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創辦人妮奈特.德.瓦盧娃。(Anthony Crickmay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鞋尖下的秘密―英倫芭蕾點滴/歷史溯源

七組關鍵詞,認識英國皇家芭蕾!

英國皇家芭蕾舞團(The Royal Ballet)自舞團前身「維克威爾斯芭蕾舞團」(Vic Wells Ballet)創立算起,今年剛好滿八十歲,在歐陸眾多歷史悠久的芭蕾舞團中算得上年輕,卻也因走出獨特的風格,擁有精良的訓練與技藝精湛的舞者,而成為世界頂尖級的芭蕾天團。六月底該團首度訪台演出,就讓我們以七組關鍵詞,帶讀者迅速切入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精采故事!

英國皇家芭蕾舞團(The Royal Ballet)自舞團前身「維克威爾斯芭蕾舞團」(Vic Wells Ballet)創立算起,今年剛好滿八十歲,在歐陸眾多歷史悠久的芭蕾舞團中算得上年輕,卻也因走出獨特的風格,擁有精良的訓練與技藝精湛的舞者,而成為世界頂尖級的芭蕾天團。六月底該團首度訪台演出,就讓我們以七組關鍵詞,帶讀者迅速切入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精采故事!

英式芭蕾之母——妮奈特.德.瓦盧娃

人們暱稱「夫人」(Madam)的瓦盧娃(Ninette de Valois,1898-2001),原籍愛爾蘭,十歲開始學舞,曾師從西班牙名師艾思皮諾沙(Edward Espinosa)、義大利名師契凱帝(Enrico Cecchetti)。一九二三年加入迪亞吉列夫(Serge Diaghilev)俄羅斯芭蕾舞團,擔任三年獨舞者。日後她曾說,她之所以知道如何運作一個舞團,都是跟迪亞吉列夫學的。然而,她始終希望英國芭蕾能建立起自身的風格與傳統。於是成立了舞蹈藝術學院(the Academy of Choreographic Art),以獨特的英式芭蕾風格訓練學生,並組成芭蕾舞團,在老維克劇院(Old Vic Theatre)老闆莉蓮.貝利斯(Lilian Baylis)的支持下,學生得以擁有專業的舞台經驗。

一九三一年,由於受邀為貝莉斯重新開幕的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製作舞蹈演出,瓦盧娃不僅將學校搬到新的劇院,也將舞團命名為「維克威爾斯芭蕾舞團」(Vic Wells Ballet),便是今日皇家芭蕾舞團、伯明罕芭蕾舞團與皇家芭蕾舞學校的前身。接著,她著手建立英國劇目,除了找來阿胥頓(Frederick Ashton)擔任首席編導,自己也從事創作,其最著名的作品《約伯記》Job,內容採用英國假面劇,被公認為英國第一部民族芭蕾舞劇。一九五六年,她的舞團正式獲頒皇家認證標章,改名為「皇家芭蕾舞團」。雖然她在一九六三年宣布退休,卻未曾離開教學的崗位,終其一生貢獻給英國芭蕾,被譽為「英式芭蕾之母」。

 

英國芭蕾的伯樂——瑪莉.蘭伯特

除了瓦魯娃,蘭伯特(Marie Rambert,1888-1982)也是另一名英國芭蕾發展的重要推手。一九二○年創辦自己的芭蕾舞學校;二六年更成立了芭蕾舞團,這既是英國第一個芭蕾舞團,也是日後蘭伯特舞團(Rambert Dance Company)的前身,著名演員奧黛莉.赫本就是眾多校友之一。作為出色的舞者與教育家,蘭伯特也擅長發掘人才,英國皇家芭蕾最負盛名的編舞家阿胥頓,正是蘭伯特一眼相中、鼓勵他開始編舞的。

 

英國芭蕾的靈魂——阿胥頓

阿胥頓(Frederick Ashton,1904-1988)是廿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芭蕾編舞家。英國皇家舞團能有今日的成就,都歸功於他。早年曾立志成為偉大舞者的阿胥頓,因起步較晚,加上身體條件的限制,只好放棄夢想。所幸蘭伯特看出阿胥頓擁有編舞的才華,鼓勵他嘗試創作,因此,一九二六年,他順利推出第一部芭蕾舞劇《時尚的悲劇》The Tragedy of Fashion,佳評如潮,自此踏上身為一個成功編舞家的道路。二次大戰後,他引介並重編俄國作曲家浦羅柯菲夫(Sergei Prokofiev)的作品《灰姑娘》及《羅密歐與茱麗葉》,不僅鞏固英國芭蕾的風格和地位,也使芭蕾女伶瑪歌.芳婷(Dame Margot Fonteyn de Arias,1919-1991)嶄露頭角。

一九六三年,他接替瓦盧娃擔任皇家芭蕾舞團的團長與藝術總監,除了重新編排俄國編導大師尼金斯卡(Bronislava Nijinska)的代表作《母鹿》Les Biches 和《婚禮》Les Noces,更重要的是,他為皇家芭蕾舞團大量創作新的劇碼,使其從此躍升為世界一流舞團的行列。其作品立足於古典芭蕾的傳統,卻能跳脫古典芭蕾的框框,注重嚴謹的戲劇結構,講究動作編排與場面調度,又強調音樂性,加上獨特的英國式幽默,長久以來持續受到觀眾與芭蕾舞團的歡迎。

 

激情詩人——麥可米倫

麥可米倫(Kenneth McMillan,1929-1992)早年曾進入沙德勒之井芭蕾舞學校(Sadler’s Wells Ballet School)習舞,畢業後加入沙德勒之井劇院芭蕾舞團,其間幸運地認識了瓦盧娃並受其鼓勵。一九五三年起,他開始為皇家芭蕾舞團編舞,包括《春之祭》、《羅密歐與茱麗葉》等,在編導《羅》的同時,他被任命為皇家芭蕾舞團的駐團編導。一九七○年,他正式接掌皇家芭蕾舞團。七年後,他宣布退休、轉任首席編舞家。

麥可米倫曾經說過:「我在心裡是一個古典主義者。」藉由古典技巧與現代編舞技術融為一體,賦予古典主義新的生命。其作品以豐富的感情、細膩的人物性格刻劃,以及戲劇衝突感聞名,如《曼儂》Manon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除了女主角被設定為一名愛慕虛榮的交際花,顛覆了古典芭蕾舞劇中女主角的善良形象,對惡的本質相當感興趣的麥可米倫,也揭示了人性黑暗的一面。因此,舞評家封他為「激情詩人」,芭蕾史學者也讚賞他「發展了學院派芭蕾」。

 

永遠的芭蕾情侶檔之一——芳婷與紐瑞耶夫

阿胥頓曾說:「若我從未遇見瑪歌,我是無法發展出作品中抒情的那一面的。」作為阿胥頓「永遠的繆思」的瑪歌.芳婷,是英國本土第一位國際級的芭蕾巨星。她四歲開始習舞,爾後隨父母搬到上海,十四歲時返回英國繼續接受芭蕾舞的訓練。當她加入維克威爾斯舞團,很快就展露光芒,一九三九年便在《吉賽兒》、《天鵝湖》等演出擔任主要角色,並被任命為首席女舞者。尤其在阿胥頓編導的《睡美人》中擔綱公主一角,其輕盈美妙的舞步,令觀眾心醉神迷,被譽為那個年代最成功的舞者。

當眾人都認為芳婷即將退休時,紐瑞耶夫的加入使得芳婷的藝術生涯再創高峰。一九六一年,俄國芭蕾舞星紐瑞耶夫(Rudolf Nureyev,1938-1993)投奔西方,隔年與芳婷一起演出《吉賽兒》,獲得巨大的歡迎,同時開啟兩人長久的合作關係,那一年,芳婷四十二歲,紐瑞耶夫廿四歲。一九六四年,兩人在維也納演出《天鵝湖》,創下謝幕高達八十九次的驚人紀錄。紐瑞耶夫曾說,他與芳婷「是同一個身體、同一個靈魂」在跳舞。此外,紐瑞耶夫自身精湛的技巧、迷人的魅力,也大舉提升男舞者的地位;他所引進的俄國經典舞蹈,也為英國芭蕾注入新的活力,堪稱是「廿世紀最偉大的芭蕾巨星」。

 

永遠的芭蕾情侶檔之二——都威爾與希布莉

在皇家芭蕾舞蹈學校求學時,安東尼.都威爾(Anthony Dowell,1943-)便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一九六一年,他加入皇家芭蕾舞團,僅僅兩年就擔綱演出阿胥頓所編導的《仲夏夜之夢》中奧伯龍一角,而與他搭配的女舞者正是他未來的合作夥伴安東妮德.希布莉(Antoinette Sibley,1939-),一對完美的芭蕾舞搭檔就此誕生。憑藉著高超的技巧、超凡的感性,都威爾逐漸站穩國際巨星的地位。一九八六年,他接掌皇家芭蕾舞團,邀約外國舞星如艾瑞克.慕哈梅朵夫(Irek Mukhamedov)在英國客座演出,試圖穩定舞團裡舞者的水準,而且他也提倡大型經典舞劇的演出,如《天鵝湖》便是一八九五年的俄國原版。

至於他的舞伴希布莉,也許是英國皇家芭蕾最後一個偉大的古典女伶。一九五六年加入皇家芭蕾舞團的她,由於舞團於一九五九年首度推出喜劇芭蕾《柯貝莉亞》時,瓦盧娃希望有個年輕的女舞者來扮演史娃琳(Swanilda)的角色,希布莉因而出線,同年成為獨舞者,一九六○年進而擔任首席女舞者,逐漸接手所有的古典角色。一九六四年,與當時尚未成名的都威爾搭檔演出,意外開啟她事業的黃金時期。希布莉曾因長期受病痛所苦,一度宣布退休,但在細心的調養下,她順利回到舞台,並於一九九一年出任英國皇家舞蹈學院院長。

 

英式芭蕾 (British Ballet)

一九一一年,迪亞吉列夫率領俄羅斯芭蕾舞團抵達倫敦,舞者們的絕佳技巧,加上壯觀的表演場面,使得整個演出季大為成功。更重要的是,這個舞團所培育出的兩位舞者:瓦盧娃與蘭伯特,成為日後英國芭蕾的先驅,對未來英國劇場舞蹈的發展也產生深遠的影響。英國芭蕾的風格不像俄式芭蕾注重絢麗的技巧,講究乾淨、精準,以及舞者氣質和身體線條的呈現,而其課程也以徐緩前進(progression)的步法聞名。自五○年代末期起,瓦盧娃創辦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與蘭伯特成立的蘭伯特舞團各自發展出迥異的風格,前者將現代編舞技巧融入古典芭蕾舞劇,強調戲劇化的闡釋方式;後者從古典芭蕾走向現代舞,回歸創作本源,突顯出舞蹈的豐富與多元。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