。這樣吧,若你想知道的話,我將這東西轉寄給在萊登(Leiden)的一名學者,或許他會明白這上頭到底寫些什麼。」日內瓦的印尼專家如此回應。

因緣巧合,牽成創作計畫

最後答案從荷蘭寄來。「你的運氣很好,我恰巧是這世界上唯一可以讀懂這古文的四、五十個人之一……」這可讓羅伯.威爾森睜大眼睛,握著手中的信,繼續讀下去:「這書頁是來自一本叫《加利哥的故事》的書,大約出現於十七世紀。有些人認為其內容的誕生,甚至可回推回到四世紀。它是人類已知最長的史詩,是由印尼南蘇拉威西島(South Sulawesi)的布吉司人(Bugis)所口傳下來的創世神話,只有祭司才能吟唱這些故事。」

不久羅伯.威爾森又回到峇里島(他喜歡在耶誕假期到峇里島度假),在島上巧遇之前在紐約認識的朋友羅達.葛羅爾(Rhoda Grauer),這位紀錄片女導演拉著他說:「你想做戲嗎?我有個絕佳的idea要給你!」「說來聽聽。」「我發現一部偉大的史詩叫《加利哥的故事》……」羅伯.威爾森驚訝於這場因緣巧合,於是,在好奇心與命運的催促下,兩位導演便一同起前往南蘇拉威西島,準備一探究竟。

到了當地之後,羅伯.威爾森終於有機會,可以聽到祭司吟唱《加利哥的故事》。此時,他在心中已暗暗決定,有一天要將這部長達六千頁的史詩搬上舞台。於是,在多方安排下,他見到地位最高的祭司長,羅伯.威爾森趁機向他提出要求,表示想將這部史詩於舞台上呈現,不知祭司長的意見如何,畢竟這是宗教文本,只能在特殊的場合進行。「是不是不該讓觀眾將這部作品視為一場娛樂。如果在西方的舞台上呈現這部史詩,甚至帶著當地原住民到紐約演出,會不會犯了大錯?這部作品向來只在戶外環境中演出,從來沒有在我們所謂的一般劇院中表演過。請您告訴我,我是否該做這齣戲?」羅伯.威爾森誠懇地問道。

祭司長點頭,要讓史詩從劇場再生

祭司長微笑望著他,靜靜地說:「不,我覺得這個想法非常好。因為這部作品已瀕臨消失。很少人對它有所了解,甚至在南蘇拉威西島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部史詩的存在。」就這樣,在祭司長的祝福、羅達.葛羅爾的改編劇本與印尼表演團隊的協助下,羅伯.威爾森執導的《加利哥的故事》於二○○四年三月十二日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首演。

以《沙灘上的愛因斯坦》開啟西方後現代劇場視野的羅伯.威爾森,長期以來就對東方劇場充滿好感,這種好感不是學術上的認同,而是一種創作上的共鳴(他理解的東方是一種他理想中的東方,與具體知識無關)。尤其他向來被視反文本和重視覺取向,因此對這場跨文化的戲劇盛宴,他自然是興致勃勃。羅伯.威爾森說:「我認為《加利哥的故事》是對我的創作的一種肯定……在這個傳統中,演戲不是先從聲音,而是從身體開始,於是就在某種方式上,更接近我自己在西方跟演員的工作方式。」

今年五月初,羅伯.威爾森跟他的設計團隊悄悄來到台北,在國光劇場跟京劇名伶魏海敏進行為期十天的《歐蘭朵》初期排練,這是明年二月底將在國家劇院演出的作品。我因工作關係,得以近身觀察大師言行。我發現他每天來到現場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跟國光劇團的文武場樂師致意,在這裡可以見到他對傳統的尊重。

表演來自印尼傳統,《加利哥的故事》音樂精采

羅伯.威爾森在導演上對水平與垂直動作的偏好,在某個程度上與《加利哥的故事》十分搭配。他甚至認為這部史詩在結構上類似華格納的《尼貝龍的指環》。《加利哥的故事》雖然具有羅伯.威爾森的燈光與舞台設計外貌,但表演本身,還是來自印尼的傳統,而他給予這些部分,非常大的尊重。此外,印尼知名作曲家Rahayu Supanggah所負責的配樂(他曾和彼得.布魯克、新加坡導演王景生合作過),更在國際上受到許多好評,像英國格拉斯大學戲劇系的Matthew Isaac Cohen就稱讚:「《加利哥的故事》最成功的元素,就是它的音樂。」

在巡演過紐約、阿姆斯特丹、墨爾本等國際大都市後,《加利哥的故事》終於要來台北。祭司長總算沒有所託非人,因為這齣戲,這世界上開始有更多人認識到布吉司人的創世傳說。而不知不覺中,羅伯.威爾森,成了被神話通過的人——不知道他自己知不知道呢!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