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較於「百老匯」,「外百老匯」不是只集中於某一地區的某些家主流劇院,而是分散的紐約上中下城各地的劇院。如同地點的分散,外百老匯的製作也是風格多樣, 五花八門,除了百老匯所有的類型都有外,多媒體跨表演領特技馬戲都可以上陣。相較於百老匯的商業取向保守品味,選擇百老匯,就是多了冒險創新的空間。
現在連外外百老匯都有了自己的獎,即使是最老土的觀光客,也可以講起“Off Broadway”舌頭不打結,看外百老匯已經不能再算是什麼看戲品味的高標準了。特別是當愈來愈多的演出票價超過美金一百元後,外百老匯也說不上是「經濟實惠」的選擇。不過除了劇場中人及極少數以看戲為生的人,大部分人真要專挑一部外百老匯去看,還得大傷腦筋想想什麼是外百老匯。
外百老匯,展現更多冒險創新空間
這個原因當然是和外百老匯的生態、及其相對於百老匯的位置有關。百老匯劇場,有集中的地理位置,指的是在曼哈頓六到八大道、四十街到五十四街之間的約四十間戲院(加上林肯中心劇院),因此講起百老匯,既是點明了方向,也說清楚功能目的,一舉兩得。位在時報廣場上的半價票亭TKTS,更是成為百老匯劇場的輻湊點,不只是買票、約人方便,就算是想要知道現在有些什麼戲,看看電子佈告板就一目瞭然。
相比之下,外百老匯地點分散,不但上中下城都有,甚至到布魯克林(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又沒有一個統一的售票系統(少數在TKTS賣的票,也好像是搭百老匯的順風車,名不正言不順),找起來不容易,因此通常要先打聽清楚、打定了主意,到不同的劇院或是電話、網站上買票。
辛苦也會有收獲。很多時候,看外百老匯的演出,確實要比百老匯感覺充實一些。因為百老匯商業取向重,無檔期的常態戲更是要靠觀光客來票房,因此表演非得走最大公約數,不能太前衛古怪。外百老匯相比之下,就比較有冒險創新的空間。
就以演出形式來說好了,百老匯基本上就是舞台劇和音樂劇,加上偶一為之的明星個人秀(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威爾.法洛Will Ferrell是最近的例子)及崔拉.莎普(Twyla Tharp)的舞劇,都幫觀眾分門別類好了。外百老匯就五花八門,除了百老匯所有的類型都有外,多媒體跨表演領特技馬戲都可以上陣。
偶劇、泡泡、吊鋼索,多元豐富不拘族群
近些年來在外百老匯比較「奇怪」的演出,有以懸絲木偶出名的Basil Twist,為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配舞,以木偶縯繹作曲家幻想的愛情;編舞家Martha Clark把Bosch的名畫“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變成一齣似真似夢的芭蕾舞劇;越華裔藝術家楊方的泡泡遊戲Gazillion Bubble Show,吹出可以把好幾個觀眾包起來的肥皂泡泡;由街頭藝人生發靈感的廢物利用的打擊樂製作《破銅爛鐵》Stomp;把吊鋼索吊成表演的De La Guarda,以及同製作班底的水底特技《極限震撼》Fuerza Bruta;或是觀眾就是婚宴賓客的Tony ‘n Tina’s Wedding等。這些節目,有不少都已經連演數年,甚至在全世界巡演,儼然具「小企業」規模。但其實他們當初構思登台時,其實都和商業劇場的演出很不同,具有相當的實驗性,承擔了失敗的風險。
外百老匯也比較多元化,不單有不同族裔的劇團,有時還以非英語表演,從二○○五年起,西語甚至已經有了獨立的劇場節(Teatro Stage Fest);Irish Repertory Theatre長期推廣愛爾蘭籍及美國愛爾蘭裔劇作,有些演出腔調重到難以聽懂;連韓語的Cooking!、日語及國語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都演過。
即使是舞台劇音樂劇,外百老匯也通常有較多的原創性,也比較不怕尖銳有爭議性的題材。尤其是近幾年百老匯話劇愈來愈是好萊塢明星掛帥,外百老匯一般來說,還是比較強調導演的詮釋權。像是過去一年最受好評的《哈姆雷特》,就不是裘德洛領軍的正宗英國舶來品,而是年初Theater for a New Audience的外百老匯製作。
舞台劇新作,也可能征服百老匯
至於全新話劇,除了極少數頂尖劇作家,百老匯可說早就放棄了首演的企圖,喜歡舞台劇的觀眾,只能在外百老匯趕場。上一季最獲好評的新戲Ruined,就是外百老匯的Manhattan Theatre Club呈現。這部Lynn Nottage的作品,以剛果內戰為背景,描述了一個夜總會兼妓院的媽媽桑,如何收容保護女孩子,但又從她們身上賺錢,不但得了所有外百老匯可以得的獎,還得到普立茲獎,連演九個月,是外百老匯少有的長壽檔期。
外百老匯話劇最常面對的難題就是,如果戲叫好叫座,要如何把這把火持續燒下去。這涉及外百老匯劇場與百老匯經營上很大的一個差異。除了林肯中心和Roundabout外,其他百老匯劇場只是地主,把場地租給製作人,因此只要製作人願意付房租,戲就可以一直演下去。但外百老匯的很多劇場本身就是製作人,他們當然想推出一檔熱門戲,但卻不一定樂見同一個戲長期演出,佔了其他製作的檔期。因此外百老匯戲一賣座,下一步通常就是要找個更大的劇院,甚至是百老匯,好讓更多觀眾有機會看到。
上季很受好評的The Temperamentals,就走的是這條路。這齣戲重述美國「石牆」之前的男同志團體Mattachine Society創立的經過。最早演出的戲院只有四十個座位,前排觀眾手和腿都得縮起來不然就要碰到演員,但由口碑累積成的觀眾愈來愈多,先是搬到同個劇場裡的九十九人戲院,還是向隅者眾,明年二月要在更具規模的三百人劇院捲土重來。
《小鎮》寧守外百老匯,《Q大道》甘吃回頭草
由外百老匯跳上百老匯,是新戲在紐約發展的傳統路子,尤其是音樂劇,從《歌舞線上》、《毛髮》Hair到Spring Awakening是一脈相承,話劇也不例外,近幾年的《求證》Proof和Doubt,都由外百走進百老匯,進而攻進好萊塢。然而每個成功的個案後,是更多血本無歸的投資,像是Reasons to be Pretty或Dividing the Estate。這些叫好不叫座的戲一個個陣亡,叫人愈來愈懷疑,除非是有看明星的噱頭,百老匯是不是已經失去了呈現、行銷純舞台劇的能力?
因此近來有些製作寧願放棄百老匯,堅守外百老匯,被譽為上季最佳製作之一的《小鎮》Our Town就是如此,檔期一延再延,但都是在百人座的小劇院裡。大約導演也知道,他把觀眾變成戲劇龍套的詮釋方式,在百老匯裡是行不通的。
不過今年更有反其道而行的。由外百老匯起家的諷世布偶戲《Q大道》Avenue Q,在百老匯演出二千五百場之後,原本可以功成身退,竟然又吃起回頭草,重回外百舞台,大出業界意料。然而市場反應不差,現在另一齣改編自希區考克電影的話劇39 Steps也準備如法炮製。這齣戲援用許多默劇、小丑的手法,加上服裝道具燈光音效的錯覺,讓四個演員演電影裡的幾十個不同的角色。這部戲由倫敦引進百老匯,已經是百老匯過去七季以來最長命的舞台劇,現在看來還要在外百老匯繼續諜影幢幢。
招攬季票會員,節省行銷費用來創新
非盈利的外百老匯劇團,很多是採招攬季票會員(Subscriber)來經營,好處是建立基本的觀眾群,減少行銷的開銷,可以在藝術上冒險。例如Signature Theatre Company,每一季只推出一位劇作家的作品,首季的August Wilson系列極獲好評,接下來又推出Charles Mee和Horton Foote,未來還有Tony Kushner。
但是季票觀眾也有市場壓力,位在百老匯黃金地段的Manhattan Theater Club就為了迎合以銀髮族為主的會員,頻頻推出一些只有懷舊價值的老戲,像是Accent of Youth、The Royal Family,看完像是嚼了一嘴隔夜的茶葉。
還好兩個最大的外百老匯劇場,還維持住開創的精神,這就是「公眾劇場」(Public Theater)和布魯克林音樂學院(BAM)。前者本季已經有彼得.謝勒斯(Peter Sellers)的《奧泰羅》和Richard Foreman的Idiot Savant,後者已經演出羅伯.威爾森的《四重奏》Quartett,這些都是當今美國乃至世界劇場上最前衛的創作者之一,同時在紐約呈現,顯示了外百老匯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