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爾王》中,導演席瓦迪耶利用劇場元素,簡潔且迅速地表現出戲劇情境轉換,和人物命運的多舛。(AFP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全球零時差 : 莎士比亞生日快樂 ! /全球觀察 法國

實驗劇場美學「寓言」 對當代社會提問

莎劇充滿譬喻性的詩意空間,及對人性的深刻描繪,提供法國劇場相對於莫里哀喜劇的不同面向。然而導演風格迥異,作品呈現各異其趣。利用「空的空間」、燈光、劇場元素等,彰顯莎劇中的戲劇性與詩意。親民的表現手法,打破舞台和觀眾的界線。當導演在創作中取得主導地位,莎劇儼然成為一種實驗劇場美學的「寓言」: 每一種舞台詮釋都要突破成規,顯露出劇場對社會的各種提問。

莎劇充滿譬喻性的詩意空間,及對人性的深刻描繪,提供法國劇場相對於莫里哀喜劇的不同面向。然而導演風格迥異,作品呈現各異其趣。利用「空的空間」、燈光、劇場元素等,彰顯莎劇中的戲劇性與詩意。親民的表現手法,打破舞台和觀眾的界線。當導演在創作中取得主導地位,莎劇儼然成為一種實驗劇場美學的「寓言」: 每一種舞台詮釋都要突破成規,顯露出劇場對社會的各種提問。

十八世紀以來,莎士比亞對人性豐富、深刻的描繪,提供法國劇場相對於莫里哀喜劇之外的另一種面相。每一年,法國大小舞台上充斥不同版本的莎劇改編,但因導演風格迥異,每個作品的美學成就往往參差不齊。法國近代戲劇史上重要的歷史劇重新演繹:一九七○年《理查二世》奠定巴提斯.薛侯(Patrice Chéreau)在戲劇界的地位;脫離文學性唸詞、尋找表演性的莎劇詮釋,重新讓觀眾認識到莎翁筆下的情感張力,和糾結人心的情境(註1)。一九八○年代,陽光劇團用歌舞伎風格改編《理查二世》(1981)與《亨利四世》(1984),簡潔且有禪意的舞台布置、融合東西方元素的服裝、劇場空間中大幅度的舞台動作和鏗鏘有力的唸詞,不但譜出氣勢萬千的史詩性,也為劇場跨文化形式立下典範(註2)。

運用空間與劇場元素   延伸對莎翁世界的想像

自九○年代起,法國導演試圖用「空的空間」彰顯莎劇中的戲劇性與詩意,導演避免造作的表現,單純使用燈光、舞台運動、演員表演,讓觀眾融入劇情,延伸對莎翁世界的想像。以導演莎劇聞名的喬治.拉豐東(Georges Lavaudant)兩度改編《哈姆雷特》,在沒有布景、道具的空曠舞台上,用明暗反差,表現出丹麥王國政治變局下的陰鬱氣氛,也突顯出劇中夢境、戲劇、現實之間的曖昧性(註3)。

斯基荷黑提(Christian Schiaretti)導演的《科利奧蘭納斯》(2006)(註4)可謂近十年最成功的莎劇改編。三個半小時的演出,節奏分明、毫無冷場。空蕩蕩的舞台空間中,三十名演員搬演羅馬共和國中奪權篡位的政治風暴。精采的場面調度,不但清楚刻畫複雜的權位關係,同時也表現氣勢非凡的戰爭場面。導演大量使用對角光線,延伸舞台視覺的空間感,在演員走位上強調群體/個體的差異,突顯出英雄/人民、元老院/平民代表、貴族/市民之間的對立性。當羅馬軍與外族戰士兩方廝殺時,舞台上旗海飄揚和層次分明的打鬥場面,不僅營造戰場上的肅殺氣氛,同時表現出壯觀的舞台效果。隨著野心勃勃的悲劇英雄凱旋返鄉,到鬥爭迫害他流放出走,舞台上一片血腥的紅光轉為晦暗的藍光,畫面轉換暗示著羅馬民主的危機,和代議式政治背後的陰謀。此劇不僅獲得戲評公會年度最佳製作,更獲得莫里哀三項大獎:最佳製作、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

導演席瓦迪耶(Jean-François Sivadier)的《李爾王》(2007)(註5),利用劇場元素,簡潔且迅速地表現出戲劇情境轉換,和人物命運的多舛 : 大型木板拼成、可升降的露天舞台,在李爾被女兒背叛時分裂開來,之後,木板載著意志消沉的國王,遊蕩在空曠的舞台上;木板漂移的運動讓觀眾體會李爾內心的悲愴和失落。隨著劇情鋪展,懸掛於台後的紅色布幕慢慢地滑落至舞台表面,像是一片血海緩緩染紅了四分五裂的王國,注入主人翁悲慘的命運中。

此劇自亞維儂藝術節首演後,深獲法國評論界與觀眾一致讚揚,除了豐富的舞台意象外,聲音處理和演員表現皆令人為之驚豔:隆隆鼓聲營造出壯烈且悲戚的氛圍;尼古拉.布修(Nicolas Bouchaud)細膩而精確的詮釋,一掃學院派濫情的表演,讓觀眾一步步融入劇中,與角色一起感同身受。

打破舞台和觀眾界線   親民手法廣受歡迎

近年來,許多劇場新秀因莎劇改編而一舉成名,著重於舞台視覺的導演手法,讓莎劇改編正式脫離文學的範疇,表現出當代劇場多元的可能性。《至少我應該要留下一具美麗全屍 》Au moins j’aurais laissé un beau cadavre(2011)(註6)中,凡森.馬凱尼(Vincent Macaigne)顛覆了《哈姆雷特》的嚴肅印象,使用充滿「劇場性」(théâtralité)的舞台語言,挑戰觀眾的看戲經驗。進場時,演員暴露出挑釁觀眾的意圖,說書人拉著觀眾上台狂歡,帶領台上台下互呼口號活絡氣氛,開啟了一場以交接新舊政權為名的派對。演出中,表演者在觀眾席間遊走,以激烈的口吻質疑群眾,批評他們事不關己的看戲心態。深具暴力性的舞台美學、直接與觀眾的交流、血腥的畫面和震撼的音效,再再刺激觀者的感官。演出前段,舞台上泥漿、血液四濺,金粉、紙花紛飛,玷汙演員肉體,刺激觀眾視覺。演出中段,台上突然冒出一座充氣城堡,添增驚奇感,也突顯壯觀效果。演出結尾時,抽象的方式手法勾勒出主角監禁於矛盾靈魂深處的困境。馬凱尼充滿力道的莎劇演繹,強調劇場的「臨場感」,徹底粉碎了舞台和觀眾的界線 。

大衛.包貝(David Bobée)的《哈姆雷特》(2010)(註7),則強調王子復仇的陰暗面 :黑色磁磚組成封閉空間、停屍間的陳設、鬼魂投影的現形與消逝、水滲進舞台的過程。這些畫面豐富了死亡意象,暗示主角一步步自我拆解、毀滅。包貝的導演手法一向偏重於畫面美感編排,最終決鬥場景發生在水面上,演員動作濺起的水花像極了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雨中比武的片段。二○一二年他改編《羅密歐與茱麗葉》(註8),融合了馬戲、雜技、街舞等元素,呈現出郊區青年的衝動與活力;親近於大眾的改編手法,不但說明法國社會種族的矛盾,也讓青少年重新認識到莎劇的當代性。

長達十三個小時的《亨利六世——二部曲》(2012)是近期最受法國觀眾青睞的莎劇改編。導演多瑪.玖利(Thomas Jolly)以街頭劇團的親民表演、一人呈現多角的方式,搬演玫瑰戰爭時代下的權位鬥爭。說書人在過場時的插科打諢,緩和歷史劇的枯燥沉悶,讓觀眾與舞台建立起遊戲性的關係。

如同莫虛金(A. Mnouchkine)而言,每當重新工作莎劇,就像回到劇場學校;每一位創作者都得虛心地向大師請益,深入充滿譬喻性的詩意空間,探討人性各種矛盾。當導演在創作中取得主導地位,莎劇儼然成為一種實驗劇場美學的「寓言」: 每一種舞台詮釋都要突破成規,顯露出劇場對社會的各種提問。

 

註:

1.謝侯導演的《理查二世》演出片段 www.lepoint.fr/videos-culture/video-richard-ii-interprete-par-chereau-08-10-2013-1740409_739.php

2. 陽光劇團1982亞維儂戲劇節演出《理查二世》與《第十二夜》時的訪談與片段www.ina.fr/video/CAA8201172001

3. 拉豐東1994年於法蘭西戲劇院導演的《哈姆雷特》www.ina.fr/video/CAC94025413;2006年於奧狄翁劇院首演的《哈姆雷特/夢》演出片段www.dailymotion.com/video/xdjeb3_hamlet_creation

4. 此劇2009年由位於維勒班(Villeurbanne)的國家人民劇院出版DVD,詳參網站www.tnp-villeurbanne.com

5.席瓦迪耶導演《李爾王》2007年在南特爾劇院的演出片段 www.dailymotion.com/video/x4ey6a_le-roi-lear-extrait_creation

6. 2011年《至少我應該要留下一具美麗全屍 》亞維儂藝術節記者會演出片段 www.theatre-video.net/video/Au-moins-j-aurai-laisse-un-beau-cadavre-Avignon-2011-extraits-video

7. 2010年《哈姆雷特》演出片段vimeo.com/25396351

8. 《羅密歐與茱麗葉》演出片段vimeo.com/49128558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五檔莎劇製作不可不看

莫虛金挑戰《馬克白》  十八小時《亨利六世》受矚目

今年不可不看的法國莎劇改編,首推陽光劇團的《馬克白》。面對法國極右派勢力攀升的現象,莫虛金重拾多年前擱置的改編計畫,譜出隱射當代權力鬥爭、慾望糾葛的寓言。劇場大師在晚年仍虛心回到莎士比亞學校重新學習,親自翻譯文本,與演員集體尋找合適的舞台語彙。

多瑪.玖利在二○一四亞維儂藝術節首演的《亨利六世》全本。年輕才子如何用民眾劇場多元的表現性征服長達十八小時的劇作?他是否可用劇場的遊戲性帶領觀眾一窺宗教戰爭下歷史全貌?這是一場法國劇場新星備受矚目的挑戰。

國家民眾劇院的《李爾王》,是斯基荷黑提繼《科利奧蘭納斯》後再一次的莎劇改編,並與法國知名劇場演員賽荷吉.梅赫林(Serge Merlin)一起合作,重新演繹一位跋扈又盲目君王的殞落過程。簡潔的舞台設計、群戲的場面調度、劇場名角的精采演繹,萬萬不可錯過!

大衛.包貝與莫斯科劇團Studio 7重新製作的《哈姆雷特》。華麗的畫面、張力十足的舞台動作、節奏明快的場景變換,同時突顯出舞台美學的炫目,和年輕專業演員的活力。

比利時導演蓋.卡錫耶與阿姆斯特丹Toneelgroep 劇團的合作 ―《哈姆雷特 v.s.哈姆雷特》。著重於丹麥王子與奧菲莉亞的愛情,重新解構莎士比亞筆下劇中劇的情境。用繁複的舞台影像拼湊出悲劇人物分裂的多重性格。(王世偉)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