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焦點專題 Focus 無「擊」不有!—現代擊樂面面觀/概論

四海皆兄弟 擊樂一家親

打擊樂就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因為利用隨手可得的物件,都可以形塑一段節奏;打擊樂也在每個人的身體裡,因為心跳、步行,都有規律的節奏。若說音樂是全世界人類共有的語言,那麼打擊樂器就是全世界民族共有的樂器。打擊樂器即是難以定義,卻老早就已經從古老及原始的印象,蛻變成一個前衛、多彩、又最富有變化性的樂種。

打擊樂就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因為利用隨手可得的物件,都可以形塑一段節奏;打擊樂也在每個人的身體裡,因為心跳、步行,都有規律的節奏。若說音樂是全世界人類共有的語言,那麼打擊樂器就是全世界民族共有的樂器。打擊樂器即是難以定義,卻老早就已經從古老及原始的印象,蛻變成一個前衛、多彩、又最富有變化性的樂種。

擊樂是個「族繁不及備載」的大家族!怎麼說呢?舉例來講,管樂家族依材質可區分為木管、銅管;絃樂家族依身型大小和聲音高低也可以分成小、中、大、低音提琴;關於鋼琴、電子琴、管風琴等,就統稱為鍵盤樂器。轉個角度,在國樂器分類上,依據演奏方式有擦弦組、彈撥組、吹管組……較難歸類的,就統稱琴箏組;然而擊樂,雖然有個類別名稱,但它的成員卻是包羅萬象、難以數計。

發聲簡單  取材容易

由於發聲原理及取材容易,在所有的樂器當中,打擊樂器是應該是最早被開發及應用的。要說它們是「原始的樂器」也不為過,因為幾乎任何民族的傳統音樂中,都可以看到打擊樂器。它陪著人類的文明發展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之久,在傳統藝術中,成為渲染民族特色風格最重要的樂種。然而,就今日所謂「打擊樂」的概念來說,它在古典音樂的發展中,至今還未超過一個世紀。縱使音樂史上處處可見樂器的蹤跡,長年來卻只是以陪襯、附屬的角色存在,地位遠遠不及聲樂、管樂、絃樂及鍵盤樂等。

就中國傳統音樂裡,除屬於廟堂上演奏雅樂的編鐘、編磬外,其他打擊樂器常被看作是下等樂器。據李斯《諫逐客令》所載,用「擊甕叩缶,彈箏博髀」來說秦人處於西陲,文化落後,沒有音樂素養,飲酒到半醉敲著瓦罐當樂器,用手拍大腿嗚嗚地歌唱,就具有極大的貶意。而「擊缶」或「鼓盆」,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有兩個主要的涵義,一是底層人民的低等娛樂,二是喪葬場合表示悲傷的禮節。無怪乎二○○八年北京奧運開幕總導演張藝謀所策劃的「擊缶而歌」曾被批評成為「一個典型的禮制錯誤」。

演奏方法豐富多變

也許是因為要讓打擊樂器發出聲音太簡單,使得它自古遭受不平的對待,但也因為它的簡單,造就了打擊樂器多元又豐富的世界。事實上,要為它下一個定義相當困難,以演奏方式來說,它無法用吹、拉、彈、打來規範,因為無論是敲打、搖動、摩擦甚至刮奏,都能產生多彩的音響效果;以音高來區分也不能,因為它們涵蓋了所有固定與不固定音高;不能以材質來辨別,因為金屬、木頭、皮革、甚至拍打身體都可以演奏打擊樂;更難以用外型、尺寸分類,因為樂器大小無法確定,況且廣義的打擊連鍋碗瓢盆、脫鞋、沙紙……材料俯拾皆是。而用鼓棒,或者直接徒手以指、掌、關節都能做出變化,加上現代劇場常用的燈光、服裝、肢體動線……打擊樂器即是難以定義,卻老早就已經從古老及原始的印象,蛻變成一個前衛、多彩、又最富有變化性的樂種。

其實,打擊樂就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因為利用隨手可得的任何物件,都可以形塑一段節奏;打擊樂也在每個人的身體裡,因為心跳、步行,都有規律的節奏。若說音樂是全世界人類共有的語言,那麼打擊樂器就是全世界民族共有的樂器。無論來自古今中外、甚至混血、改造的打擊樂器,都能被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類演奏和欣賞。這個龐大家族擁有強大的包融力,不受地域影響,也不受條件限制,只要你願意親近它,它就會進入你的生命。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