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來台的長笛演奏家,重新把台灣歌謠編曲,送給因「長笛藝術節」而相聚的朋友們。(許斌 攝)
焦點專題 Focus

樊曼儂 用心創造「長笛人的家」

決定辦長笛音樂節,也是因為這一路走來,樊曼儂認識了很多長笛界的名師級演奏家,都成了朋友。「我不是以一位經紀人或安排音樂會的態度來相處,所以每一位接受到我的邀請來到台灣的,都可以發現原來他『回到家了』!」在這個家庭裡有很快樂的學習與表演的機會,從她這邊也認識了本地長笛界優秀的新生代,甚至看到了台灣這些年來發展與水準。

決定辦長笛音樂節,也是因為這一路走來,樊曼儂認識了很多長笛界的名師級演奏家,都成了朋友。「我不是以一位經紀人或安排音樂會的態度來相處,所以每一位接受到我的邀請來到台灣的,都可以發現原來他『回到家了』!」在這個家庭裡有很快樂的學習與表演的機會,從她這邊也認識了本地長笛界優秀的新生代,甚至看到了台灣這些年來發展與水準。

午後的辦公室,熱熱鬧鬧地聚集了一群人,有的開心地交談,有的切著蛋糕分送大家。暫且放下手邊繁忙的事務,這些國內長笛頂尖好手從各個角落群聚此地,為的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心目中的恩師,台灣的長笛教母──樊曼儂老師。

十九歲畢業踏入省交(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成為最年輕的長笛首席,樊曼儂也同時展開教學生涯。從最開始沒有影印機、連樂譜都要自己手抄的年代至今四十多年,她所教導的徒子徒孫早已無可計數。教學、資助、鼓勵、引薦……在這多年的時光中最為人感佩的,就師生之間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恩情。若說台灣近二十年是長笛界飛快成長的年代,是因為有中堅分子投身於樂團、在各級學校的耕耘,那麼前二十年幫這些中堅分子建立深厚基礎的人中,樊曼儂是絕對佔了極為重要的地位。

長笛界就像一個大家族

台灣的器樂,除了早期鋼琴、絃樂之外,學習長笛的人數高居不下,也成為二十世紀下半的新寵,它受歡迎的程度使得不僅舊有曲目眾多、新曲子多、改編也多。但它蓬勃發展的原因之一也相當有趣,有別於其他樂器的單打獨鬥,長笛界的發展,可說是「團結力量大」!樊曼儂指出,很少聽到其他樂器有世界性的組織,但長笛的協會及國際性的活動卻是不勝枚舉。從北美、澳洲、歐洲乃至亞洲的日本、韓國都有年會及長笛藝術節的舉辦。這個現象的產生其來有自,樊曼儂表示:「長笛界都是以家族建立,到國外進入大堂,滿座的學生、老師、演奏家,無論委內瑞拉、古巴,任何來自各國的長笛家,都會覺得自己是處在一個大家庭之中。」

回想起教學的過程,她認為自己學習的過程非常順利。因為父親樊華是台灣首任國防部示範樂隊隊長兼指揮,有父親的「加持」,與父親的老師、父親的同學相互影響,她從未感到有什麼困難。但開始在藝專任教時,卻遭遇到了瓶頸,因為她始終不知道「為什麼我會,但其他同學卻不會?」為此,她謙虛地說自己花了五年「與學弟學妹學習」。學習別人所遭遇到的問題,再以自己的經驗想辦法幫學生解決。幸運的是這麼多年來,她覺得自己並不完全只是「教學生」,她說:「很多都是學生給我的,所以是我向學生學習了很多東西!」

來參加藝術節就像回到家

每當發現國際舞台上有傑出的長笛演奏家,一定主動邀請他們來台演出,每當慧眼「預」見前瞻性高的學生,必定慷慨推薦,樊曼儂的愛才,是眾所皆知的。對於藝術推廣不遺餘力的她,終於在二○○六年開啟了第一屆國際長笛藝術節的活動。痛下決心的她說:「接觸這麼多音樂家,讓我開始思考,新象藝術節辦了二、三十屆、環境藝穗節也辦了二十幾屆,而我『是怎麼了』……」決定辦長笛音樂節,也是因為這一路走來,認識了很多長笛界的名師級演奏家,都成了朋友。「我不是以一位經紀人或安排音樂會的態度來相處,所以每一位接受到我的邀請來到台灣的,都可以發現原來他『回到家了』!」在這個家庭裡有很快樂的學習與表演的機會,從她這邊也認識了本地長笛界優秀的新生代,甚至看到了台灣這些年來發展與水準。「藝術節結束後,與各位大師在擁抱分離的剎那,他們都感覺到了跟自己參加過、甚至自己經營過的藝術節有相當大的區別。」

最特別的是所有大師來參與藝術節,除了演奏會外,都被要求舉行一場戶外講座,內容包括音樂會的節目、自己安排的經驗分享。所以,每天聽音樂會之前的六點到七點鐘,觀眾可以與大師在戶外面對面地交流。貼心的她還設計了「愛心時間」,為大家準備三明治,讓趕來聽音樂會、沒有時間用餐的朋友們可以一邊享用、一邊與大師聊音樂。

座、演出  活動規模盛大

二十幾場演講,包括台灣新生代的演出,規模的盛大可說是破天荒,而其中最有趣的故事,就是那位高齡八十一歲的葛拉夫(Peter-Lukas Graf)爺爺了!對專業的堅持讓他在大師班完全不留情面,但即使要挨罵,學生們為了進步也硬著頭皮去報名參加。課堂上,被罵到痛哭流涕的劇碼可說是每天上演。明白這樣的狀況,心疼孩子們的樊曼儂於是常常不經意地「現身」在現場,看到她的出現,葛拉夫就只好稍稍收斂一點脾氣。因此她開玩笑地說:「舉辦大師班講座的心情對我來講,是又驚又喜、又愛又怕被傷害!」

為了第二屆國際長笛藝術節,學生們自動回籠、投入協助。以往傳授知識,如今成為資訊集中的核心;以往「不知道為什麼別人不會」,現在已經是「他們會的我不會」!樊曼儂這個長笛的大家族:「願意與別人在一起,也歡迎他人的加入!」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