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利哥的故事》此作主題源於Sureq Galigo史詩神話循環的文本(2008台北藝術節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北藝術節/《加利哥的故事》/文本解碼 《加利哥的故事》溯源久遠

來自南海英雄之島的夢幻史詩

《加利哥的故事》取材自印尼蘇拉威西島嶼史詩Sureq Galigo,這是世界文學中數量最豐的史詩群之一,內容包含了循環的史詩及創生神話。羅伯.威爾森《加利哥的故事》敘述了從六對神聖祖先降生的人物六代的歷險,其中三對祖先住在陸地上,三對住在海底下的深淵。「介於天與地之間」,羅伯.威爾森如此以簡單的一組概念營造故事的軸線。

 

《加利哥的故事》取材自印尼蘇拉威西島嶼史詩Sureq Galigo,這是世界文學中數量最豐的史詩群之一,內容包含了循環的史詩及創生神話。羅伯.威爾森《加利哥的故事》敘述了從六對神聖祖先降生的人物六代的歷險,其中三對祖先住在陸地上,三對住在海底下的深淵。「介於天與地之間」,羅伯.威爾森如此以簡單的一組概念營造故事的軸線。

 

許多人問:我的劇場是關於甚麼的?

通常我會說我不知道。

我的作品大多是重形式的,而非重詮釋。

對我而言詮釋不是導演、作者或表演者的責任;

詮釋的是大眾。

——羅伯.威爾森

羅伯.威爾森,這位「當代劇場的魔法師」,今年八月上旬將要造訪台灣,並帶來他以印尼蘇拉威西島嶼史詩Sureq Galigo為本的跨界作品《加利哥的故事》I La Galigo

印尼布吉司人打造出的史詩群

對於印尼這個萬島之國,除了眾所皆知盛產的橡膠和藏量頗豐的石油,另一項不為人知的珍寶,則是被稱為Sureq Galigo的史詩傳統。Sureq Galigo是世界文學中數量最豐的史詩群之一,為蘇拉威西島南部的布吉司人(the Bugis)所保有的口傳敘事體系。布吉司人是印尼人的一群,以務農為主,根據二○○二年的統計,在印尼其人口數約有五百萬,在超過六百個族群、全國總人口數約兩億一百萬中人口數排名第八。過去在許多村民、旅遊作家、導遊和大眾想像中,布吉司人的意象常是一群探險的人群、才氣縱橫的商人,但易怒、疑心重和隨時準備復仇。好戰的態度、甚至傳聞中的海盜,也常見於用來描述布吉司人的陳腔濫調中,但卻往往是過度簡化的標籤。布吉司人在十七世紀初張開雙臂歡迎伊斯蘭教,然而同時完好保存前伊斯蘭文化遺產:古代畢蘇(Bissu)教義的口述傳統及Sureq Galigo史詩神話循環的文本,亦即《加利哥的故事》此作主題的出處,皆源自此一古代遺產。

Galigo指的是一種循環的史詩及創生神話,而其手稿則通常被稱為Sureq(發音為sooruhq)。儘管根據推測,此一史詩的書寫文本遲至十四至十五世紀間定案,然而專家們認為組成Sureq Galigo這個巨大拼圖的文本必然是長期滲透的結果,他們也大多同意:這些文本以口述的形式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發展出來,因此保有許多口述傳統的特質:使用反覆的形式、對仗、預示未來事件和以現場語氣描述往事等。

布吉司人簡單稱為Sureq Galigo的大量文本、也是外國人常稱為La Galigo或是 I La Galigo的循環史詩,已經成為世界文學中最長的作品之一。然而,布吉司地區幾乎沒有人曾經讀完整個作品。現存的手稿內容往往很突兀地開始或結束,並非單獨涵蓋一整首史詩或其中部分。無論博學者或白丁,布吉司人透過閱讀家族或學院所擁有的文本,或出席聆聽到史詩的公眾朗讀而習得史詩內容。

是一首史詩,也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一開始是舞蹈研究者與影像製作者羅達.葛羅爾(Rhoda Grauer,曾經為美國公共電視台製作了一系列八卷的Dancing影集,以融和多元文化與當代議題的視角,穿梭並呈顯舞蹈的豐富面貌。)在一九九○年代為了拍攝一個有關畢蘇的影片,接觸到當時僅剩不到一百人能理解的Sureq Galigo文本。在和村民學習文本內容與翻譯的過程中,產生了把它搬上舞台的想法。羅伯.威爾森成為執導的不二人選,因為他處理劇場的史詩手法、令人稱奇的視覺與動作敏銳度,再加上他本人對印尼的高度興趣。

這項計畫從開始到成形費時四年,直到於二○○四年新加坡的首演。羅伯.威爾森將這個巨大的史詩傳統予以轉化:「這是一首史詩,但也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故事以比歷史久遠許多的過去為背景,敘述了從六對神聖祖先降生的人物六代的歷險,其中三對祖先住在陸地上,三對住在海底下的深淵。「介於天與地之間」,羅伯.威爾森如此以簡單的一組概念營造故事的軸線,這些神祇介入人類生活,而他們的源頭則是「至聖者」,後者並不介入世俗事務,但卻是萬事的起頭。全劇分為十景,從世界創生到中層世界(介於天地之間)終結,劇情依循著史詩的循環結構發展。羅伯.威爾森則自剖這支作品喚醒他對創造史詩的意象與感情,而非只是文字的劇場翻譯。對於史詩,他有著特別的態度:「史詩本質上雖是古典的,但重新發現史詩卻可能是前衛的;……當英雄仍然活在人們心中,它既是超現實的又是真實的。」

印尼表演藝術傳統,讓古老場景與人物再度活脫

在西方文學名著與西方劇場形式分進合擊席捲了全球的表演藝術場域、或是像《蝴蝶夫人》、《杜蘭朵公主》這般跨文化插枝的品種流通許久之後,《加利哥的故事》這支作品,就像是一顆沉沒於南海許久的幻彩珍珠,終究得以浮出水面,重見天日般地召喚著渴望古老靈魂的跨界劇場心靈。作品中,印尼皮影戲的影像,蘇拉威西、爪哇與峇里島古典宮廷舞蹈的身形,以及融合傳統元素的空間佈局與樂音,都讓曾經隱身於古老符碼韻文中的場景與人物,再度活脫起來。一如往常,全才的羅伯.威爾森,兼負導演、佈景設計與燈光意念的構成。葛羅爾改編的敘事與威爾森擅於捕捉形式的劇場手法,這兩者如何交融於舞台上、引導眾人通往「一個我們童年夢中南海海盜之域」所產生的迷人文學珍寶,著實令人拭目以待,正如製作人法蘭科.萊拉與伊莉莎白.迪曼布羅所言:「和他(羅伯.威爾森)一起,我們可以跨越界限,並創造出一種劇場形式,是可以透過由動作、形狀、身體與燈光、聲音或寂靜製成的美的語言,來對每一個人說話。」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