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恩威唸建築系出身,雖沒有成為建築師,卻實在築建起自己一套胡氏文化事業和理念的風格。(2008台北藝術節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北藝術節/《華嚴經之心如工畫師》《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作品剖析

多媒體構景 打造胡氏大樓批判之窗

胡恩威的劇場風格

胡恩威批判目光之「快、狠、準」令他即使是批是鬥,也幹的跳脫漂亮,他安然自若地站在當下,聞風不動、有條有理地繼續放出一把又一把利刃,從建築到劇場、從娛樂到政治、從天主到佛教,幾乎處處都見其身影、聲音和評說。香港不少舞台導演喜用多媒體元素,但能夠掌握多媒體的冷冽而能夠將之轉化為具氣息的溫熱的卻不多,胡恩威可說是其中一人。

胡恩威批判目光之「快、狠、準」令他即使是批是鬥,也幹的跳脫漂亮,他安然自若地站在當下,聞風不動、有條有理地繼續放出一把又一把利刃,從建築到劇場、從娛樂到政治、從天主到佛教,幾乎處處都見其身影、聲音和評說。香港不少舞台導演喜用多媒體元素,但能夠掌握多媒體的冷冽而能夠將之轉化為具氣息的溫熱的卻不多,胡恩威可說是其中一人。

對於風格,遊走在編導、多媒體設計、文化評論人多重身分之間的胡恩威,從來沒有將之輕易定性,可能也不屑為之;他在其著作《香港風格》中把風格取道為一種「意識形態的潛意識,是精神世界物質化的一種現象,顏色的選擇、物料的質感、外形的構造、功能的運用、空間的流動、陽光、空氣、風和水……」字字有物卻又句句無質;拿捏不清的可是在濁流中等候被打救的局外人,局中人嫉俗依舊掩影一身沉黑繼續好風如水。

多重身分,都是文化批判的層層脈絡

然而,風格從來是由實至虛,從有到無的;You are what you      ,任何一個動詞皆從具象的你或行為反映了不具象的格調。與共喝「進念」奶水、並曾經一度在舞台上合作無間的香港品牌林奕華一樣,胡恩威也有很多話要對香港社會和大眾說;批判目光之「快、狠、準」令他即使是批是鬥,也幹得跳脫漂亮;「進念」作為一個門派,本身就是風格。常狠批香港「單一化平庸為本」、把香港政府罵個半死、痛斥蘋果媒體、香港學生不懂思考、建築千篇一律等論述不只一次出自其口;一旦搞不好踏過了界線的另一邊,胡恩威便成了禮拜天在維多利亞公園論壇拿著擴音器不放的「維園阿叔」。

然而,所謂格調,就是安然自若地站在當下,聞風不動、有條有理地繼續放出一把又一把利刃,從建築到劇場、從娛樂到政治、從天主到佛教,幾乎處處都見其身影、聲音和評說,要避也無從,總會有一個地方會讓你見得到他。多年來,胡恩威並不把自己的創作空間和香港想像,只投放在一種類型的文化呈現下,而每一類型又各自漫生出不同的嘗試。既視觀點單一、目光狹隘為香港的頭號敵人,胡恩威真人作了多元示範;然而細心觀察,便見其中層層疊疊的脈絡,是由上而下再從下再上的密密交織,之間並且互相補足和支援;不少有關他的訪問和報導,都介紹他是唸建築系出身的,他雖沒有成為建築師,卻實在築建起自己一套胡氏文化事業和理念的風格。

讓冷冽多媒體散出溫熱,善理性呈現但感性不足

這棟胡氏大樓最為人所熟悉的外牆,自然是其不同系列的劇場作品。《2001香港漫遊》拉上庫伯力克的幌子,把影像以斷裂生出層次的方式在舞台空間呈現出一個想像的香港;舞台吊杆和燈光是他的演員、吊杆上下的節奏和音樂則是他的對白話語。香港不少舞台導演喜用多媒體元素,但能夠掌握多媒體的冷冽而能夠將之轉化為具氣息的溫熱的卻不多,胡恩威可說是其中一人。而同時,他對舞台空間之深度的閱讀和調節,往往都相當敏感和精準;這必然與其對建築美學的視點有關;作品的宏景構圖和綜觀意象,全都是一幕幕動感的話語。

這些構圖很多時都是傾向理性的計算,而相對感性的作品細節,便往往會出賣了胡恩威某些調度處理上的不足之處;這在一些文本較強的作品如《萬曆十五年》中尤見問題。這劇據說投射了胡恩威的政治理想,所以可能更是在意要言說的所有論點;以致過於急進直接地呈現一些要批判、評論的狀況,而失諸劇場其實並非只是一個論壇的空間。正如茹國烈(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所言,「所有作品都是他對社會的評論,劇場只是工具之一」,作品便容易成為一篇理性的演說。

作為文化評論人,胡恩威這個身分其實是他那棟大樓的各個窗戶,「透過分析論述與批評公共事情,帶動社會討論」。這些窗子所介入的不同層次,便成為了不同作品中要探討的議題,從「東宮西宮」系列要指出香港政府在架構、文化和意識形態上的問題;《大娛樂家》是以智慧去剖開娛樂的面紗;《萬曆十五年》是從中國歷史探索香港未來;《香港電視風雲》則是針對評論媒體的扭曲現象。窗戶的不同可能性,或可同時啟開的靈活性,為這片外人所熟悉的外牆,提供了很多深入窺探胡恩威的文化理念的管道。

《華嚴經》開拓了「進念」的新觀眾群

目前尤見窗戶有越開越多之勢,恐難以兼顧其深度;很多時候不免只見窗戶半開而不知裡就。《華嚴經》這扇窗開拓了「進念」的新觀眾群,以佛家經典入戲在香港並不常見,加上在釋衍空法師等擔任創作顧問的支持下,不少佛教徒亦專誠造訪劇場。至於非教徒則可能受題材、以及作詞人林夕參與文字創作的賣點所吸引。作品重視文本的原來面貌,因此演員也以法師的裝扮介入一眾真正的法師之間,唱誦、吟唸經典的章節;這些章節到底有多深入到佛典的中心,還是只是借佛典之名去讓觀眾消費宗教,是作品最受爭議之處。

所謂不知就裡,其實也讓人看到胡恩威在處理這個作品時之小心翼翼,畢竟對於佛家的境界的領受,言傳只是理性而感性在於意會,而往往胡恩威又見弱於後者。因此他要借助幾位「進念」御用演員的個別領受,來展現那種狀態;演員個別的獨特表演風格,被調和融合於一眾法師並整體氛圍中,既見「進念」又不見「進念」的弔詭,是《華嚴經》最耐人尋味之處。至於以多媒體介入呈現「華藏世界」一段,燈光處理並舞台設計原是胡恩威最到家的伎倆,然而那個世界畢竟是具象不具形的境界,自在心中時便各人自有不同的詮釋。

而《臨川四夢湯顯祖》則是向中國傳統戲曲借鏡自照的另一扇窗。胡恩威除了特別關心公共文化藝術政策議題外,也關注探索中國文化;作為一個處在前線的藝術工作者,他深明無形空洞的文化架構、政策,並對自身文化之不了解,會影響著種種有形的具體建設。因此他常參與評論文化政策的討論和研探,透過改變建制的根本去前瞻文化的發展;同時亦拓闊對於傳統文化的演繹和詮釋。

《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示範建築之美態和溫柔

這些種種固然成為盤纏在胡氏大樓的底下的根,然而別忘了建築作為胡恩威的老本行,對建築的心事更是他支撐起這棟大樓卻不外露的鋼筋。作家歐陽應霽曾寫道:「哀莫大於心死——很明顯,對於香港,阿威還是未死心」。見諸於胡恩威對香港的在意,他打著建築系列旗幟的作品如Looking for Mies和《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The Life and Times of Louis I. Kahn固然是循著這條多媒體的路線發展,其實更是他透過這些引介西方知名建築大師及其美學的作品,示範建築之美態和溫柔;對照其對在《香港風格》一書中對香港建築的仔細評價,並對政府城市規劃的策略以「消滅香港」言之(《香港風格2》一書),他直把自己視為某種「啟蒙者」的角色,為保留並想像香港建築,開啟不同的可能性。

路易.康(Louis I. Kahn)是胡恩威推崇的建築大師之一,二○○一年的該劇首演可能並未很見到他掌握這類型劇場的成熟呈現;但其誠意卻盡然流露得甚至帶點純樸氣息。再度搬演作品時加入甘國亮雖不免摻雜了市場考量,但其對劇場形式之掌握卻明顯洗練得多。這棟大樓的結構,只會愈見其緊切和築建者的堅持。心之未死,是每位藝術家戰鬥至最後一刻的執念;只是夜來卸下一身疲憊,也願心事有人知。把部落格命名為「好風如水」的胡恩威,寫的卻不只是戰鬥式的評論文字,也及輕裝上路的散文短詩;理性以外的感性,看來他是愈見穿透了。

 

延伸閱讀

  • 本刊第175期,周倩漪〈光影萬象 示現佛陀智慧—進念.二十面體的多媒體劇場《華嚴經》〉
  • 胡恩威《香港風格》(Cup出版)、《香港風格2—消滅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出版)、《香港風格3—城市是應該這樣建成的》(進念.二十面體出版)

 

相關網址

進念.二十面體 www.zuni.org.hk/

胡恩威部落格「好風如水」www.mindmeters.com/blogind.asp?id=26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