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協奏曲的靈魂精髓,自是小提琴主奏的詮釋演出。從首演主奏俞麗拿的權威詮釋,還有西崎崇子的普及國際,突破女性觀點壟斷的呂思清,以及竇君怡、徐惟聆、孔朝暉、 劉雲志等,都有各自的特色——溫婉或剛烈,柔情或不悔,誰是最佳代言人?答案自在你心中。
版本紛擾 小提琴搭交響樂團才原典
被稱為「中國最著名」同時也是「唱片銷售最多」的小提琴作品,由何占豪與陳鋼所寫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起初的構想就是為小提琴以及西方編制的交響管絃樂團所寫。
不過,兩位《梁祝》原作曲者在一九八○年代開始,各自都替《梁祝》進行改編,一來開啟兩人日後嫌隙的爭端,再者也讓這首作品有了許多「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有不同的演出編制。
先是陳鋼擅自將管絃配器強化,提供給西崎崇子一九八二年的錄音使用,何占豪因此而大為光火,還公開否定所有未經他許可的改編版本。而且一九八五年香港中樂團吳大江下、關迺忠上,何占豪接受委託自己跳下來改編了一個高胡版本,一九八八年該團來台灣掀起了一陣《梁祝》旋風的就是這個版。
之後甚至出現了鋼琴、古箏、中胡、口琴、木琴、混聲四部合唱、甚至是電子合成器版。不過這篇「梁祝最佳代言人」,只打算鎖定在「原典版」的小提琴主奏搭配西方交響樂團形式,加以探討。
俞麗拿婉約的首演典範
一般認為《梁祝》中小提琴的角色就是祝英台,甚至還有人認為該曲應直接改名為《祝英台》,因此坊間總是認為《梁祝》的小提琴主奏以女性婉約的詮釋為佳,較能呈現樂曲陰柔纏綿的神髓。造成這種印象的主因更是因為首演者俞麗的成功演繹,她也被公認最權威的詮釋者之一。當年樂曲創作期間,何占豪、陳鋼兩位作曲家經常就小提琴主奏部分與她探討,因此《梁祝》一九五九年首演時自然就由當時才十八歲的俞麗拿擔綱,她掌握樂曲中,以女性為基調的情緒,真摯感人的典範讓廣大樂迷深深著迷。
不過當年《梁祝》首演有兩個主奏卡司,只是今天大家都只記得「A咖」俞麗拿,而「B咖」上海音樂院另一位女性小提琴家沈榕,這位俞麗拿的同班同學,以明快、細膩、流暢的手法而與俞麗拿有所區隔,被多數人遺忘。在六○年代,俞麗拿與沈榕在的錄音,效果都不算好。
西崎崇子把梁祝推向國際
在西崎崇子的錄音問世前,《梁祝》只能算是中國人的私房珍寶,而這位日本女小提琴家的眼光讓梁祝的樣貌改變了,蓄積了這首作品走向國際的能量。她的先生克勞斯.海曼(現Naxos總裁)看到了《梁祝》的市場價值,推出此曲第一個國際發行,並由西崎崇子主奏。
西崎崇子把《梁祝》引薦到國際,讓這首作品受到國際樂團接納,且多次演錄的流通推廣,也讓兩岸三地的華人對這首作品有更深的情感。儘管以她一個日本人的身分,受到一些文化詮釋上的質疑,但是她的《梁祝》詮釋深刻細膩,優美流暢。她自己曾說:「我相信前世今生,我內心有份前世的中國情懷,我對中國音樂有著一份不能言喻的感情……。」整體而言西崎崇子的演出甚獲市場肯定,包括中國。她的《梁祝》錄音總銷量突破三百萬張,其中與林克昌合作的版本被認為是最好的。
儘管同為女性演奏家,俞麗拿和西崎崇子兩位東方女性,顯然各有所思,版本詮釋孰優孰劣市場上議論很大。不過基本上,就是俞麗拿較道地、與封建思想的抗爭性較強,西崎崇子技巧較全面,更有國際觀,情感也較細膩溫柔。
另外兩個女性主奏版:竇君怡與徐惟聆
Philips這版的陣容可說重金構成,樂團是當時中國最好的中央交響樂團,主奏竇君怡是一九八四年上海音樂學院《梁祝》小提琴比賽的冠軍,指揮的是以理智嚴謹聞名的老牌指揮家韓中杰,監製請來竇君怡在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師,同時也是原作者何占豪監製。竇君怡的演繹細膩動人,句法呼吸也很好,一反俞麗拿的剛烈,呈現十足的女人味。至於第一位登上卡內基與林肯中心的中國小提琴家徐惟聆,她的主奏搭配石信之指揮上海樂團管絃樂,細緻、溫潤,臨場感效果相當不錯,也相當值得一試,是個稱職的代言人。
呂思清打破女性觀點的壟斷
呂思清錄過四次《梁祝》,可以說一次比一次出色,四次的指揮分別是涂惠民、譚利華、鄭小瑛、陳爕陽。他以堅實的西方小提琴演奏技巧當基礎,加上自身對《梁祝》的文化理解,可以說將中西特質融貫於此曲。他自己曾經說過,「這首以五聲音階為主的作品,音準要格外用心處理,裡頭有許多模仿人聲的滑奏效果,與西方小提琴作品截然不同。」
呂思清以他甜而不膩的音色與自然流露的感情,打破由俞麗拿、西崎崇子「壟斷」的女性主奏詮釋較佳的偏頗印象,尤其在〈抗婚〉段落更是展現雄性的濃烈爆發力,堪稱此曲最佳的男性主奏代言人,他的《梁祝》詮釋也得到了原作曲陳鋼的肯定。
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大賽亞軍的薛偉前後跟湯沐海及柏林電台交響樂團、黃胤靈與俄羅斯愛樂樂團合作,明顯走國際路線,但口氣上好比ABC說國語,不是那麼字正腔圓。另外崛起甚早,同時是現場演奏《梁祝》最多的演奏家之一的盛中國的詮釋展現類似北方漢子的直接與滄桑感,不過也被人認為小提琴音色偏硬,表現手法直接,樂句情緒的起伏也比較平板,少了點陰柔美感,並不適合唱片欣賞。
孔朝暉與 劉雲志錄音發燒
沒有搭上「歷史加持」列車的小提琴家,只能轉向更全面的技巧,以及強化錄音製作團隊努力,在女性演奏家上竇君怡版是如此,男性方面則以孔朝暉與 劉雲志為代表。
當時中央音樂學院的年輕教師孔朝暉,他冷靜地處理樂曲,快板從容、慢板流暢,搭配胡炳旭指揮中央樂團交響樂隊。此版本採AKG真空管麥克風收音,留下了美好的小提琴,以及準確的定位與空間感。另外,中國交響樂團首席劉雲志則是選用十八世義大利名琴“Ruby”,搭配上中國十大錄音師之一的陳珞,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建的頂級錄音棚,詮釋忠於原譜十分耐聽,尤其透過好的聆聽器材。
主奏之外的最佳代言
主奏者對《梁祝》的詮釋風格有決定性影響,反觀指揮基本上只要跟好主奏,管絃語法不要處理太糊似乎就能有水平之作。嚴格說來指揮觀點的《梁祝》尚未有一家之言!林克昌與西崎崇子的合作,把音樂的戲劇性處理得令人印象深刻。陳爕陽也多次灌錄,他同樣著重戲曲效果,以及主奏與樂團的應答對話,頗富江南風味。另外樊承武、石信之等人也都有豐富經驗。
在樂團方面,顯然比較擅長《梁祝》的還是中國中央交響樂團、上海音樂院管絃樂團、上海交響樂團這些中國本地的「西式」交響樂團,反而頂尖的國外交響樂團不復見對《梁祝》的關切。唱片錄音方面,中國唱片社當然佔有地利之便,不過錄音效果是一大敗筆,以目前看來灌製《梁祝》,Philips有優異團隊展現音樂性,Marco Polo正如同其品牌精神,將傑出的中國演奏家、音樂作品推向西方世界,而Hugo則朝著發燒路線持續前進。
不帶民族熱血,冷靜來看《梁祝》在國際化的進程,其實仍有許多進展空間。這些年來很欣慰夏漢這樣外國頂尖的小提琴家,醉心於《梁祝》的研究與演出,再者內地樂團的演奏水平提升,能讓挾著文化血緣優勢的《梁祝》詮釋更上層樓。不過,尚未有夠「大腕」的華裔指揮有機會「試圖」調教世界排名頂尖的前二十大樂團,例如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倫敦交響、芝加哥交響等來為《梁祝》獻聲,那肯定是另外一番光景。誰說柴科夫斯基、西貝流士的《小提琴協奏曲》非得芬蘭人、俄國人來演出才道地呢?只要夠好夠優的《梁祝》表現組合來代言,誰捨得拒絕接納他呢?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推薦版本
整理 歐頭
小提琴主奏 |
性別 |
錄音年 |
指揮&樂團 |
發行 |
俞麗拿 |
女 |
1960 |
樊承武/上海音樂學院管絃樂團 |
中國唱片社 |
俞麗拿 |
女 |
1979 |
陳燮陽/上海芭蕾舞團管絃樂團 |
|
俞麗拿 |
女 |
1987 |
陳燮陽/上海交響樂團 |
福茂(中國唱片社上海) |
俞麗拿 |
女 |
1996 |
李堅/英國廣播音樂會管絃樂團 |
BMG |
西崎崇子 |
女 |
1978 |
林克昌/名古屋愛樂樂團 |
BMG(HK Records) |
西崎崇子 |
女 |
1982 |
石信之/群馬交響樂團 |
BMG(HK Records) |
西崎崇子 |
女 |
1990 |
甄健豪/捷克電台交響樂團 |
MARCO POLO |
西崎崇子 |
女 |
1994 |
樊承武/上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團 |
MARCO POLO |
竇君怡 |
女 |
1985 |
韓中杰/中央樂團交響樂隊 |
寶麗金 PHILIPS |
徐惟聆 |
女 |
1993 |
石信之/上海樂團管絃樂隊 |
MARCO POLO |
呂思清 |
男 |
1997 |
陳燮陽/上海交響樂團 |
MARCO POLO |
薛偉 |
男 |
1990 |
湯沐海/柏林電臺交響樂團協奏 |
巨石 |
薛偉 |
男 |
1997 |
黃胤靈/俄羅斯愛樂管絃樂團 |
雨果 Hugo |
盛中國 |
男 |
1993 |
譚利華/中央樂隊交響樂團 |
中國唱片社北京 |
劉雲志 |
男 |
2006 |
李心草/中國交響樂團 |
柏菲Perfect |
孔朝暉 |
男 |
1990 |
胡炳旭/中央樂隊交響樂團 |
雨果 Hu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